段靜波
摘 要:近幾年來,在金融業中出現了一項新型技術—區塊鏈技術,金融事務基于此項技術,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原來的傳統金融機構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多個國家相繼出臺了關于區塊鏈技術的政策和文件,同時,積極推進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區塊鏈技術提供了發展基礎。文章分析了區塊鏈技術的強大功能,探討了其可能帶來的社會經濟和金融行業的改革。在本質上,區塊鏈技術歸為信息技術,要想充分發揮區塊鏈的功能,就需要更多的理論和制度來支持。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信用;金融
在金融行業,人際交往需要一定的信用,但是成本相對較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基于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運用分布式數據網絡,利用數學算法,錨定天然算力,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安全性好,效率也很高。并且,區塊鏈的信用是無法更改的,所以獲得了不少用戶的青睞,區塊鏈技術使用戶之間可以直接接觸,不用通過中介性質的中央機構進行合作,存在著促進經濟發展的特大潛能的特點,它還可以運用到支付體系當中,在一個相對完善的區塊鏈體系之中,任意一個信譽個體都可以對應相關的服務系統,這項技術促進了金融和經濟的發展,值得進一步推廣[1]。
1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背景
區塊鏈的內部區塊儲存著大量數據信息,每一筆交易信息都被相關區塊施以密碼保護,安全性較強,不易泄露私人信息,這就使得修改數據成為天方夜譚。世界各地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研究還處于不太成熟的階段,在區塊鏈的技術原理、使用場景、未來發展以及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仍需要國家對此進行解決。大英圖書館舉辦的一場關于比特幣的討論會,將區塊鏈技術由比特幣引入世人面前。一些著名報刊也提出,區塊鏈技術的影響力不容忽視,不僅能夠對貨幣進行加密,還使得沒有任何相互聯系的用戶達成合作,降低了交流成本,節省了時間。眾多數據表明,區塊鏈技術強大的影響力刺激著眾多用戶的需求,這項技術正在被廣泛認可和接受,并逐步投入到商業實踐之中。
2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現狀
從整體來看,目前沒有一款應用程序完完整整地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上面,所以,各國都在努力完成這項研究,比如:DAO組織依靠區塊鏈技術,制定了一項計算程序確定投資目標,在社區里運行,非常自由。這項決策歸功于“眾智”,即所有參與籌劃的人員都有著高度的決定權,投資項目的設計方案一旦受到多數人的支持,就會被確定,并拿出相應的資金投入到該項目之中。這種新興的投資項目很快便風靡全球,過去的銀行投資體系,大約需要一周的時間來完成跨境支付,而新興的區塊鏈技術可以達到時刻交易,所用時間以秒來計算。世界對于區塊鏈的深度研究逐漸步入正軌,與此有關的研究項目不在少數[2]。各國對于此項技術政策較為寬松,這就為其自由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基礎,建立了合適的生存環境。
據不完全統計,區塊鏈相關企業創業總金額達到18億美元,全世界的區塊鏈創業公司有800多家,并且增長勢頭較猛。這為金融業提供了發展契機,但是,所隱藏的風險也不能忽視,區塊鏈技術操作性強,且專業性較強,投資者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識進行投資,就會盲目地進行基金投入,造成損失,這種沒有全面了解項目發展狀況的投資者一般都會成為區塊鏈技術使用的失敗實驗者。除此之外,媒體的不實炒作也導致了非專業人士的錯誤投資,造成自身損失,給區塊鏈技術帶來不好的影響。投資者不全是理性的,市場中存在著很大程度的跟風潮流和泡沫現象。
與此同時,區塊鏈技術的開發較具有挑戰性。區塊鏈技術的開發還處于含義解釋和應用場合的構筑時期,在研究開發前期,受外界不實的宣傳解釋,自身的實際價值并未被充分了解[3]。因此,在對區塊鏈技術的開發問題上,不要急于求成,應該給其發展留下更多的緩和時間,使得它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引導下逐漸成熟起來,切實為用戶帶來良好的體驗和高效率的工作體驗。
3 區塊鏈技術的3大特征
3.1 去中心化
區塊鏈系統被中心節點操控,去中心化結構里的各個節點是均衡的,單個節點并不能決定整體控制,而是由全部的節點共同作用,然后做出決策的。我們所熟知的市場經濟就是傳統的去中心化系統,各個經濟個體在幕后默默推動著發展,還有一個較為常見的例子—互聯網,訊息傳遞在互聯網之中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一旦中心節點受到破壞,與它有著聯系的節點都會受到破壞,盡管系統不是依靠單一的節點運行,但是一損俱損,也就是說,抵抗破壞的特性較為微弱。互聯網作為區塊鏈技術的基礎,采用分布式數據技術,得到了兩方的交易去中心化和訊息傳遞去中心化。在具體的交易過程中,各個點都記錄著交易數據,如果出現一個節點破壞,而其他的節點所攜帶信息并不會受到太多影響。區塊鏈技術實現中心化主要歸于共識機制,在體系出現不同時會自主調節,做到協調一致。
3.2 去信任化
去信任化并不是字面上的不可信任,而是利用信息技術規范和約束信用,利用計算的方法建立節點之間緊密的關系,受到算法的保護,所有欺騙方法都不會在整個系統中得到接受,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傳統的信用形成方式。使用者數量的增加使得系統抗破壞能力加強,和去中心化一樣,共識機制是他們的基礎,包括:比特幣在內的貨幣利用區塊鏈技術,在世界范圍內暢通無阻,較低的欺騙行為發生度為區塊鏈未來良好發展打下了基礎。同時,所有方式的貨幣均要通過國家法律確定,附有強制使用性。
3.3 可追溯性
在區塊鏈內部記載著交易數據,全部的交易記錄都可以隨時查詢。所有區塊里有著一個指向上一個區塊的指針,即哈希指針,哈希指針會按照交易發生前后建立一個鏈度表格,這個數據結構就是我們所說的區塊鏈,各個交易都可以在區塊里找到,信息有著高度的完整性和還原性。可追溯性使得各種交易類型有證可查,一些貪污受賄和非法集資的違法犯罪行為都會被區塊鏈的區塊記錄下來,一旦被公安部門查到,所帶來的懲罰遠遠大于謀私利的利益,雖然容易被查出來,但是,由于并不是全部國家都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一些不易覺察的漏洞會被不法分子利用,鉆空子,鋌而走險以身犯法,主要還是因為他們法律觀念和意識淡薄,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私心,使得許多技術受到影響和破壞。此時,區塊鏈技術發揮出了作用,它會提升破獲案件的可能性,降低了偵察時間,利用技術的創新改革進一步減少犯罪行為,互聯網不只是使人們生活方式發生變化,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互聯網還能借助共識機制來找到原始信息的公布對象。
4 區塊鏈技術的具體應用設想
4.1 社交網絡平臺
和微信、微博、騰訊相似,均是為廣大網民提供交流溝通的平臺,網絡用戶把所需分享的訊息公布在一個較為集中的中心服務器上,達到共享的目的,但是,區塊鏈技術則不需要一個專門的中心化服務對象,相關用戶依靠P2P的方法直接進行信息共享。這不僅提高了快捷性,還增強了防修改性能,傳統社交平臺的目的是為了擴大交際范圍,而區塊鏈社交平臺會更加適應小范圍信息共享。除此之外,區塊鏈技術良好的信息儲存功能也受到了廣泛的青睞。在大數據時代,我們需要一種可以儲存基本信息的社交工具,這就為區塊鏈的發展提供了生產土壤。
4.2 依靠全網算力保障的智能合約體系
當前信用成本很高,跨境貿易風險性很高,所以只能在跨國公司進行,不然,小型公司不能承擔和接受高額的信用成本。智能合同就是把合同設立在區塊鏈之上,保證真實性,保障合同的有效性[4]。
4.3 給銀行發展帶來希望
銀行在大數據互聯網企業的沖擊下,急需一種技術來降低自己的信用交易成本,進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區塊鏈技術就是符合這一需要的新興技術,比如:用戶的資金和消費情況被區塊鏈證明,銀行授信速度提升,去中心化的創新均會增加銀行的行業競爭力。區塊鏈的應用是時代的需要,也是銀行的需要。
5 結語
就目前來看,在金融行業區塊鏈的使用情況有:交易支付、清算有關證券和客戶信息驗證。在支付階段,銀行將收集到的用戶信息記錄在區塊鏈上,決定了區塊鏈的信息可塑性,在進行證券交易階段,區塊鏈把交易雙方結合起來,借助智能合約實現交易,簡便快捷,提高效率,節省成本,保證了雙方的信息安全和權利。所以,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具有很大的空間,對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關莉莉.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信用應用設想[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6):168-169.
[2]孫國茂.區塊鏈技術的本質特征及其金融領域應用研究[J].理論學刊,2017(2):58-67.
[3]朱建明,付永貴.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動態多中心協同認證模型[J].網絡與信息安全學報,2016(1):27-33.
[4]喬海曙,謝姍珊.區塊鏈驅動金融創新的理論與實踐分析[J].新金融,2017(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