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國
(山東科技大學,山東 青島 266590)
我國井下作業過程復雜,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步驟比較繁多,這就導致礦井下作業存在很多安全隱患,雖然近些年來我國礦產企業對井下工作非常重視,并且加強了對礦井下作業的管理要求,但礦產工業井下工作仍然發生了一系列安全事故。此刻我們就要反省,影響礦井下作業安全事故多發、頻發的因素到底有哪些?追根朔底礦井通風的不安全、不合理就是導致井下事故多發的主要因素。本文就礦井通風安全問題以及應對對策做一初步探討[1]。

圖1 礦井巷道實景圖

圖2 礦井通風安全知識實地學習
在礦產資源開發生產中,礦井通風設備的設置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升生產的安全性能,提高生產效益。礦井通風安全在礦山安全生產中占據著主導作用,在一定程度可以保證作業人員在井內工作的安全,安全、穩定的通風設備裝置可加大礦井空氣的流通速率,有效增加空氣中的含氧量,確保能源開采工作的安全、可靠進行[2,3]。
隨著礦山開采深度的不斷延伸,礦井內部氧氣含量逐漸下降,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在封閉含氧低的環境中,作業人員仍然需要高強度的工作,但可吸入氧氣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增多導致氧氣稀薄,易造成缺氧現象,如果不能及時通風改善已有情況的出現,礦井內氧氣含量持續減少,嚴重影響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
在能源生產開采時,礦物質中易生成一定的有毒氣體。礦井內部產生的有毒氣體主要有一氧化碳和瓦斯,其中瓦斯內部的碳氫氣體持續劇增,加大空氣中有毒氣體的釋放,進而稀釋了氧氣的濃度,礦井通風在一定程度上其首要目的就是為了排出礦井作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如果礦井通風設施不完善,安裝設計不到位,容易遭成礦山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氣體不能及時得到排除,使作業人員吸入大量的有毒氣體,造成人員休克、致死等情況發生[4]。在一定程度上礦井內部的有毒氣體十分活躍,多屬于易燃易爆氣體,如瓦斯氣體在遇明火的條件下易發生礦井內部爆炸,造成礦井內部結構遭到破壞,發生人員傷亡的同時引起礦井塌陷。在礦井中設立通風設施有利于提高空氣的含量以及流通速度,進而減少礦井內部的有毒氣體的含量,保障礦井內部施工安全[5]。
作業人員安全風險意識欠缺不僅是礦山開采存在的一個問題,也是各行各業面臨的共同問題。能源生產開采勞動力需用量較大,大量作業人員在下礦井施工前所受專業培訓少之又少,不了解礦井通風的重要性,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察覺意識不強,在氧氣含量不足時,應急措施不規范,不了解使用、操控礦井通風機,對通風情況的認知缺乏,不能第一時間有效合理的想出應對突發事件措施,最終引發礦井安全事故,形成種種悲劇。
隨著我國對礦產資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開采方向不斷向深處延伸,傳統設備已不再適應現代礦山開采的要求,加之傳統礦井通風設備設施陳舊、老化,日常養護不到位,經過日積月累常年不停地使用設施性能逐年降低。企業對通風設備投入的財力、人力、技術不足,只重生產不重安全,不能緊跟時代的改革而進行設備、技術的更新,局限于眼前,在通風設備方面,仍然沿用陳舊、老化設備,嚴重制約了我國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合理的礦井設計理念是保證礦井通風安全的首要條件。管理人員應結合礦井施工圖紙,有機結合實際情況,充分合理的進行通風設備安裝,因為地理位置的不同,每個礦井地況條件不一樣,管理人員應該以科學理論指導合理安裝通風設備,因地制宜根據不同情況結合實際。設計理念的的不完善造成通風設備不能有效的得到運用,導致作業人員在工作當中因為礦井內部空氣流動不暢造成呼吸困難,不僅損害他們的身體健康,也使企業開采產值不能得到最大化。因此,合理的通風設計理念可以達成“雙贏”,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
為提高作業人員通風安全風險意識,礦企需從企業內部做起,大力宣傳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對作業人員進行定期安全生產交底培訓,以簡單的理論知識指導使其了解礦井通風、維修、養護的重要性,目前礦井通風設施使用的安全性以及自身存在的問題。培訓學到的理論知識付諸于實際,結合實際礦井通風現狀,管理人員組織礦井內部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緊急演練,并就通風設備損壞以及通風不暢可能帶來的危險,讓作業人員充分了解通風設備的使用、操控,提高危險意識,按照規章制度進行礦山開采生產,使其員工能夠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恪盡職守的做好自己本職工作。
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在礦企生產中必不可少,礦企需要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完善的礦井通風安全管理體系。礦井通風安全管理系統包括各個方面,在開采作業之前,礦井通風系統就要做好開采前的數據分析報告工作,對地下的氧氣含量,遇到的地質狀況進行深入的研究,然后綜合數據分析決定通風力度。礦井通風安全系統還要對礦井做出一個全面的勘測,全面分析,發現異常情況及時發出警報,并且第一時間做出應急預案,自動做好對通風設備的安全質量檢測,加強對礦井施工現場的遠程監控工作,科學合理確保通風設備的安全使用。
企業能否長遠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導者的領導能力。礦企安全事故多發的原因主要是領導管理力度不夠,領導首先要從自己做起,堅持“自查、自糾、自省”。設立專職的安全管理人員,當作業人員井下作業施工時,安全員人員進行現場管理,對作業人員的實際操作情況進行監管,嚴格要求作業人員按照規章制度做事,杜絕違規操作的發生。對現場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日考核、月考核,讓他們定期對現場安全情況做出反饋以及及時發現安全禍源,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漸。企業加大對安全管理模式的創業,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廣納賢才,制定人才培養計劃,不斷為能源開采事業創新新技能,發展新技術,完善新體系,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礦產資源的使用在中國市場始終占有重要的地位,礦井通風安全工作的重視對能源開采生產有著極大的影響。礦井安全通風建設有效地保障礦山的安全性,使能源開采企業可在一種安全、穩定的狀態下運作。即使國家三令五申的強調安全問題,但礦井通風安全設施建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有待解決,礦企必須面對安全問題,合理地完善礦井通風系統。在能源開采工作中,企業要時刻關注礦井通風安全情況,做到警鐘長鳴,加強對工作人員技能的培訓,不斷改良優化技術,增強礦山開采工作的安全性,提倡生命至上,做到“安全第一,生產第二”,保障人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