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百年大變局與中國方案

2019-05-23 02:05:17龐金友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9年7期

龐金友

【關鍵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中國方案 ?經濟全球化 地緣政治 ?全球治理

【中圖分類號】D616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07.003

當今世界,風云際會,矛盾叢生,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持續不斷,新現象新問題層出不窮。一方面,市場化、資本化、民主化、自媒體化、反全球化等思潮暗流涌動;一方面,民粹主義、保守主義、激進主義、后物質主義、孤立主義等思潮推波助瀾。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科技智能化、信息碎片化等現象前所未有地并存。從國內發展到地緣政治再到全球秩序,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和不可預見性俯拾皆是,漸成常態?!安环€定性、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固然意味著風險挑戰加大,但也意味著世界發展出現新趨勢、面臨新機遇?!盵1]國與國之間,聯系中有競爭,競爭中有合作,合作中有交鋒。這些新變化是過去的百年甚至數百年里的人們從未經歷,也無從想象的。然而,這恰是當下世界的真實場景與如實寫照。2018年6月22日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當前中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2]此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在一些重要會議和重要場合多次強調“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全面理解百年大變局的內涵與緣起,準確把握百年大變局中國國內政治、區域發展和國際格局的動向與趨勢,正確看待當代歐美民主政治的危機與困境,從而合理謀劃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風格與特征,積極參與未來全球治理體系的調適與重組,既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也是一個緊迫的現實議題。

百年未有的時代變革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科學論斷至少意味著三層意涵:第一,當前的國內形勢和國際環境是百年中國從未經歷、從未遭遇過的;第二,當前的變革是內容廣泛、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大變革”;第三,當前的變革將中國與世界同境同框,在機遇與挑戰面前,各國一律平等。毫無疑問,從經濟到政治,從文化到科技,從信息到技術,從觀念到制度,從國內到國際,這場大變局涵蓋之廣、影響之深,堪稱前所未有。

第四次工業的顛覆性發展??茖W技術的發展和升級是人類文明持續進步和現代世界不斷前行的根本動力。自16世紀末以來,人類社會進入空前的創新時代。在科技革命的推動下,生產力的解放程度,生產水平的提升幅度,生產關系的變革力度,從根本上影響著工業革命的內容和形式,決定著人類社會的方向和軌跡。近千年來的文明起落、大國興衰無不驗證著這一邏輯。近代英國以科技為先導,首開工業革命,率先挺進蒸汽時代,最終成就“日不落帝國”的輝煌;當代美國則抓住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契機,在科技、信息、產業等領域實現了全方位突破,迅速趕超英國成為世界第一。進入21世紀后,互聯網+、工業4.0、3D打印、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重大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和工業革命已蓄勢待發。伴隨著后工業化水平的迅猛升級,資本、技術、勞動力等生產性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通加速,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和傳統勞資結構被迫轉型,“高消費-知識附加值”的經濟運行模式應運而生。這些全新的變化,對于世界各國來說,既是歷史機遇,也是嚴峻挑戰。誰能在以科技智能化為核心,以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科技、大數據、物聯網為特征和載體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取得領先地位,誰就能搶得先機,占據優勢。

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升級。人類正在昂首邁入一個由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共同型構的數字時代?!叭吖餐瑯酥局祟愋聲r代的三個側面,共同構成了新的社會時代。網絡側重于描述人類社會乃至與物理社會廣泛連接的狀態,大數據側重描述新社會狀態下的內容形態和數字本位狀態,人工智能則描述了新的社會創造物和廣泛的機器介入的社會狀態?!盵3]而其中的人工智能可謂近百年來最深刻、最具影響力的革命性進步。人工智能不僅徹底改變了傳統產業模式和經濟關系,也深度影響了當代人的生產和生活。一些在人們看來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觀念、價值、規則、信條、機制面臨著空前的危機和困境。近百年的發展進程中,人工智能無時無刻不在突飛猛進。20世紀40年代,計算機走入尋常百姓家,數字時代到來;50年代,網絡技術迅速升級;60年代,芯片、激光和通信技術不斷突破,互聯網絡、數據處理和智能機器飛速發展。到了20世紀90年代,作為溝通平臺和組織原則的互聯網開始大范圍普及。人類的交往、交換和交流逐漸借助和圍繞網絡展開,傳統的生產模式和生活方式不得不面對網絡的強勢解構、重構和再構。網絡時代宣告到來。伴隨傳感器技術、數據存儲技術、新型通信技術的深度開發和廣泛利用,社會生活的數據規模呈幾何級上升。2010年左右,大數據時代序幕拉開。以大數據為軸心,人類的數據處理、分析、應用能力大幅提升,隨著超級運算技術的廣泛應用,新式算法的橫空出世,人工智能領域的革命性進展讓人目不暇接。一個全新的人工智能時代正在迎面走來。可以預見,智能機器將在未來的人類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承擔越來越多的功能,參與越來越多的關乎政治、法律和倫理的決策和行動。一旦人工智能突破奇點,成長為有獨立判斷、自我約束、自主行動的行為主體,那么人與機器的內涵與邊界就要重新界定和書寫。對于人類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時代性命題?!叭斯ぶ悄茴I域是當前人類所面對的最為重要的深刻技術和社會變革,是網絡時代、大數據時代之后的新的人類社會形態在社會主體層面維度的反映。人工智能在深刻改變人類物質生產體系的同時,也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社會關系與社會行為?!盵4]如何面對人工智能的沖擊和挑戰,如何解決人工智能正在或即將引發的一系列社會難題和治理困境,從而確立人工智能時代的社會生活和政治秩序,這既是重大的理論課題,也是迫切的現實難題。

全球秩序格局的結構性變遷。首先,國家間聯系的空前緊密。近百年來,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由戰爭轉向合作,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由傾軋轉向協同,發展中國家之間則由相互競爭轉向共同發展,國與國之間相互依賴、共存共榮的趨勢日益明顯。在應對諸如貿易規則、環境保護、氣候變化、反毒防恐等具有復雜性、長期性和突發性的全球性議題時,任何一個國家都已無法獨自承擔、獨立面對,必須聯手協作、共同處理。尤其是覆蓋全球的自由貿易體系使市場化、商品化、資本化和全球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度和廣度,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互為市場、雙向投資,同時為彼此的原料供應地和產品經銷地?!捌髽I間、國家間的緊密聯系和彼此依賴達到唇亡齒寒的程度?!盵5]其次,新興國家的強勢崛起。100年前,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強大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借助殖民體系和貿易規則,牢牢占據著世界秩序格局的中心地位,掌控著全球生產總額、貿易總額和投資總額的絕大部分,亞、非、拉的發展中國家一直處于受剝削、受壓迫的從屬地位。二戰后,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廣大發展中國家獲得政治和經濟的獨立權,從此踏上了自主發展的康莊大路。進入21世紀后,新興發展中國家實現了跨越性發展,全球經濟占比持續提升。截至2018年7月,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已達80%,經濟總量占世界總額的40%左右。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18年12月的報告預測,到2035年,發展中國家的GDP總額有望趕超發達國家,接近全球比重的60%。這意味著,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心將從歐美地區轉出,移到亞洲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最后,全球治理體系的重大改型。百年來的全球現代化進程,一直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重要規則、制度、組織和機制,都是在發達國家的主持和領導下制定、頒布并實施的。進入21世紀后,隨著新興市場國家和經濟體的迅猛發展,國際力量對比發生重要扭轉,對傳統全球治理體系和治理格局提出了挑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隨著全球性挑戰增多,加強全球治理、推進全球治理體制變革已是大勢所趨”。[6]成員更多、涵蓋面更廣、代表性更強的G20(二十國集國)的貿易總額占全球的80%,GDP總額更占全球的90%,已然是最具影響力的全球治理體制,甚至大有取代G7(七國集國)的發展態勢。與此同時,“金磚國家集團、上海合作組織等,對全球地緣和地緣經濟格局正在產生重大影響”。[7]一切都在表明,全球治理體系正在由發達國家完全主導轉向發達國家與新興國家聯手共治的新型格局。

政治傳播的跨越性變革。進入21世紀,互聯技術深度升級,社交平臺開始普遍流行,信息技術和新型算法取得突破性進展,以信息共享、智能分發和大數據為特征的自媒體時代到來,政治傳播的內容與形式也隨之發生了跨越性的轉變。首先,傳播主體發生了變化。自啟蒙時代以來,政治精英一直是時代的領軍人物,他們高瞻遠矚,廣大民眾則是被引領、被啟蒙和被教化的對象。隨著選舉權、話語權的轉移,廣大民眾由政治的邊緣和外圍開始進入核心地帶,逐漸占據甚至取代部分精英角色和功能。精英與民眾的力量對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扭轉。2016年,英國脫歐、美國大選、歐陸民粹崛起,這三場“黑天鵝事件”就是明證。其次,傳播格局發生了變化。長期以來,主流媒體一直占據中心地位,思想啟蒙、觀念轉型和信息傳播,全仰仗主流媒體自上而下的單向傳遞。然而,自媒體的出現打破了這一格局。每個人都是信息發布者,每條信息都是全球即時發布。一個水平無限延展、彼此趨近平等、多中心甚至無中心的媒體格局業已形成。這種傳播格局更廉價、更親民、更靈活、更富草根色彩、更具民意基礎。再次,傳播效果發生了變化。作為政治秩序建構的重要渠道和手段,政治傳播的革命性變革,必將對傳統政治秩序造成實質性的沖擊,對政治秩序的形成、確立和轉型影響深遠。置身于信息時代的現代人,每天面對海量級的信息,根本無法全部閱讀、吸收,只能依賴自己的既有觀念、價值偏好,借助智能推送、熟人網絡等有限渠道被動地獲取信息,對于已獲取的信息又無法辨別真偽,這種信息窘境使現代人越來越傾向同質化、封閉化、偏執化和極端化?!吧缃痪W絡的使用者通過一系列對相異觀點的篩選和過濾,進而通過在線社交網絡的朋友建構機制,尋找與自己政見相同者,最終塑造了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觀點極化的社會網絡?!盵8]人們突然發現自己正在被當代政治傳播推向一個高度便捷又極度危險的政治場境:輕松獲取政治信息、自由選擇政治社群的同時,自身的認知偏見、極端立場被不斷強化和放大。最后,傳播策略發生了變化。為了宣揚、引導和說服,各媒體在宣傳內容上往往有所側重、有所取舍,在傳播策略上也難免有所選擇、有所回避。一些媒體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追求信息的時效性,迎合受眾的各色口味,有時不惜犧牲新聞的真實性和報道的客觀性,甚至為了吸引眼球,故意捏造介于真相與謊言之間的“第三種現實”。這就形成了一種“后真相”現象。在后真相政治的框架下,事實和真相不再是媒體報告的中心,立場、觀點、情感乃至情緒則粉墨登場并漸成主角。對于候選人來說,誰更有熱情、更富創見、更具感召力,就會擁有更多的民眾支持。后真相政治的水平越高,政治信任的危機越重,左右陣營的分化和對抗程度就越強,對現代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危害就越大。從某種程度來講,后真相政治營造出的立場優先、話語專斷、情感壓制理性的輿論背景,與肆意喧囂的底層民意、立場極端的社會氛圍和偏執激進的利益表達相互糾葛,是推動當代以民粹主義為代表的激進思潮瘋狂生長和野蠻擴張的重要因素。

公民價值觀念的根本性扭轉??茖W主義、技術主義和物質主義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三大支柱。三者彼此依憑、相互促進。隨著科學和技術的高速發展和迅猛升級,歐美各國的物質生產能力和物質生活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物質空前繁榮的必然結果,自20世紀60年代起,一個全新的“后物質主義”隨即出現?!昂笪镔|主義”既是一個社會形態,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套價值觀念。在后物質主義者看來,人身安全、經濟發展和物質財富雖然必不可少,但相比而言,生活質量、精神價值和自我實現更為重要。他們將對權力和權威的追逐和敬畏、對家庭和宗教的維護和堅守、對傳統文化和主流價值的傳承和捍衛視為古老而陳舊的傳統價值,他們更關注少數族群和外來移民的權利,更在意性別差異與倫理道理的界限,更看重生態環境和工作氛圍的質量,更青睞生活方式的自我選擇和社會關系的和諧美滿。這種從物質主義向后物質主義價值觀的轉變,對西方文明影響甚巨。首先,對西方文明來說,“后物質主義”意味著它必須解決西方文明與非西方文明、現代文明與后現代文明甚至前現代文明同框同步的復雜境遇。西方發達國家率先開啟現代化進程,也率先跨入后現代化階段。物質生活越富足,精神生活越豐裕,觀念意識越多元,倫理道德就越寬容。結果是:身處后物質主義社會的人們對現代主義、西方文明越來越逐漸苛刻,反思與批判聲不絕如縷,對非西方文明甚至前現代文明反而越來越寬容,同情與理解聲不斷泛濫。對此,有學者評論道:“后現代主義與現代主義為敵,但卻向前現代文化伸出橄欖枝?!盵9]這一反常邏輯在當下歐洲表現得淋漓盡致。宣揚多元、倡導寬容的歐洲人接納了民族意識強烈、宗教信仰虔誠的某些移民群體,現在這些外來者開始無法容忍、難以接受歐洲本地人了。其次,對西方各國政府來說,“后物質主義”意味著它要同時滿足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的公民需求。后物質主義的精神需求是在物質需求高度滿足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個好的政府要在兩個層面同時發力,任何一個層面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招致公民的不滿。在全球經濟動蕩、競爭愈加激烈的時代背景下,這項任務即便對于傳統發達國家也不易完成,更何況發展中國家?最后,對選民來說,“后物質主義”意味著他們對千篇一律的主流價值觀和含混模糊的施政綱領不再感冒,他們更傾向那些立場鮮明、取向堅決、不拖泥帶水的政黨和主張。這就在更大程度上助長了政治極化的氛圍和環境。

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多維的、立體的、全球的。不論發展階段、發達程度、經濟形態、制度類型,各國全都被覆蓋,無不身處變局之中。“當今世界正處于新舊秩序交替的過渡期,世界秩序重塑潛伏著失序乃至無序的風險,中國新時代遭遇世界大變局,外部挑戰更趨復雜多變?!盵10]當然,變局雖同,受上述差異因素影響,各國的影響后果、呈現形式、應對策略自然不盡相同。

困境重重的的歐美政局

百年回眸,當代歐美各國在前半個世紀始終在蕭條、動蕩和戰亂中掙扎而行。二戰后,復蘇與重建的大幕終于拉開,現代化進程得以重啟。不到30年的時間,歐美各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突飛猛進、發展神速。作為現代化進程的先行者,歐美各國的經濟規則、政治制度和文化觀念對后發現代化國家影響深遠,一度甚至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學習和模仿的典范和模板。然而,好景不長。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冷戰格局的結束,市場化、資本化、民主化和全球化的深入,歐美各國開始遭遇困境:從福利國家危機到合法性危機,從政治信任危機到分配正義危機,危機此起彼伏,幾乎覆蓋了從國內政治到地緣政治再到全球政治的所有層面。進入21世紀后,危機繼續升級。政黨政治、議會政治問題不斷,激進政治、極端政治強勢興起,多元文化主義的政策危機在加劇精英對抗、社會分裂趨勢的同時,引發了更大范圍的國家極化現象。

政黨政治亂象橫生。政黨格局是政治生態的晴雨表。自20世紀80年代后,歐美各國的政黨格局可謂跌宕起伏、變幻莫測。一些持溫和中間立場的主流政黨逐漸式微、風光銳減,一些持極端激進立場的新興政黨迅速崛起、風頭日盛,一些持搖擺模糊立場的中間黨派則動作頻頻、伺機而起。在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之間的沖突和對抗持續升級,“一黨贊同的必遭另一黨反對”漸成常態?!罢螌χ旁诿绹鴦摻ǖ臅r候就被納入了國家體制之中,但近年來在華盛頓越演越烈。”[11]參眾兩院的議員們一改往日的謙和審慎,要么明確支持自由主義,要么堅決固守保守主義,中間路線及立場則越來越不受歡迎。無論是民主黨的保守派,還是共和黨的自由派,在近期數輪投票中均慘遭清洗。共和黨和民主黨的兩極分化已達“有史以來的最大值”。[12]左右兩翼陣營的擴大,必然以中間陣營的萎縮為代價,其結果只能是“這兩個政黨的議員基本上分別組成了左翼自由派陣營和右翼保守派陣營,而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時期比較常見的自由主義共和黨人和保守主義民主黨人至2005年前后變得相當罕見”。[13]在歐洲,進入21世紀后,極左政黨與極右政黨同步崛起,開始形成相對穩定的政黨聯盟。寄希望于增加福利以贏取選民支持的“歐洲左翼黨”和試圖通過徹底斷絕與整個資本主義體系往來以擺脫全球經濟危機的“歐洲反資本主義左翼”開始在擅長的議會斗爭和街頭運動中大展手腳。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則將矛頭指向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移民,將其視為當前一切社會矛盾的根源,并在意大利、法國、奧地利、荷蘭和丹麥政壇穩扎穩打,積極參政。與此同時,新納粹主義也開始死灰復燃。以德國新納粹黨為代表的激進派崇尚暴力手段與恐怖主義,仇視現存體制與規則,拒斥現行民主規則和政治體制;以德國國家民主黨、意大利社會運動黨和英國國家黨為首的溫和派則采取溫和策略,將重點放在穩步占據地方議會選舉,爭奪歐洲議會席位。這些都為歐盟政治的進一步分裂和極化埋下了致命隱患。

極端政治普遍流行。所謂極端政治是指“在政治競爭中采取不妥協的立場,追求一種極端化的目標”[14]的政治形態。在這種政治情境下,偏執、激進和暴力是王道,分歧、矛盾、敵對是主旋律,妥協、讓步與協商只是無奈之舉。不同的政黨和候選人,在選舉政治中,只是代表路線與策略的差異,彼此之間是優勝劣汰的競爭關系,而在極端政治中,則代表權力與命運的終極對決,是你死我活的敵對關系。分歧、對抗本是美國兩黨制度的題中應有之義。但當前共和黨和民主黨勢同水火的格局、對立持續升級的趨勢、黨派利益高于國家利益的動向已遠遠突破美國建國者們的初衷與底線。奧巴馬的經濟刺激計劃、醫療改革方案屢遭共和黨阻擊,而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和邊境墻計劃則在民主黨的壓力下幾近流產。特朗普為了兌現他的競選承諾,履行他的保守主義使命,迎合底層選民的不滿情緒和變革心理,無論是競選策略,還是施政綱領,毫不掩飾自己對民主黨的激進派、共和黨中的建制派甚至包括整個聯邦政府在內的官僚體制的失望與抱怨,毫不擔心自己的過激言論和極端主張可能加劇意識形態的直接對立、激進立場的普遍蔓延和社會文化的深度裂化。他還多次刻意強調,他代表的“沉默的大多數”是真正的人民,有色人種、外來移民、穆斯林、同性戀等群體則不在這個行列。不僅如此,“在對外政策問題上,民主黨與共和黨爭斗頻繁,難解難分;而黨內分歧,如共和黨新保守主義者與茶黨孤立主義者之間的裂隙,可能會同黨派分歧一樣削弱政府的力量”。[15]在特朗普主義的刺激下,共和黨與民主黨對抗持續加劇。僅2018年,美國聯邦政府就被迫停擺三次,從而創下自建國以來年均停擺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記錄。“政府停擺”導致美國聯邦政府的國土安全部、運輸部、內政部、農業部、國務院和司法部等9大內閣級部門以及數十個附屬機構停止運行。為了擺脫困境,2019年1月15日,特朗普突然祭出“殺手锏”,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借以繞過國會調用更多經費修建邊境墻。此舉不僅將兩黨對抗推上了新的層級,更將政黨政治引向新一輪的“憲法危機”。這種極端政治的持續發展,加劇了政黨政治的極化,瓦解了共識政治的根基,誘發了否決型政體的出現,對總統的行政權威、國會的立法效率、選民的參政信心構成了致命的打擊。

多元文化主義陷入困境。以寬容、理解和吸納為基本原則的多元文化主義一度被歐美各多族群國家視為解決族群問題的妙計良方。[16]未曾想,進入21世紀不久,多元文化主義的理論和實踐遭遇困境。從理論的角度,多元文化主義本身存在無法回避的內在矛盾。這種內在矛盾集中體現為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對立與沖突。一旦少數族群意識到與主流族群的差異,族群認同就會被反向放大和加強;一旦族群認同被強化,與國家認同的疏離、隔膜就會越來越嚴重。日益增強的族群認同,會將多族群國家推向一個兩難困境:若強行同化少數族群,勢必遭到少數族群的反對甚至對抗,而若放任自流,后果更加不堪設想。[17]隨著外來移民的大量涌入、移民群體與本土居民的矛盾激化,多元文化主義的這一內在缺陷日益突出而明顯。從現實的角度,當前的多元文化主義政策,引來了以移民群體為代表的少數族群越來越多的不滿和抱怨。無論是追求權利平等的英國,還是側重文化認同的法國,抑或是關注社會福利的德國,大多通過法律和政策以確保外來族群的權利,但文化、種族、信仰或心理上的差異難以兼顧,被排斥、遭歧視的現象多有發生,游行、示威和街頭運動此起彼伏。移民群體普遍的不滿,移民數量的急劇增加,居高不下的高生育率,以及此起彼伏的恐怖主義事件,引發了歐洲社會各階層對特定移民群體的深度憂慮和擔心,沉寂已久的民族主義、種族主義甚至國家主義被反向喚醒、激活,恐怖心理和排外心理不斷強化。[18]目前,雖然還不能斷言多元文化主義在歐美的徹底失敗,但至少可以說,多元文化主義的合法性和正當性正在漸漸流失。一些持溫和或多元立場的知識分子群體,也開始對這一政策失去信心。一些激進政黨更是打著維護歐洲傳統和文化的旗號,刻意強調異質文化和宗教之間的沖突,將特定移民群體視為歐洲價值和民主制度的敵人。

社會分裂危機加劇。在選舉政治的框架下,社會民眾與政治精英之間處于合作、協同的和諧關系。[19]20世紀90年代后,選民忠誠度開始下滑,政治冷漠逐漸流行。越來越多的選民選擇冷眼旁觀,放棄政治參與。隨著選舉政治的功利化、政黨政治的世俗化和新興媒體的普及化,歐洲各國主流政黨“越來越只代表少數在經濟全球化和新自由主義中獲益的大資產階級、少數跨國公司資本家的利益,西歐政治轉變為精英統治、富人民主”。[20]政黨領袖們大多出身豪門,家世顯赫。出于追逐權力和獲取選票的目的,往往忽略甚至無視普通民眾的利益訴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在重創歐盟經濟、引發主權債務危機的同時,引發了大規模的社會矛盾、分歧和動蕩。為應對危機,歐美各國或推出巨額援助計劃,或實行經濟緊縮政策,但無法兼顧中下層民眾的生活質量和就業問題。這些最終都促成了大眾與精英的隔閡和對立。在歐洲,一體化進程和移民問題成為瓦解歐洲政治共識、加速歐洲社會分裂的直接誘因。被老一輩歐洲人無比珍視的一體化進程,對于年輕人來說只是一種舊日情懷。代際斷裂乃至背后的價值分歧與文化沖突成為一體化的終極殺手。是否支持移民群體的不斷涌入,如何看待穆斯林等特定族群,各國政府、政黨派別、社會群體之間產生了重大的分歧,是加劇歐洲政治分裂、引發社會民眾分化的又一重量議題。人們越來越擔心,這種分歧、分裂、分化持續發展,歐洲社會將被撕裂到何種程度?

國家極化趨勢明顯。國家極化是指當代歐美因利益分配長期失衡造成貧富階層兩極分化,政治精英對峙決裂,政治觀念對立沖突,政治行為極端激進,進而導致意識形態分歧加劇,社會群體裂痕擴大,大眾文化對抗升級,地區合作和國際關系逐漸孤立化和緊張化的政治發展形態。國家極化是當代歐美民主發展的最新趨勢,是理解當前歐美政治危機的癥結所在。它既是經濟極化和政治極化的深度擴張,更是社會極化和文化極化的雙重累加,呈現簡單而線性的演進邏輯和復合而顯著的現實特征?!霸诿墀B加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個體或群體對所處現狀和政治制度日益不滿,傾向于接受和支持意識形態光譜中處于左右兩端的思想,并不斷分化,包括政黨之間的極化、政治精英和普通民眾的極化、不同族群的極化等。”[21]國家極化現象的演進邏輯是:分配失衡和收入差距首先造成貧富階層的兩極分化,在民主制度的框架內,這種經濟極化容易精英分化、政黨分化和意識形態分化,最終導致社會的分裂和文化的沖突。當前歐美各國國家極化現象雖然程度不同、形態各異,但整體來看,由經濟到政治,再到社會和文化的多維度、多層級的復合性極化是當前國家極化的顯著特征。國家極化內含強大的破壞力、解構力和重塑力,對歐美國家國內政治形勢、國際關系格局和未來政治走向影響深遠。

當代歐美民主政治的危機與亂象,既不意味著以普選、代議和多數原則為核心特征的西式民主的徹底失敗,也不代表著非西式民主的任何追尋和探索都必然成功。盤點這些危機與亂象的意義在于:第一,當前歐美民主政治呈現典型的“后現代主義”政治特性,民主越發達,問題越多,危機越嚴重。換句話說,民粹主義、新保守主義和多元文化主義等思潮是現代西方民主的“富貴病”。第二,現代西方民主若不反思、不調整,依舊沿著當前的路線和方向走下去,會遇到更多的問題,甚至可能走不通。第三,歐美的民主實踐不是實現現代政治價值的唯一路徑和制度形式,探索不同于當代歐美的現代化路徑和民主模式,是完全可能的。

應對百年大變局的中國方案

過去的百年間,中國的發展和進步絕對是天翻地覆的。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協力、不懈努力,促使我國在經濟、貿易、國防、科技、信息等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國家綜合實力躍居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國家、人民、軍隊的面貌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舞臺。改革開放短短40年,中國以空前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科技創新程度,實現了全方位的迎頭趕上和特定領域的彎道超車,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道路的可行和中國模式的可靠。中國業已成為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者、參與者和貢獻者,并努力推動國際體系向更合理、更公正、更規范的方向發展,向國際社會積極展現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我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22]“三個前所未有”清晰地描繪了中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的歷史定位和時代基點。面對百年未遇的大變局,當代中國又該如何走好發展之路呢?

堅持穩中求進戰略,積極謀求自身發展。作為后發現代化國家,中國的發展同時面臨現代化與后現代化、物質主義與后物質主義兩套發展體系的沖擊與挑戰,必須解決更集中、更錯綜復雜的矛盾與難題。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領域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但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在全球經濟普遍下滑,世界發展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時代背景下,確保經濟發展穩定、維持經濟發展安全是必要而緊迫的。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平穩、有序,就業、物價、投資、金融等領域未見大幅波動,高杠桿和泡沫化類經濟風險有較大緩解,只要保持憂患意識、精準研判、妥善應對,保持經濟發展在合理區間內是沒有問題的。只有維持市場經濟的持續深化,社會變革的穩步推行,文化生活的繁榮發展,走穩中求進、穩中謀發展的戰略,才能為未來中國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才能更從容地應對大變革時代的到來。

堅持科技興國戰略,全面提升綜合實力??萍季褪莿恿Γ萍季褪菍嵙ΑR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與層次,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乃至國家的前途命運。未來中國是否可以實現“兩個百年目標”,關鍵在于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而這個經濟基礎直接取決于生產力的水平和能力,取決于科技創新的力度和幅度。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盵23]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戰略是各國的核心發展戰略,每個國家都在不遺余力地發展科技。中國能否在新科技革命中拔得頭籌、力挽狂瀾,就要看科技發展戰略是否定位準確、科技創新機制是否行之有效、科技人才隊伍是否配置合理。

堅持改革開放戰略,主動參與全球治理。當今世界是一個緊密聯通、相互依存的一體化進程。2018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指出:“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崛起,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均衡,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緊相連?!盵24]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日之中國,更沒有明日之中國。改革開放決定著當代中國的未來命運,是推動當代中國發展的動力之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須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堅持改革開放路線不動搖。即便前行道路上必遇艱難險阻、諸多困境,深層次矛盾和結構性難題也會層出不窮,甚至外界對中國的崛起猜疑不斷、阻力重重,我們仍要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繼續擴大開放。歐美發達國家曾是經濟全球化的首倡者。但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歐美在全球商品和貿易體系中的領先優勢喪失,相對利益受損,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和經濟體則成為最大的獲益者。為了改變這一窘境,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紛紛掀起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浪潮,以單邊主義代替多邊主義,以貿易保持主義代替自由貿易原則,不斷退出各類國際組織,甚至威脅退出WTO。在這樣的情境下,中國必須有所作為、有所擔當,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繼續向有利于經濟全球化的方向發展,加強與世界各國的政策溝通與經濟合作,主動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在此基礎上,通過有意識、有計劃地調整和完善國際規則,積極構建面對未來的戰略機遇期,從而以更開放、更主動的姿態融入并帶動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大潮。與此同時,面對世界形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必須采取積極戰略,積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等新一輪高端重大戰略的籌備與實施,科學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度開發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努力加強與世界各國在多邊框架下合作,努力推動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努力建構更高層次、更高規格、更高目標的經濟開放體系,推動經濟全球化向更加開放和包容、更加普惠和共贏、更加平衡和規范的方向發展,從而為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堅持大國外交戰略,全力打造大國形象。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對外影響力的穩步提升,中國的塑造力和感召力也在日益增長,隨之而來的,就是世界各國對中國的迅速崛起也開始有所疑慮、有所懷疑、有所戒備。中國現在是推動全球化和多極化的積極力量,但當今世界的地緣政治博弈較之過去更趨復雜,大國之間競爭加劇,國際協調的難度不斷加大。再加上,當前歐美各國奉行單邊主義,反全球化浪潮暗流涌動,民粹主義、孤立主義、保護主義風頭日盛,全球治理呈現明顯無序化與碎片化。對此,中國必須充分認識到自己國際角色的變化,既要保持戰略謹慎,又要擁有足夠自信;既不能急躁冒進,也不能瞻前顧后。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新時代的大國外交,全力打造新型大國形象。

綜上所述,當代中國的發展之路,比以往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國的崛起都更復雜、更艱難、更具挑戰性。作為新興發展中大國,要想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高的發展目標,必然面臨既定規則、傳統格局和老牌大國的壓制和束縛,既要保持和平和穩定的發展環境,又要避開大國競爭的“修昔底德陷阱”;既要維持主權的獨立性和民族的認同感,又要面臨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的強勢發展和分權傾向。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復雜形勢,中國必須主動謀局,積極籌劃。對于國內發展,要全力發展經濟、加大開放力度、繼承傳統文化、強化科技強國戰略;對于地緣政治,要加強溝通與往來、打消相鄰諸國的擔憂和顧慮、建立互利共享的發展機制,同時,利用“一帶一路”加強與非西方國家的互動;對于國際政治,要立足長遠、合理布局,妥善處理與老牌大國和傳統強國的關系,求同存異,以最大公約數原則調整、完善國際規則,構建新型國際秩序和治理體系,為最終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舊局中尋找破局之法,在亂局中謀求解局之道,在變局中筑造新局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再次指出:“放眼全球,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盵25]當“學習大國”,是應對這一“大變局”的最佳方案。這既是對國際變局新動向、新趨勢的跟蹤與把握,更是對國家治理新現象、新問題的回應與對策。面對百年大變局,新時代的中國人任重而道遠。

(本文系中國政法大學新興學科培育與建設計劃資助項目和中國政法大學錢端升杰出學者支持計劃資助項目“當代西方國家理論最新發展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DSJCXZ180305)

注釋

[1]張蘊嶺:《在大變局中把握發展趨勢》,《人民日報》,2019年3月15日。

[2]習近平:《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為指導 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http://www.xinhuanet.com/2018-06/23/c_1123025806.htm,上網時間:2019年4月12日。

[3]何哲:《通向人工智能時代》,《電子政務》,2016年第12期,第3頁。

[4]何哲:《通向人工智能時代》,《電子政務》,2016年第12期,第9頁。

[5]王俊生、秦升:《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機遇》,《紅旗文稿》,2019年第7期。

[6]習近平:《為建設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貢獻智慧和力量——在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上的講話》,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998648,上網時間:2019年4月12日。

[7]王俊生、秦升:《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把握機遇》,《紅旗文稿》,2019年第7期。

[8]陳福平、許丹紅:《觀點與鏈接:在線社交網絡中的群體政治極化——一個微觀行為的解釋框架》,《社會》,2017年第4期,第231頁。

[9]叢日云:《西方文明的困境——后物質主義如何應對全球化的挑戰》,《探索與爭鳴》,2018年第1期,第37頁。

[10]陳向陽:《世界大變局與中國的應對思考》,《現代國際關系》,2018年第11期,第2頁。

[11][美]約瑟夫·奈:《美國世紀結束了嗎?》,邵杜罔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年,第104頁。

[12][美]麥卡蒂、普爾、羅森塔爾:《政治泡沫:金融危機與美國民主制度的挫折》,賈擁民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17年,第39頁。

[13]周琪、王歡:《值得關注的美國政治“極化”趨勢》,《當代世界》,2011年第4期,第24頁。

[14]王希:《特朗普為何當選?——對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歷史反思》,《美國研究》,2017年第3期,第17頁。

[15][美]查爾斯·A.庫普坎:《治理鴻溝:全球化與西方民主的危機》,壽春譯,《國外理論動態》,2014年第5期,第33頁。

[16][美]威廉·A·蓋爾斯敦:《自由多元主義》,佟德志、龐金友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6~144頁。

[17][美]勞倫斯·哈里森:《多元文化主義的終結》,王樂洋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17年,“緒論”,第3頁。

[18]鮑永玲:《歐洲難民潮沖擊下的多元文化主義政策危機》,《國外社會科學》,2016年第6期,第70頁。

[19]Alan I. Abramowitz and Kyle L. Saunders, "Ideological Realignment in the U. S. Electorate",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August, 1998, Vol. 60, No. 3, pp. 634-652.

[20]張莉:《極右與極左:歐洲政治驚爆“極化”現象》,《世界知識》,2011年第18期,第38頁。

[21]史志欽:《多重危機下的歐洲政治社會極化趨勢研究》,《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7年2月上,第7頁。

[22]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808/c1001-29457729.html,上網時間:2019年4月12日。

[23]習近平:《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 搶占先機迎難而上建設世界科技強國,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019361,上網時間:2019年4月12日。

[24]習近平:《攜手共命運 同心促發展——在二〇一八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的主旨講話》,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269703,上網時間:2019年4月12日。

[25]習近平:《二〇一九年新年賀詞》,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497657,上網時間:2019年4月12日。

責 編/周于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一级福利视频| 美女啪啪无遮挡|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久综合日韩|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91在线视频福利|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91美女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日韩无码黄色| 国产综合网站| 亚洲手机在线|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亚洲乱强伦|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男人天堂伊人网|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日本国产在线| 久一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免费看a级毛片| 亚洲最新在线|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色婷婷狠狠干| 色悠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日韩专区欧美|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超碰91免费人妻| 婷婷激情亚洲| 精品久久高清|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啪啪|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欧洲成人免费视频| 91欧美在线| 91视频99| 青青草原国产|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乳| 97se综合| 久草中文网| 亚洲男女天堂|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韩国福利一区|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性视频一区| 九色综合视频网|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色伊人| 国产男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