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宏
最近,網上一篇名為“校園柏樹分布圖”的文章意外走紅。文章旨在告訴那些在清華大學過敏的人,如何避開校園里的柏樹、楊樹、白蠟樹等花粉濃度高的樹木。
文章的傳播就像飄散的花粉一樣越過了清華園,這是因為不管在哪里,都有在春天對花粉過敏的人群。
明媚的春天向不同的人群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面:有些人可以脫去厚重的冬裝,流連于盛開的花叢之中;有些人卻不得不戴上口罩,遠離姹紫嫣紅的植物,以擺脫過敏的小煩惱。
春光里,不斷打噴嚏、流鼻涕、耳朵鼻子瘙癢是件煞風景的事,除非迎面看到另一個人的鼻子也被紙巾擦紅,這樣或許會讓過敏者有些“吾道不孤”的安慰。據統計,在全球范圍內有10%~30%的人不定期受到花粉過敏的困擾,這意味著一個龐大的人群會在春天里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淚。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花粉嚴重過敏。”令人遺憾的是,雖然現在人們已經能將探測器發射到火星上,但對于植物花粉的侵襲卻束手無策,由此引起的過敏無法根治,不管是藥物還是手術,都不能讓其痊愈。
人們唯一能使用的招數是“躲”,只能靠關緊門窗、打開空氣凈化器和戴上口罩、護目鏡等進行消極防御。避開過敏源是不得已的選擇,但找出過敏源進行“精確應對”并不容易,每個人花粉過敏的原因不同,時間點也不同,有的人對一種花粉過敏,有的人可能對多種花粉過敏。
父母用手洗碗,而不是用昂貴的洗碗機,可能會降低孩子過敏的可能性。
大自然有那么多不同的“產品”,想要找到精確的過敏源相當困難。花草種類繁多,其中大多數都能引起花粉癥患者的癥狀。
不同的花草種類依次釋放它們的花粉,因此對于患者而言,花粉過敏能持續三個月之久。
比如進入四月,各地飛絮季陸續開啟,對部分敏感人群來說,飛絮被吸入鼻腔后,會引起流涕、咳嗽和哮喘等反應,甚至導致皮膚瘙癢、眼結膜發紅等,鼻涕眼淚胡亂下不說,嚴重者會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中國天氣網根據未來一段時間的氣溫和天氣狀況預報,已經將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中北部列為楊柳絮飄飛二級預警區域。
回想二三十年前,春季過敏似乎并沒那么普遍。有研究認為,富裕程度的提升帶來了過于潔凈的生活方式,從而導致了過敏癥的增多,因為這種生活方式未能在花粉來臨的時候喚醒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相比之下,以往的幾代人往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觸了更多的灰塵和蟲子,這大大提升了他們免疫系統的抵抗能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衛生標準也在上升,一些過度清潔甚至到了矯枉過正的程度,給過敏帶來了可乘之機。
由愛丁堡大學和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的科學家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證明了這種觀點。研究人員分析了英格蘭400個家庭醫生診所5年的診療記錄,發現過敏患者在最富有和最貧窮的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別是0.70 ‰和0.36 ‰。這種過敏的群體差異不僅體現在花粉過敏中,也體現在食物過敏上,比如富裕地區的幼兒園里,對某種食物過敏的孩子更多,而貧困地區的孩子食物過敏的數量明顯較少。
另一項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價格不菲的洗碗機已經走進越來越多的家庭,成為中等收入群體廚房“三大件”之一。可是,國外一項新研究表明,父母用手洗碗,而不是用昂貴的洗碗機,可能會降低孩子過敏的可能性。

行人走在飄絮紛飛的天津街頭
研究人員調查了瑞典哥德堡地區約1000名幼兒及其父母的生活。他們調查的行為包括:父母是否用直接從農場買來的食物喂養孩子,如雞蛋、肉類和未經高溫消毒的牛奶;這些孩子是否食用含有益生菌的發酵食物;這些父母是用手還是用洗碗機洗碗等。然后研究人員調查這些孩子是否患有哮喘、濕疹或花粉病等過敏癥。最后他們發現,在一直用手洗碗的家庭長大的孩子,其患過敏的比率是用洗碗機洗碗的家庭的一半。哥德堡大學的副教授比爾·海瑟瑪解釋說,用手洗碗的家庭提高了免疫力。
有些細菌和寄生蟲不僅不是人體健康的敵人,而且還是人類健康的保鏢,保障人們不受更危險的病原體侵入,同時還對人體的免疫系統進行微調。潔凈過了頭,反而不利于人體健康,會導致過敏等疾病的發病率升高。
美國杜克大學生物學教授威廉·帕克表示,“當前環境中的免疫系統就像一輛缺乏保養的汽車。它的運轉效率不高,又過于亢進,但同時缺乏一個免疫系統應該具備的微調功能。”
為了增強免疫系統對花粉過敏的抵抗能力,專家們提出了多項措施,以提高人體在益生菌環境中的暴露幾率。這些措施包括增加運動、少在室內待著、少吃抗生素等。但他們同時提醒,這些方式最好在剛進入童年時就采用,對于成人來說效果并不佳,因為大部分人在20歲前會首次出現花粉過敏癥。
成年人除了用“花粉地圖”小心翼翼避開熱點區域外,還應該多注意“花粉時鐘”。具體來說,在一天中的某些時間避開戶外活動可能會有效,因為花粉數量通常在早上5點到上午10點之間最高,這個時間段也是花粉過敏最容易發作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