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馬洪 賴志珍 張 庚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醫療加強病房(ICU)患者基礎疾病嚴重,常伴隨多器官功能不全,其中胃腸功能障礙發病率較高。筆者自2016年7月始采用大承氣湯敷臍治療ICU胃腸功能障礙患者35例,并以常規西醫治療為對照,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入住ICU患者70例,西醫診斷為胃腸功能障礙,且中醫辨證為陽明腑實證。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5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最大78歲,最小26歲;重癥肺炎8例,腹腔內感染11例,胰腺炎2例,腸梗阻合并彌漫性腹膜炎9例,皮膚軟織感染1例,血流感染4例。治療組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最大80歲,最小21歲;重癥肺炎7例,腹腔內感染9例,胰腺炎2例,腸梗阻合并彌漫性腹膜炎10例,皮膚軟組織感染2例,血流感染5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種、急性生理學和慢性健康評分Ⅱ(APACHEⅡ)等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采用積極治療原發病,機械通氣、抗感染、預防應激性潰瘍、應用生態制劑等治療措施。
2.2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大承氣湯敷臍。處方:厚樸24g,大黃、枳實各12g,芒硝6g,冰片2g,按上述比例打粉,每次取10g,用凡士林調成糊狀,敷臍,以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12小時更換1次,共3天。
3.1 觀察指標和療效標準:觀察指標:①腹脹程度;②腸鳴音;③腹腔內壓:采用間接測定法,每天測2次,求其平均值。具體操作:患者仰臥位,排空膀胱,采用膀胱靜壓檢測包(ABV300),通過三通將換能器與導尿管連接,換能器與導聯線通過模塊將數值顯示在監護儀上,測量時通過三通向膀胱內注入20ml生理鹽水,換能器置于恥骨聯合水平面,測得的數據為膀胱內壓。療效標準根據筆者經驗擬定:顯效:腹脹基本改善,腸鳴音恢復正常,腹腔內壓降至約正常水平(0~8mmHg);有效:腹脹有一定程度減輕,腸鳴音部分恢復,腹內壓下降>5mmHg;無效:腹脹無改善,腸鳴音亦無改善,腹腔內壓無變化或持續升高。
3.2 統計學方法: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分析,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
3.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胃腸功能障礙是ICU常見的器官功能障礙,以膿毒癥患者多見。根據臨床表現,膿毒癥可歸屬中醫學“溫病”范疇,胃腸功能障礙可歸屬“痞滿”“腸結”“便秘”“腹脹”等范疇。膿毒癥腸功能障礙以陽明腑實證為多,治宜通腑瀉熱。神闕穴為任脈主穴,位于腹中部肚臍處,各層組織中含有豐富的神經末梢、毛細血管及大量淋巴管,神闕穴表皮角質層薄,具有藥物容易穿透彌散而被吸收的特點。大承氣湯中大黃瀉熱通便,蕩滌腸胃為君;芒硝、冰片助大黃瀉熱通便,并能軟堅潤燥為臣;枳實、厚樸寬腸下氣,除滿消脹[1]。諸藥合用,共奏分清別濁、腑氣暢達之功。現代研究證實,大承氣湯具有較好的增加腸蠕動和促進腸內容物排泄的作用[2-3]。觀察結果表明,大承氣湯敷臍可促進胃腸功能氣機恢復,降低腹內壓,臨床操作簡單,患者容易接受,值得臨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