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肺病科,山東 淄博 255000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大部分以慢性咳嗽為主要或唯一的臨床表現,是一種特殊類型哮喘。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倡議中明確認為咳嗽變異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種特殊形式[1],以持續的咳嗽為最主要癥狀,且以夜間咳嗽為多數。對于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治療,西醫多采用多種藥物聯合應用方式治療,但這種治療不良反應較多,而且療效不穩定,停藥后很容易復發[2]。祖國醫學把CVA歸于“咳嗽”的范疇,風邪外犯襲肺,風邪與熱邪合而為病,致肺失宣發與肅降,肺氣上逆而咳是CVA發生的主要病機,而桑菊飲是針對這一病機進行治療的有效方藥,故本研究采用桑菊飲加減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90例,并與口服潑尼松片聯合孟魯司特鈉片進行隨機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來源于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肺病科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門診的CVA患者,共納入符合標準的CVA患者18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0例。對照組男43例,女47例,年齡16~74歲,平均年齡(40.50±3.10)歲;病程1~5個月。觀察組男41例,女49例;年齡16~72歲,平均年齡(39.47±2.90)歲;病程1~5個月。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與納入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 參考《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2015版)》[3]制定:①慢性咳嗽,主要以明顯的夜間刺激性咳嗽為主。②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或者晝夜平均變異率>10%。③抗炎平喘等抗哮喘治療有效。
1.2.2 中醫診斷標準 參考第八版《中醫內科學》[4]中對于“咳嗽”的診斷標準,咳嗽變異性哮喘屬于祖國醫學“咳嗽”范疇,其辨證要點如下:頻頻咳嗽,嗆咳為主,喉燥咽痛,咳聲嘶啞,氣急,惡風,無痰或痰少,咳痰不爽,舌質紅,舌苔薄黃,脈象浮數。
1.2.3 病例納入標準 年齡16~75歲;符合CVA的西醫診斷標準;中醫辨證屬風熱犯肺證;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4 排除標準 近3個月內有呼吸道感染者;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近3個月服用或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排除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病變;妊娠,哺乳期婦女以及沒有采取避孕措施的育齡婦女;有酗酒,藥物依賴史,吸毒或任何影響依從性因素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觀察組予桑菊飲加減方進行治療,組方:桑葉、菊花各20 g,薄荷5 g,知母、黃柏、木蝴蝶各12 g,羅漢果10 g,酸棗仁15 g,生甘草3 g,顆粒劑(華潤三九)水沖服,每天1劑,水沖150 mL,分早、晚飯后2次溫服;對照組予潑尼松片(山東新華制藥生產,批號1705174,規格5 mg/片)15 mg/次,口服,每天1次;聯合孟魯司特鈉片(美國默沙東生產,批號R029840,規格10 mg/片)10 mg/次,口服,每天1次;兩組均連續治療10 d。
1.4 觀察指標
1.4.1 療效判定 主要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進行療效評價。體征和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癥候積分減少程度≥95%為治愈;體征及臨床癥狀均有好轉,癥候積分減少程度≥30%為有效;體征及臨床癥狀改善明顯,癥候積分減少程度≥70%顯效;體征及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或有所加重,癥候積分減少程度不足30%為無效。 總有效=治愈+顯效+有效。
1.4.2 肺功能檢查 檢測治療前后兩組肺功能變化,主要觀察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的變化和最大呼氣流量(PEF)的變化。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11%,兩組經過治療臨床癥狀均顯著改善,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在兩組臨床治愈時間比較中,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表2 兩組臨床治愈時間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肺功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的兩組肺功能較治療前均有所改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兩組肺功能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組別例數時間FEV1/%/LPEF/%對照組90治療前治療后 2.68±0.29 3.11±0.31* 6.73±1.39 7.27±1.41*觀察組90治療前治療后 2.60±0.34 3.20±0.27*# 6.69±1.36 8.15±1.44*#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近年來隨著空氣污染的加重,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在慢性咳嗽病因中咳嗽變異性哮喘占24.0%~33.3%[6-7],目前的國內外研究一致認為咳嗽變異性哮喘與典型哮喘的發病機制基本相似,其與氣道高反應性、氣道炎癥、過敏原致敏、咳嗽受體的敏感性及氣道重構密切相關[8]。孟魯司特是新一代非甾體抗炎藥物,通過阻斷白三烯與存在于各種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抑制氣道平滑肌中白三烯多肽的活性,使白三烯的致炎效果被中斷,并有效抑制和預防白三烯所導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強、氣道嗜酸粒細胞浸潤,以緩解平滑肌痙攣,使痙攣的氣管得到舒張[9]。潑尼松能增強內皮細胞、溶酶體膜和平滑肌細胞的穩定性,抑制抗體和免疫反應合成,從而使過敏活性介質的釋放減少并使得其活性降低,減輕抗原抗體結合時發生的酶促過程,抑制支氣管收縮物質的合成和釋放,使痙攣的氣管得到舒張[10]。對照組采用孟魯司特聯合潑尼松治療,其最大的弊端是容易復發和藥物的副作用。
咳嗽變異性哮喘屬于中國傳統醫學“咳嗽”的范圍,其病因主要與風邪侵襲、受涼感冒、煙霧刺激有關,病位在肺臟,病邪多因風邪和熱邪,肺失宣降,上氣咳逆而發病。桑菊飲出自清代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治療以清熱疏風,止咳宣肺為主,原書主治“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咳者”。本加減方中桑葉配菊花輕清甘涼,疏散上焦之風熱,而且桑葉善行肺絡、清宣肺熱為主藥。臣以薄荷辛涼宣發助桑葉和菊花疏散上焦風熱;知母、黃柏苦寒質潤,清熱潤燥,羅漢果、木蝴蝶潤肺清熱利咽,方中酸棗仁養心安神可改善因夜間咳嗽引起的夜寐不安。甘草調和諸藥,兼以止咳利咽,為使藥。本研究以桑菊飲加減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在臨床療效和肺功能方面均有明顯療效,表明桑菊飲加減治療風熱犯肺證的咳嗽變異性哮喘有可靠的臨床療效,但對于停藥后復發率及遠期療效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