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樺,黃瑛,李莎莎,李玉梅
護士職業價值觀和價值觀是影響護理行為的關鍵因素。職業認同是個體對其才能發展、職業實踐、職業價值的理解和感知。個體的認同感強,可促使其展現所屬群體的價值,對自身的知識技能持肯定評價進而避免消極的情緒體驗。對于臨床護士而言,職業認同指的是對臨床護理工作的看法和感知,并在臨床護理實踐當中得到病人認同的滿足感的一種體現[1-2]。國內外研究表明[3-5],男護士在醫院和病人中的認可度不高,且人員極度短缺,同時在臨床護理中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顯著低于其他職業人群,造成了男護士有極高的離職傾向。職業獲益感是指從業者感受在從事本職業工作的時候給自己帶來的實際獲益,并且可從心里感到滿足的情感狀態,等同于“主觀幸福感”[6]。護士在臨床護理實踐工作中,感受到了職業給自己帶來的實際獲益,就會產生職業獲益感[7]。本研究旨在調查男護士職業認同和影響職業獲益的相關因素,從而更加有效地管理男護士,并通過增進其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來激發起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6月在上海市與廣州市從事臨床工作的1 220名男護士,采用便利抽樣的方法,抽取132名男護士進行問卷調查。受試對象納入標準:知情并樂意接受本研究;在醫院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年以上;持有護士執業資格證書。排除標準:試用期男護士以及非護理崗位的人員;調查期因病假無法保證配合者。本項目的樣本量是根據以下公式計算[8]:N=Z2×[P×(1-P)]/E2。N為樣本量;Z為統計量,置信度為95%時,Z=1.96;當置信度為 90%時,Z=1.64;E為誤差值;P為概率值;132個樣本完全可以滿足本研究的代表性。各項抽樣標準樣本量計算:Z=1.96,E=3%,P=0.5時,N=1 067;Z=1.96,E=5%,P=0.5時,N=384;Z=1.96,E=10%,P=0.5時,N=132;Z=1.64,E=3%,P=0.5時,N=747;Z=1.64,E=5%,P=0.5時,N=269;Z=1.64,E=10%,P=0.5時,N=67。
1.2 研究方法
1.2.1調查工具 (1)一般人口學資料:收集男護士的年齡、科室、學歷、編制等信息。(2)職業認同評價量表:職業認同評價量表[6]包含28個條目共計5個維度。其中5個維度中職業認知評價占的條目最多,有7個條目,3個維度包含的條目共計18個,分別是職業社交技巧、職業社會支持和職業挫折應對,職業自我反思占的條目最少,共計3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nker 5級計分法,總分為140分,以“非常不認同”“不認同”“有時認同”“認同”“非常認同”5種答案為準,采用5分制,分數越高,說明男護士在從事臨床護理的工作中職業認同水平越高。各維度得分等于各維度所得總分/各維度條目數。30~60分被認為是職業認同低分組,每上漲30分,職業認同水平提高一個檔次,高分組的評分區間在121~150 分。職業認同評價量表的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數為0.938,折半信度為0.892。(3)職業獲益量表[7]共計5個維度29個條目,其中親友認同(7個條目),自身成長(6個條目),護患關系維持(6個條目),正向職業感知(5個條目),團隊歸屬感(5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nker 5級計分法,總分為145 分,以5種答案為主,分別為 “很不贊成”“不太贊成”“不確定”“較贊成”“很贊成”,采用5分制,分數越高,說明男護士的職業獲益感越強。30~55分被認為是職業獲益水平低分組,86~120分為中等偏上水平組,121~145分為高分組。職業獲益量表的信效度: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821~0.958,分半信度系數為0.813~0.938,CVI指數為0.83~1.00。
1.2.2問卷調查法 本次研究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采用男護士職業認同評價量表和男護士獲益感量表進行問卷調查。具體操作方式:選擇召開男護士會議或查房等集體活動時,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人員發放問卷,應用統一指導語說明本次調查的意義和方法,取得知情同意后,由護士不記名獨立填寫,完成后當場收回。本次研究共發放132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32份,有效率為100%。
1.3 質量控制結合國內外的文獻和相關書籍資料,選取有臨床支持依據的調查表。在發放調查問卷前需獲得男護士的知情同意,并對其介紹此次調查研究的意義。問卷的填寫以不記名的方式單獨填寫,填寫完成后由發放問卷的培訓人員進行回收,并進行審核、補漏及雙軌錄入,并建立獨立數據庫,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2.1 男護士一般資料情況男護士的年齡、科室、學歷、編制等一般資料調查情況見表1。

表1 男護士一般資料情況(n=132)
注:由于護士的分工愈加細化,故30歲作為新入職護士、高年資護士、過渡期護士的年齡分界已經成為業界的普遍觀點,并為研究所證實[9]
2.2 男護士職業認同得分情況從5個維度的平均得分可以看出男護士在職業認同方面處于中等組的水平,見表2。

表2 男護士職業認同得分情況比較/(分,
2.3 男護士職業獲益的得分情況從影響男護士職業獲益的平均得分可知其獲益感處于中等偏上水平組,見表3。

表3 男護士職業獲益感總體得分情況比較/(分,
2.4 學歷對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感的影響分析在不同學歷的男護士中,學歷的高低對其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感的影響因素不明顯,兩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男護士不同學歷的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感得分比較/(分,
2.5 年齡對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感的影響分析在不同年齡層次的男護士中,年齡的大小對其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感的影響因素不明顯,兩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男護士不同年齡的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感得分比較/(分,
2.6 所在科室對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感的影響分析在不同科室的男護士中,不同科室的分工對其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感的影響因素不明顯,兩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男護士所在科室的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感得分比較/(分,
2.7 編制對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感的影響分析在不同編制的男護士中,是否在編制對其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感的影響因素比較明顯,有編制的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優于無編制者,兩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7。

表7 男護士不同編制的職業認同和職業獲益感得分比較/(分,
2.8 職業認同及職業獲益感的相關性分析將男護士的職業認同維度得分與職業獲益感維度得分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發現,當男護士在職業認同各個維度(包括職業認知評價、社會支持、職業社交技巧、職業挫折應對和職業自我反思)的評分中得分較高時,其在從事的臨床護理工作中獲益更多,兩者的各個維度評分呈正相關(P<0.05),見表8。
在臨床上對于男護士而言,其職業認同感指的是對臨床護理工作的看法和感知,并在臨床護理實踐當中得到病人認同的滿足感的一種體現。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一些特殊的護理崗位對男護士的需求和認可度逐漸提高[10-11]。醫院中的一些科室如呼吸科、血液科和腫瘤科等科室由于要涉及一些大型的手術,會明確指出需要男護士來輔助,使得男護士在臨床護理的實踐工作中有一定的成就感[12-13]。此外,國家對精準醫學的大力投入,使得我們在醫學診療和護理這一領域需要更加的精準和專業化,醫院對男護士的學歷和個人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職的護理人員一方面需要按質按量完成自身的臨床護理工作,同時也需要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和提高自身的能力[14-16]。本研究顯示,男護士的職業認同總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在男護士職業認同的五個維度中,職業社交技巧和職業挫折應對的評分處于高分組,這與以往的研究不一致[17]。臨床護理工作使護理人員不能夠妥善照顧家庭,這一點使護理人員對護理職業的評價和自我肯定的水平處于中等。職業壓力的各個維度得分包括職業社交技巧、職業挫折應對、職業自我反思、職業認知評價、職業社會支持。其中,職業社交技巧評分最高,表明隨著生理-心理-社會的醫療健康模式的發展,男護士對社交技巧和有效溝通的重視明顯提高[18]。相比于女護士而言,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主動性是男護士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能力[19],同時具備一定的職業抗壓能力和應急事件處理能力會大大提高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這是因為,從業者與職業的心理距離需要良好以及積極的職業情感投入才能拉近。
本研究結果顯示,被調查的男護士的職業獲益總分處于中等水平,各維度中良好的護患關系和自身價值感的得分最高。男護士職業獲益感總分處于中等水平這可能與男護士整體人數較少,以及男性這一性別與護理行業職業理念的沖突[20],導致社會輿論給男護士的壓力較大有關[21],這些客觀原因導致男護士職業獲益感分數僅僅處于中等水平。在臨床的護理實踐工作中,男護士自身價值感的提高體現在多個方面,如臨床的專業護理能力、明確的生活態度、職業的抗壓能力、人際的溝通能力等,而良好護患關系的維持以及得到病人的認可也是男護士職業獲益的重要因素。尤其重要的是,職業認知評價與職業社會支持的得分均較低。這是因為社會存在對護理職業的偏見,這種偏見容易導致社會公眾不理解男性參與護理工作這一社會分工變化。而且,護理人員不能滿足病人的護理服務要求,降低了社會對護士職業的評價[22-23]。這提示護理管理者應引導護士正確認識護士職業,且護理行業應重視自身行業的宣傳,尤其是應多利用媒體網絡等手段樹立護理職業的新形象[24-26]。此外,本研究將男護士的職業認同維度得分與職業獲益感維度得分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發現,當男護士在職業認同各維度(包括職業認知評價、社會支持、職業社交技巧、職業挫折應對和職業自我反思)與職業獲益呈正相關。該相關性分析的目的是探究職業認同與其職業獲益的關聯,以為提升男護士工作熱情提供理論依據。故而,臨床管理工作中,應注意從這兩者的關聯著手,調整男護士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態度,從而提升護理效率。

表8 男護士職業認同及職業獲益感的相關性分析(r)
綜上所述,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和職業獲益離不開臨床護理人員對工作的投入和對護理的情感,若處理不好相關的影響因素,則會造成護士的離職傾向與職業倦怠。因此,在臨床護理中合理的運用護士職業獲益感的理論大綱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男護士的職業認同感。醫院應定期開展“護士職業獲益感”的認知干預,從多個方面來提高男護士的職業認同,從而穩定護理隊伍,提升護理質量。隨著護理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自身健康的更高要求,越來越多的男護士進入了護理工作的第一線,他們普遍安置在手術室、ICU、麻醉室等科室。男護士接受能力強,對不斷提升護理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有很大的優勢,而且男護士思維邏輯性強,遇到緊急情況時臨危不亂,適合從事護理管理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