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麗
近年來,中央和省市縣各級都高度重視培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工作,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鼓勵發展、大力扶持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主體”。各級各部門分別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為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發展現代農業、轉變經營方式和改造傳統農業指明了方向,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筆者以次邱鎮為例,結合多年的基層農經工作經驗,談一下在新形勢下如何切實抓好貫徹落實培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工作。
1.基本情況
次邱鎮轄49個行政村,位于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0.5公里,面積86平方公里,春秋時孔子在此講學,唐初為紀念孔子易名次丘至今。截止目前,全鎮農業總人口是83018人,家庭承包經營耕地是86285畝,土地流轉總面積為36352畝,土地流轉率是42.13%,登記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112家,家庭農場108家。
2.存在問題
一是農業勞動力結構性短缺。截止目前,全鎮農業人口為83018人,農村勞動力為50030人,占比為62.29%,其中從事家庭經營的10040人,外出務工勞動力為39990人,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79.92%。目前,該鎮從事家庭經營尤其是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業勞動力大部分為在家留守的60歲以上老年人、養護幼年子女的婦女和弱病殘人員,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即“386061部隊”,為此要加快培養職業農民,解決農村農業勞動力結構性短缺的問題。
二是農戶兼業化傾向明顯。截止2018年底,次邱鎮的農戶及人口情況是:總農戶為19013戶,其中純農戶為16113戶、農業兼業戶2358戶、非農業兼業戶為169戶、非農戶為373戶;農戶經營耕地規模情況是:10畝以下的17409戶、10-30畝的732戶、30-50畝的621戶、50-100畝的農戶126戶、100畝以上的125戶。全鎮的承包農戶規模較小,農戶兼業化傾向明顯,勞動生產率較為低下,為此要大力培育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解決農業集約化、規模化水平偏低的問題。
三是經營分散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從調研情況來看,該鎮目前農戶家庭經營的模式大多屬于分散經營,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仍然存在“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農業生產經營信息渠道不暢和產出與收入不成正比等問題。
四是農業社會化服務不足。目前全鎮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總數為45個,村均0.92個,每個服務面積為1917畝耕地,每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服務面積過大,服務不足的問題比較明顯。
3.意見建議
一是加快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各地要結合實際,按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行業領域、勞動時間和素質能力等方面探索,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職業農民認定標準,同時作為下一步職業農民培育和扶持的依據。農業、農機、畜牧等相關職能部門要拓寬渠道,開展多形式、經常性、專業性的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要進一步完善職業農民培訓體系和綠色證書制度,實行農業職業持證上崗制度。進一步加大職業農民培訓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培訓經費,利用多種形式廣泛開展種養殖大戶、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帶頭人等培訓,擴大農村實用人才和陽光工程培訓規模。
二是大力發展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各地要結合實際,按照“五有”(即:生產有規模、經營有場地、設施有配套、產品有標牌、管理有制度)要求,探索不同生產領域的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的認定標準。縣級要建立家庭農場名錄庫和示范場評定制度,每年組織有關部門對家庭農場示范場進行評定和獎補,對達到一定規模且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進行以獎代補,重點向認定的種養殖大戶和家庭農場傾斜新增農業補貼。為了提高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的經營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各級各部門要根據工作職責加大指導服務。
三是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系統梳理對接上級政策性農業項目,分類列出項目清單,細化落實責任,加強督導調度,切實提高項目爭取精準度和成功率,讓更多的政策性農業項目落地。認真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性農業保險、種糧大戶和新型經營主體獎補等政策,確保不出現擠占、截留、挪用、虛套資金現象,把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提高上去。為幫助農民減少災害損失,解決種地的后顧之憂,要與各保險公司協調增加農業保險覆蓋面和理賠額度,逐步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和農業大災保險的覆蓋面,確保小麥、玉米投保率達到80%以上。要深入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調查研究,及時了解掌握農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遇到的新問題,認真貫徹落實扶持農業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充實和完善扶持措施,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
四是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各級各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能和業務范圍,制定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政策扶持、資金整合、項目安排和配套建設等方面的具體措施,要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措施,健全利益聯結機制,采取多種形式切實抓好龍頭企業的培育工作,促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五是加快培育經營性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為了使農業社會化服務實現市場化運作、形式多樣化和主體多元化,真正讓農民享受到全方位、低成本和便利化服務,各級要在資金支持、稅費減免、人才引進和市場準入等方面加大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扶持力度,積極支持和鼓勵經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參與良種培育、農機作業等服務。
(作者單位:272504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次邱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