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寶
[摘要] 目的 評價重度窒息新生兒早期微量喂養聯合呼吸機的治療效果,評定臨床價值。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所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兒60例,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患兒均予以呼吸機進行治療,對照組加行常規喂養法治療,實驗組加行早期喂養法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兒的腸胃激素、血氣分析指標、治療時間與并發癥等數據。結果 兩組患兒的血氣分析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實驗組血氣指標中pH(7.37±0.1)mmol/L、血氧分壓(11.0±0.4)mmHg、血二氧化碳分壓(5.9±0.4)mmHg。對照組血氣指標中pH(7.31±0.11)mmol/L、血氧分壓(8.2±0.3)mmHg、血二氧化碳分壓(5.7±0.3)mmHg(t=4.210 6、30.672 4、4.190 8,P=0.031 0、0.000 0、0.032 5)。實驗組患兒的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結論 重度窒息新生兒治療過程中,早期微量喂養聯合呼吸機治療具有明顯效果,可改善患兒的胃腸道功能,并減少并發癥,提升臨床應用安全性,值得進行推廣。
[關鍵詞] 重度窒息新生兒;早期微量喂養聯合呼吸機治療;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 R7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8)12(c)-000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early minimal feeding combined with ventilator therapy of newborns with severe asphyxia. Methods 60 cases of newborns with severe asphyxia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ICU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ventilator, the control group added the routine feeding method,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ded the early feeding method, and the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treatment tim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blood gas analysis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and the pH (7.37 ±0.1) mmol/L, 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11±0.4) mmHg, blood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5.9±0.4) mmHg, we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PH (7.31±0.11) mmol/L, 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8.2±0.3) mmHg, blood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5.7±0.3) mmHg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t=4.210 6, 30.672 4, 4.190 8, P= 0.031 0, 0.000 0, 0.032 5), and the improvement degree of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early minimal feeding combined with ventilator therapy of newborns with severe asphyxia is obvious, which can improve th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of children,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safety,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Key words] Newborns with severe asphyxia; Early minimal feeding combined with ventilator therapy; Clinical value
新生兒重度窒息主要受到圍生期各類因素的影響,出現缺血、缺氧現象,誘發呼吸系統并發癥。該病屬于新生兒常見且嚴重的疾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搶救,很有可能造成殘疾,甚至死亡。因此,在新生兒出現重度窒息癥狀之后應保證及時且有效的采用呼吸機治療法,降低患兒的死亡率,預防后遺癥問題。當前,我國在急救醫學發展的過程中,已經提升了重度窒息新生兒的臨床急救水平,尤其在無創呼吸機方面,能夠發揮出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1]。同時,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營養支持也成為了提升治療成功率的保障,通過一系列改善患兒營養水平的手段提高機體的免疫力[2]。據不完全統計,90%的重度窒息新生兒的胃腸功能薄弱,因此,在早期診療中選擇正確的喂養方法很重要。下文主要研究該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重癥監護室收治的60例重癥窒息新生兒,評價早期微量喂養聯合呼吸機法在重度窒息新生兒治療中的臨床價值[3],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所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兒60例,該次研究已經由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兒的家屬或是監護人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其中實驗組患兒最大胎齡37周,最小胎齡32周,中位胎齡(35±1.2)周,男性13例,女性17例。對照組患兒最大胎齡36周,最小胎齡31周,中位胎齡(33±1.5)周,男性14例,女性16例。兩組患兒均予以呼吸機進行治療,對照組加行常規喂養法治療,實驗組加行早期喂養法治療。兩組患兒病情、年齡等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依據
按照《實用新生兒學》中的新生兒重度窒息診斷標準,明確納入與排除標準。①納入:新生兒有皮膚蒼白或是青紫色的臨床表現,嘴唇呈現暗紫色狀態,喘息微弱且呼吸不規律,甚至已經沒有呼吸,心跳在80~120次/min之間。②排除:新生兒伴有先天性的心臟病、出血性疾病等。
1.3 方法
兩組患兒均行呼吸機治療法,采用南京舒普思達S1600型有創呼吸機,通氣模式為間歇正壓、呼氣末正壓聯合模式。初步設定的參數為:吸氣峰壓(22~24 cmH2O)、吸入氧濃度(51%~100%)、流速(7 L~12 L/min)、時間(0.4~0.5 s)。間歇正壓通氣(5 cmH2O)、呼吸頻率(8次/min)。通過血氣分析、心電圖變化研究等,針對吸氣峰壓與呼吸比進行適當調整,對于臨床癥狀有所緩解的患兒,應適當的減少氧氣吸入量[4]。
所有患兒行常規治療之后,應禁食3 h,在患兒的生命體征恢復正常之后,予以非營養吮吸,觀察吞咽能力[5]。給予恢復較為良好的患兒喂食5%葡萄糖水4.1 mL,并觀察患兒是否出現腹脹與嘔吐等癥狀,如果沒有此類癥狀,可以繼續進行喂養。在入院第2天可采用靜脈營養法進行喂養[6]。①對照組主要聯合常規喂養法,在出生48~72 h之后開奶,初期奶量控制在10~21 mL/(kg·d),結合患兒的恢復狀況,將奶量增加到22~31 mL/(kg·d)。②實驗組聯合早期微量喂養法。在出生6~12 h之后開奶,采取管飼的方式進行喂養,將配方奶作為主要的喂養食物,初期的奶量設定為0.5 mL/(kg·d),其后結合患兒的耐受特點逐漸增加奶量,設定在4.1 mL/(kg·d)之內。在喂養過程中,應對患兒的呼吸狀況進行嚴密監測,將間隔時間控制在2 h左右[7]。同時需觀察患兒的治療效果,分析管飼狀況,適當的進行奶量與間隔時間調整,注意預防嘔吐與誤吸安全事故[8]。
1.4 療效判定標準
①血氣分析:在治療過程中,結合患兒的血氣分析指標變化數據進行分析,主要為pH、paO2等。結合具體的檢測數據開展呼吸機的治療參數調節工作,保證臨床治療效果符合要求[9]。②腸胃激素:在患兒治療之前與治療之后的15 d對患兒的腸胃激素水平進行檢測[10]。③并發癥:對比分析兩組患兒治療之后反應狀況,記錄喂養不耐受、肝損害等并發癥[11]。④治療時間:對兩組患兒的靜脈營養、全腸道喂養、呼吸機使用、住院等時間進行記錄,用來評估臨床療效[12]。
1.5 統計方法
該研究60例重度窒息新生兒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比分析,兩組患兒血氣分析指標、胃腸激素水平、數據行t檢驗方式,采用(x±s)表示。兩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與并發癥發生率應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氣分析指標的對比
對比分析兩組患兒在治療之后的血氣分析指標,實驗組患兒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胃腸激素水平分析
對比分析兩組患兒治療之后的胃腸激素水平,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并發癥發生率
對比分析兩組患兒治療之后并發癥發生率,實驗組患兒并發癥少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療效對比
對比分析兩組患兒經過不同治療之后的總有效率,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新生兒重度窒息多由圍生期因素所致,在患兒出生之后,沒有形成正常自主呼吸機制,臨床表現為呼吸功能與循環功能障礙,例如:低血氧癥。如果不能及時的治療,將會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導致患兒的病情延誤,對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脅,嚴重的甚至出現傷殘或是死亡后果[13]。在重度窒息新生兒實際搶救過程中,呼吸功能的改善較為重要,早期呼吸可以針對患兒的通氣功能與換氣功能進行良好改善,預防在低氧損傷的狀態之下造成的組織器官損傷問題。且在新生兒的重度窒息過程中,由于機體會處于低氧狀態之下,會出現高分解代謝現象,導致能量損耗過高,因此,在使用呼吸機治療的同時,還需利用營養支持開展工作[14]。
綜上所述,在呼吸機聯合營養支持過程中,對照組行常規喂食法,實驗組行早期微量喂養法,可以發現實驗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并發癥偏低,可以結合患兒發病特點,改善生活質量,上文分析中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為63.33%。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3.33%,實驗組為16.66%。二者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張瑜[3]專家研究中,采用此類治療方式的并發癥發生率為8.70%,因此,在該文研究的基礎上還需進一步進行探索,而在因此,在重度窒息新生兒臨床治療過程中,應遵循科學化的原則,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保證在相互支持的情況下,充分發揮早期微量喂食在呼吸機治療方面的積極作用[15]。
[參考文獻]
[1] 徐世勇.早期微量喂養與完全胃腸外營養在新生兒機械通氣中的應用對比[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19):133-134.
[2] 邱漢銀.窒息新生兒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醫藥,2016(9):20-21.
[3] 張瑜. 新生兒重度窒息臨床搶救及護理效果觀察分析[J]. 當代護士, 2016(9):71-72.
[4] 曾凡莉.新生兒重度窒息的臨床搶救及其護理措施總結[J].中國保健營養,2018(18):259.
[5] 胡美蓮.新生兒重度窒息的搶救及護理效果觀察[J].智慧健康,2018,4(7):93-94.
[6] 蘇艷輝,甄慶豐.重度窒息新生兒復蘇的臨床護理體會1例[J].飲食保健,2018(3):189.
[7] 高秉芮.新生兒重度窒息的搶救及護理效果觀察[J].心理醫生,2018(3):212-213.
[8] 李蓉.新生兒重度窒息的搶救與護理效果觀察[J].母嬰世界,2018(2):101.
[9] 新生兒重度窒息瀕死兒復蘇方法的建議[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6(1):7-11.
[10] 黃友清.重度窒息的新生兒顱腦超聲表現[J].大家健康,2017(7中旬版):170-171.
[11] 萬靜.新生兒重度窒息搶救基于預案管理護理措施中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6):907,935.
[12] 郭利華.對重度窒息的新生兒進行氣管插管搶救后的護理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2018(10):140-141.
[13] 潘文蓮.吞咽功能訓練早期介入新生兒重度窒息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4):191-192.
[14] 黃丹鈞,李素琴,張宣華,等.臍帶結扎的時機選擇對新生兒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8(6):798-801.
[15] 黃友清.重度窒息的新生兒顱腦超聲表現[J].母嬰世界,2017(8):67.
(收稿日期:201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