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夏迪亞·阿布來提
【摘要】目的 對呼吸內科患者臨床護理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展開研究,以此來建立行之有效的護理措施。方法 對于呼吸內科護理人員風險觀念薄弱、業務理解能力較差、新型技術掌握不到位、與病人間交流不及時等問題,制定相關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法。結果 在開展相關的護理操作后,呼吸內科的護理水平得到了顯著的增強,護理人員與病人間的關系也有所好轉,醫患矛盾也在不斷減少。結論 增強了呼吸內科護理的水平,其為給病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的核心所在。
【關鍵詞】呼吸內科;護理;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5..02
1 呼吸內科護理方面的安全隱患分析
1.1 風險觀念淡薄
護理人員在對病人展開護理的過程中,風險觀念淡薄,未能對其中內在的安全隱患有著及時的察覺,部分護理人員未能全面的按照“三查七對”的要求來展開護理,在接液與拔針的過程中較為馬虎,如果存在接錯的情況,則會導致不良的后果出現。一些護理人員在展開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的過程中,由于氧流量較大而造成霧化器氧氣接口脫落,從而使得病人存在被打傷的安全隱患。值夜班的期間,發現病人獨自離開病房,而未能及時的上報醫生來尋找。
1.2 操作不達標準
譬如吸痰操作為呼吸內科護士所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而一些護士因為未能按照無菌操作的規范要求,在進行口腔吸痰操作后沒有對吸痰管進行更換,而導致呼吸道受污染的問題出現。
1.3 業務理解能力較差
一些護士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未能全面把日常學習培訓的知識付諸于實踐。在霧化吸入治療之后未能引導病人翻身,幫助其排痰;對于長時間臥床的病人沒有展開事先性的護理操作,造成病人出現下肢靜脈血栓。搶救物資不充分,在使用搶救設備后沒有及時的補充。
1.4 新技術掌握不到位
雖然能夠對呼吸內科醫療設備展開及時的升級和完善,然而一些護理人員在新設備的使用上不到位,譬如在無創通氣治療的過程中需要使得病人的頸肩維持在水平狀態,部分護士未能靈活的展開該操作。
1.5 與病人間交流不及時
未能熱情的對待病人,存在應付和敷衍了事的情況。在病人咨詢病狀與藥物治療效果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未能耐心的回答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態度冷漠,從而導致病人和家屬不滿。
2 應對呼吸內科護理方面安全隱患的有效措施
2.1 完善并貫徹相關的規章體系
讓全部護理人員對相關的規章體系要求有著全面的了解,嚴格貫徹體系要求,改進疾病的護理方法,對護理服務的環節進行完善和簡化,詳細分工崗位責任,改進監督體系,提高護理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增大對護理安全工作流程的重視水平,讓各位護理人員都可以全面依據規章體系要求來展開操作。
2.2 增強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
需要按照護理人員的工作時間、學歷水平等來建立合理化的培訓計劃,對新入職護理人員的業務展開全面的考核和評估,使其可以靈活應用呼吸內科疾病護理層面的基礎性知識,增強其研究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對于達標的護理人員方可單獨值班。激發科室護理人員利用課外時間參加培訓工作的積極性,還可以調派骨干來展開
進修。
2.3 提升護理人員和患者的溝通水平
基于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其與患者的交流溝通十分講究水平,需要適度講究技巧,根據患者的身體以及心理的發展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交流,并且要注重講話的語氣以及神態,要讓患者在寬松、踏實的語言氛圍中完成交流,對于特殊的激進患者,更要運用特殊的語言技巧來安撫其情緒,把重點放在治療上。
2.4 增強用藥的安全性
需要提高病區藥柜內藥品保存的規范化水平,對不同種類的藥物要分開保存。需要對搶救用藥加以分開放置,還要進行標記,使人一目了然。需要讓特定的人員來對搶救藥品展開定期的檢查,了解急救設備、藥品等所處的狀態,對于其中的搶救物品務必要在有效期內使用,還要使其保存完整。
2.5 制定危機病人外出檢查登記表
需要對病人檢查結果和報告者聯系方式等信息進行全面、科學合理的等級,其中在對檢查結果評估無誤后上報給醫生,讓病人可以得到及時的治療。對于嚴重的患者,若想外出需要得到主管醫生的認可,還要讓專門人員來陪同。制定護理問題報告表,不斷的引導病人與家屬主動參與到護理安全管理過程中來。
2.6 科學分配人力資源
采取靈活排班的方式來科學有效的分配人力資源,其中需要對核心流程、重點病人與時間有著全面的關注。對于重點病人與較為困難的操作,需要讓護理骨干來展開特定化的管理,從而來提高對不同時段的護理安全水平,避免護理不良現象和問題的出現。
3 結 論
在護理體系進一步改變的背景下,呼吸內科護理出現了一系列的安全風險和問題,基于增強護理工作的水平,應該對其中存在的護理安全問題和風險,完善好護理安全的管理工作,使得護理工作開展得更加合理化和全面化,給病人安全與護理人員的自身利益帶來良好的保障,這對于醫院發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張艷玲.論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04(16):109-111.
[2] 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胡 敏,江美芳.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四川醫學,2012,33(5):162-169.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