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爽
【摘要】目的 神經內科重癥感染患者臨床分析對策。方法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經內科重癥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在本次研究中140例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有23例,醫院感染發生率為16.43%,其中呼吸道感染15例,所占比例為65.22%;醫院感染的發生和患者的年齡、住院天數以及意識情況以及抗生素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關系。結論 針對神經內科重癥監護室患者
發生醫院內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要做好預防工作,從而有效地降低神經內科重癥監護室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
【關鍵詞】神經內科;重癥感染;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8..0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經內科重癥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7例,女63例,年齡40~75歲,23例患者發生院內感染包括男12例,女11例,所有感染患者需要根據《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進行治療,腦出血、腦梗死、蛛網膜下腔出、顱內感染、其他的人數分別為:9、5、3、1、3例。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主要是針對14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類型、感染類型、主要感染病菌等,資料匯總完畢后,由醫院權威的臨床專家共同探討神經內科重癥感染患者的感染及對策。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神經內科感染患者發生率
在該次研究過程中140例重癥患者中有院內感染患者23例,占據的比例為16.43%。
2.2 院內感染發生部位構成比
在這23例感染患者研究中,呼吸道感染有15例,占據了其中的65.22%,明顯要大于其他部位。
3 討 論
神經內科重癥患者感染后病情非常嚴重,同時發展速度快,患者預后較差。只用常規的抗感染治療方法不能夠解決問題,其主要是缺乏病原菌的針對性,對此需要重點加強患者感染病菌的早期檢測,從而才能夠更好的保證治療效果。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我們需要重點掌控神經內科正在患者感染的臨床特征,了解相關病情病因,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防控。而目前分析發生的原因主要是腦袋損傷造成的,從而使患者正常生理反射以及吞咽能力受到損傷,引發嘔吐情況。同時患者在氣管插管術的過程中,使得器官黏膜組織受到一定的損壞,從而進一步降低了免疫保護能力。另外腦出血患者還會有呼吸相關的并發癥,從而也會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在神經內科患者感染之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護理,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一做好患者呼吸道的護理。需要保證患者呼吸順暢,如果是長期臥床的患者,需要定期的對其進行翻身拍背,從而確保其能夠做好呼吸練習。如果是有痰液,但無法及時排出的患者,需要遵循醫生的囑咐,進行相應的物化處理。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情況,還需要做好其他處理。而如果是癱瘓的患者,需要定期地進行肢體肌肉的按摩。另外如果患者的意識比較清醒,需要對其進行每天的口腔清潔,做好口腔護理,從而能夠有效地控制口腔細菌的數量,防止細菌的不斷增長。二患者泌尿系統的護理。神經理科的患者因為神經功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經常會出現排泄失禁的情況,因此進一步加強護理非常重要,首先需要護理人員指導家屬正確的使用接便器,同時排泄后進行清潔。如果是長期使用排尿保管,選擇使用0.02%吠喃西林對其進行清潔,同時需要保證患者能夠多喝水。三重點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以及家屬的溝通。神經內科患者在患病的過程中會受到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嚴重影響,因此需要重點加強心理護理。對此在護理的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增強患者的信任度,加強和患者的溝通,促進患者和醫護工作者的配合度,從而更好地保證護理工作的開展。
總之,神經內科院內感染發生率較高,對此需要重點加強研究,重點做好術后的護理干預,嚴格的把控各個環節操作,更好地確保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覃玉秋.神經內科重癥感染患者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02):31-32.
[2] 石冬巖.神經內科重癥患者的感染護理體會[J].現代養生,2014(06):226.
[3] 楊世梅.神經內科重癥監護室醫院感染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0):267-268.
[4] 關 毅.神經內科重癥加強治療病房環境細菌學特征與醫院感染[D].河北聯合大學,2014.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