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興
[摘要] 目的 采用不同的根充填充方法對牙髓病、根尖周病患者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方法 方便選取菏澤醫專附屬醫院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牙髓病、根尖周病患者共計84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分組方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人數相等。對照組患者采用冷牙膠側方加壓法充填根管,研究組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方法,觀察兩組患者根充后臨床表現,比較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 結果 兩組患者采用不同根充方法治療后,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63%,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956,P<0.05)。研究組患者根充反應率為4.76%,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014,P<0.05)。結論 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的根充方法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值得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 牙髓病;根尖周??;根充方法;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7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3(b)-009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treat patients with pulpal disease and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with different root filling methods, and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Methods A total of 84 patients with endodontic diseases and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Heze Medical College from September 2017 to Sept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oot canal was filled by cold gutta-percha pressure method. The study group used the hot gutta-percha pressure method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root fill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root filling method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7.6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8.956, P<0.05). The response rate of root filling in the study group was 4.7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7.014, P<0.05). Conclusion The root filling method using vertical pressure of hot tooth gel can obtain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can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Endodontic disease;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Root filling method; Clinical effect
牙髓病、根尖周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細菌通過牙體缺損處、牙周侵入牙髓,發生感染,或者是通過物理渠道侵入引發感染,造成牙髓出血、疼痛,甚至壞死。在治療牙髓病、根尖周病時,根管治療術是臨床首先方法,主要是因為其能夠對壞死組織、細菌完全清除,并且充填根管的嚴密性較好,對牙髓病、根尖周病的預后十分有利[1]。在根管治療中,根管充填是整個治療過程的重點,其直接影響根管治療的結果?,F階段,冷牙膠側壓充填法在根管填充中更為常見,然而由于其在治療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越來越多專家開始對熱牙膠垂直加壓充填法進行研究,并將其應用于臨床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比較兩種根充方法在治療牙髓病、根尖周病的臨床效果,該文2017年9月—2018年9月方便選取84例牙髓病、根尖周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菏澤醫專附屬醫院收治的牙髓病、根尖周病患者共計84例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分組方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人數相等。研究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最小年齡為23歲,最大年齡為67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8.24±2.01)歲;患者的病程為5個月~4年,平均病程為(1.27±2.35)年。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最小年齡為25歲,最大年齡為65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8.33±2.06)歲;患者的病程為5個月~4年,平均病程為(1.21±2.32)年。所有患者在該院經過檢查均被確診為牙髓病、根尖周病,所有患者均本人簽署知情書。 84例患者中并未發現有嚴重精神疾病、血液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肝腎不全者。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冷牙膠側方加壓法充填根管。患者在接受X光片檢查后,進行常規的開髓、拔髓手術,在根管洽填后使用磷酸鋅水門汀墊底[2-3]。在根管填充前,科學選取牙膠尖,將碧藍糊劑單導入根管內,并放置于主牙膠尖。之后,分別使用垂直加壓器、攜熱器加壓、切除。在完成這一步驟后利用回填器對牙膠進行熱處理,再次加壓。在這一步驟中,以牙膠充滿根管為宜。在拍攝X光后,若根管洽填,則可進行永久填充[4]。
研究組患者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法充填根管。研究組患者接受常規的開髓、暢通根管治療,由醫護人員測量工作長度。根據測量結果,進行根管預備工作,并潤滑根管。之后,使用200 mL 0.5%濃度的次氯酸鈉溶液(ZH1630086)使用橡皮障沖洗,并進行干燥處理[6]。之后,導入2 g散劑與5 g溶液劑制成的氫氧化鈣糊(2009第003號),暫封。叮囑患者14 d后復診,并參照根管填充情況制定下一步治療計劃,同時叮囑患者治療1年后前來復診。
1.3 評價標準
根充填充反應評價標準為:患者無疼痛感、未出現臨床癥狀視為無痛;患者疼痛感輕微,并出現不適反應,根尖區無腫脹,不需要接受藥物治療視為輕度疼痛;患者疼痛感較為明顯,有輕微咬合痛,需要接受藥物治療視為中度疼痛;患者出現咬合痛,根尖區黏膜紅腫,需接受靜脈滴注治療視為重度疼痛[7]。
該文療效判定標準如下:治療后,患者無咬合痛、自發痛,根尖無紅腫現象,X片根尖透射區基本消失視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無明顯的自發痛、咀嚼痛,但在咬合時仍有不適感,X片根尖透射區面積減少視為有效。治療后,患者疼痛感明顯,且牙齒叩擊松動現象較為明顯,X片根尖透射區面積并無變化,甚至擴大視為無效。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分析84例患者的臨床資料。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反應率(重度疼痛+中度疼痛人數/總人數×100.00%)為4.76%,研究組反應率為14.29%,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后,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發現研究組患者在治療1年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6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1.43%,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牙髓病、根尖周病是常見的口腔疾病,在治療牙髓病、根尖周病時,根管治療術是臨床首先方法,主要是因為其能夠對壞死組織、細菌完全清除,并且充填根管的嚴密性較好,對牙髓病、根尖周病的預后十分有利。根管填充是根管治療術的最終環節,也是整個治療過程的關鍵步驟。倘若根管填充不緊密,這將極有可能造成根管治療的失敗,有研究指出這一概率在50%以上。根管填充的治療步驟一般為:根管預備階段、根管消毒階段、根管充填階段,在根管治療過程中需要通過X光片確定患處結構與手術方案。
在臨床常用的根管填充方法中,垂直加壓充填法與側壓填充法較為常見,其中,側壓充填法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冷牙膠側方加壓法主要借助側方加壓器,對牙膠進行加壓并將其壓縮,從而使根管填充更為緊密,最終進行根管封閉。雖然冷牙膠側方加壓法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在根管填充過程中若加壓過大,則會造成牙根縱折。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熱牙膠側方加壓法出現,使用該技術進行根管填充需要加熱牙膠尖,使其牙膠尖軟化。軟化后的牙膠尖可更為緊密地進行填充,對多個根尖孔的根管具有更強的適用性。與此同時,熱牙膠側方加壓法可以減少牙膠尖、根管壁之間的縫隙,能夠實現根管三維封閉,抑制細菌繁殖,減少患者病情復發,具有獨特的優勢。有研究指出[8],在使用熱牙膠側方加壓法進行根管填充時,若根管出現內吸收,且牙周骨支不斷減少,則發現根充應力會加大??梢岳斫鉃樘热籼嵘谶M行根管填充時操作合理,發育較好的根管出現折斷的幾率較低。有學者對牙根抗力與填充劑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認為熱牙膠側方加壓法與冷牙膠側方加壓法一樣,均不具有粘接性[9-11]。在進行熱牙膠側方加壓法進行根管填充時,醫生需要合理選擇主尖,其大小應該與主銼大小相同,在根管內應達到可操作長度。使用X光檢測主尖位置,若其短于操作長度0.05 mm,則可以進行加壓充填。如果顯示主要尖過短,則醫生需要判斷這一情況是是否與根管預備有關,檢查主銼大小,查看根尖部,查看根管系統是否存在二維彎曲。目前,冷牙膠側方加壓法依舊是根管填充的主流,但熱牙膠側方加壓法是未來的發展方向[12]。
該文以該院84例牙髓病、根尖周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反應率為4.76%,研究組反應率為14.29%,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在治療1年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6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1.43%,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羅颺[11]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0.00%,高于對照組的75.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該文的結果與羅颺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熱牙膠垂直加壓的根充方法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建華,邴連杰.一次性根管充填對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治療效果研究與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16(45):57-60.
[2] 黃賢.不同根充糊劑治療牙髓根尖周病患者的療效對比分析[J].吉林醫學, 2016(2) :424-425.
[3] 閆艷芬.比較兩種根充方法在治療牙髓病、根尖周病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9):7769.
[4] 王波.熱牙膠充填治療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臨床探討[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7,4(5):18.
[5] 陳淋瑜,陳凱炎.不同根管充填方法治療C形根管根尖周炎或牙髓炎的臨床療效對比[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 (23):3077-3078.
[6] 徐軍義.根管不同程度充填對牙髓病及根尖周病臨床療效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 2017,19(3):73-74.
[7] 孔潔.兩種根充法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19 (23) :65-66.
[8] Henry RK,Carkin M.The effect of gum chewing on sensitivity associated with in-office whitening procedures[J].Int J Dent Hyg,2015,13(4):308-314.
[9] Horieh M,Nooshin A,Farzaneh A,et al.Effect of low-level laser therapy on tooth sensitivity induced by in-office bleaching[J].Lasers Med Sci,2016,31(4):713-719.
[10] 李奕.研究分析采用根管充填聯合塑化治療磨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的臨床療效[J].養生保健指南, 2017 (19):31.
[11] 羅颺.熱牙膠充填治療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效果對比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 2018 (2) :155-157.
[12] 王春妹.不同根管充填方法(一次法、多次法)治療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的效果對比[J].中外醫學研究, 2017, 15(7):154-156.
(收稿日期: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