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涵 梁益偉 申時滿
【摘要】目的 探討急診護理干預在心肺復蘇臨床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心肺復蘇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急診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臨床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診護理干預在心肺復蘇臨床中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提高心肺復蘇成功率,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并推廣。
【關鍵詞】心肺復蘇;急診護理;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8..02
心肺復蘇是現代臨床中重要的急診手段,也是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主要方式,對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心肺復蘇的有效率受多種因素影響,需要細致有效的護理進行配合。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傳統護理干預已無法滿足心肺復蘇的臨床需求,為探討心肺復蘇急診護理干預的有效方法和效果,我院以140例心肺復蘇患者為研究對象展開本組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心肺復蘇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0例。其中,對照組男34例,女36例,平均年齡(56.6±6.3)歲;觀察組男33例,女37例,平均年齡(57.1±5.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70例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包括檢測生命體征變化、用藥、環境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急診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腦部復蘇護理:在完成腦復蘇后,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使用濕毛巾在患者頸部、額頭等部位進行濕敷,同時維持病房內溫度在18℃~20℃左右,詣在加強患者腦部氧代謝率,改善再灌注情況,降低患者神經損傷程度。
2)心臟復蘇護理:完成心臟復蘇后,立即建立持續動態監測,主要監測患者心率、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變化,同時建立持續心電圖監護,以30分鐘為時間節點,每30分鐘進行一次細致檢查和記錄,評估患者是否存在傳導阻滯、室性早搏等,一旦發現異常,立即與醫師聯系,并做好急救準備。
3)肺復蘇護理:肺復蘇后,采用吸氧治療,保證患者呼吸的穩定。建立氣道通路后,護理人員使用膠帶固定導管后應保持導管濕潤,同時注意做好患者的體位護理,避免患者肢體壓迫導管,同時預防患者咬扁導管。若患者氣道有異物應及時清理,同時做好吸痰工作,預防發紺、氣道堵塞的出現。
4)心理護理:心肺復蘇后應做好患者心理護理,預防患者出現嚴重的焦慮、抑郁情況而導致生理性變化。護理人員應加強和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的體感和需求,盡可能地給予患者人文關懷,保持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狀態,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心肺復蘇后并發癥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有效率。顯效:患者心肺復蘇期間精神狀態穩定,未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精神障礙,原發性疾病和癥狀均有所改善。有效:患者未出現嚴重并發癥,精神面貌良好。無效:患者未達到有效、顯效標準。臨床有效率=(顯效+有效)/n*100%。
2)統計并對比兩組患者心肺復蘇后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臨床有效率對比
對照組70例患者,28例顯效,30例有效,12例無效,臨床有效率82.86%,觀察組70例患者,37例顯效,30例有效,3例無效,臨川有效率95.71%,觀察組臨床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對照組70例患者,20例發生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28.57%,觀察組70例患者,7例發生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1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有研究表明,心肺復蘇后密切監測患者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確保患者體循環、呼吸循環、大腦再灌注的有效性,是將損害降低到最小的關鍵。這也是本組研究的理論基礎,詣在通過加強心肺復蘇后護理,來提高心肺復蘇臨床有效率,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實現患者生命健康的保障。
本組研究結果表明,急診護理干預在心肺復蘇臨床中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提高心肺復蘇的臨床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因此可以確定急診護理干預在心肺復蘇臨床中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提高心肺復蘇成功率,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 曾麗青.心肺復蘇后患者實施急診護理對其康復效果的影響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33):4729-4730.
[2] 李 喆.急診護理干預對心肺復蘇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1):14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