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金 黎煥琴
【摘要】目的 在ICU臨床護理帶教中開展階梯式教學法,分析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實習的護生48名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均實施階梯式教學法。結果 對比實施前,實施后ICU相關護理知識及專科技能結果均顯著提升(P<0.05)。結論 ICU臨床護理帶教中開展階梯式教學法,效果理想。
【關鍵詞】ICU臨床護理帶教;階梯式教學法;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8..02
臨床護理教學中常用階梯式教學法,可根據護生學習層次及階段的不同進行逐級上升教學,可減少護生知識層次的分化、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學習需要,從而促使教學質量有效提升[1]。本次研究入組48名護生,對“ICU臨床護理帶教中開展階梯式教學法的效果”進行了臨床實驗。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實習的護生48名作為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其中,男8名,女40名,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2.1歲,實習時間4周。
1.2 方法
均實施階梯式教學法:(1)制定教學目標。依據護理部臨床教學要求及大綱制定護生帶教計劃、教學目標,包括技能、知識及態度目標。(2)構建帶教隊伍。對帶教老師進行認真挑選并確保符合以上條件。帶教老師職稱在護師以上、ICU工作2年以上,具備專業ICU知識及搶救技能,自愿參與,積極參與護理帶教并愛護護生,護士長負責審核及確認帶教老師,選出組長,全面負責科內護理帶教。(3)實施教學方法。第1周,帶教組長負責集中帶教護生至ICU實習2天,為護生詳細講解環境、制度及流程、職責等相關內容,為護生初步介紹ICU常用儀器相關知識,了解實習計劃及目標,促進護生對ICU實習內涵加強了解,本周開展基礎護理小課,指導護生進行危重患者基礎護理,促進護生對基本護理知識及技能熟悉度增加。第2周至第3周,為護生提供ICU基本知識及專科操作技能培訓,一對一帶教,護生負責床位分管,學習如何有效管理危重患者,促進護生專科護理水平、動手能力有效加強,護生應充分熟悉危重患者臨床表現及病情變化,初步掌握應急處理方法及搶救配合要點等。第2周,護生應熟練使用心電圖機、心電監護儀、輸液泵,了解呼吸機管道、尿管、深靜脈留置管等管道如何保持通暢,避免管道脫管、堵管等。小課講授時,主要內容是專科知識,指導護生如何正確進行人工氣道吸痰、中心靜脈壓監測、儀器基本故障排除等[3]。授課老師應邊示范邊講解,強調操作重點、難點及容易出問題的環節。帶教老師在臨床實踐中應堅持放手不放眼,為護生提供多一些動手操作機會,增強護生實踐能力。第4周,帶教組長應集中帶教護生,為護生開展教學護理查房,總結、反饋實習期間出現的問題,為護生開展專科技術操作、基礎理論知識考核,指導護生檢索護理新進展,利用代表性病例進行教學查房及臨床護理查房,促使護生加深對危重患者護理程序、整體護理理論的認知。轉科前1 d,為護生組織座談,護士長應對帶教反饋意見進行了解,對帶教方法進行調整,促進科室帶教質量有效提高。
1.3 效果分析[2]
ICU相關護理知識及專科技能結果根據我院考核試卷進行數據統計。
1.4 統計學計算
采用SPSS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實施后對比實施前,ICU相關護理知識及專科技能結果均顯著提升(P<0.05)。
3 討 論
階梯式教學法實施期間,要求護生可簡單描述ICU特點及工作內容,要求護生了解危重病病因、急救措施及臨床表現,要求護生對常用藥物作用及藥理等知識進行準確掌握。要求護生對危重患者病情觀察進行熟悉,學會初步搶救配合,為危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對各種常用儀器使用辦法進行準確掌握,明確常用操作規程及用物,做好準備工作。要求護生嚴格遵守相關護理職業道德規范,對基礎護理進行優化,積極工作,認真負責。
本組結果:實施后ICU相關護理知識及專科技能結果均顯著提升。
綜上,ICU臨床護理帶教中開展階梯式教學法,效果理想,可顯著提升護生ICU相關護理知識及專科技能,值得臨床推薦。
參考文獻
[1] 高莉莉.聯合應用青霉素與地塞米松治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療效分析[J].甘肅科技,2018(9).
[2] 王惠珠,林 潔,黃維馨,等.基于反饋機制的ICU護理臨床帶教方法的應用效果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7(1).
[3] 朱小蘭.ICU不同學歷護生階梯式帶教方法的探討[J].醫藥前沿,2011(12):350-35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