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花
【摘要】目的 就系統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氣管炎護理中的作用進行分析研究。方法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分配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則進行系統健康教育干預,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 經過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的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并且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治療護理時,進行系統健康教育干預,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滿意度,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實現患者早日康復,值得臨床上進行大力推廣。
【關鍵詞】系統健康教育;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8..01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或支氣管黏膜的慢性炎癥,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是反復持續性咳嗽,該病主要發病人群多為中老年人,因為患者的反復發作并且日益加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做好護理管理是改進護理效果的重要方法。因此加強對老年患者的負面情緒護理,是提高患者護理質量的關鍵,將系統健康教育干預應用到臨床上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同時,加深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使患者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防治,進而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本文就選取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7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在進行護理時,均自愿配合本次的研究,并且全部簽訂知情同意書。將其按照隨機分配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52~78歲,平均年齡(66.2±3.2)歲,病程3~12年,平均病程(8.1±1.8)年;觀察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65.6±2.8)歲,病程2~14年,平均病程(8.5±2.2)年。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對患者進行定期的口腔清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順暢,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飲食指導和心理護理。
觀察組患者進行系統健康教育,具體操作:
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醫學知識不了解,從心理上就會產生消極情緒,不利于后期的康復,護理人員要對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導,患者只有對疾病有所了解才能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的工作,保證護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用藥指導:患者無法牢靠的掌握藥物的服用方法、劑量以及時間。護理人員應積極的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讓其督促患者按時按量用藥,提高疾病治療效果。
飲食指導:患病期間的患者飲食要科學合理的制定,避免食用蟹、蝦以及牛奶等食物,另外,因為老年患者消化功能較差,加上慢性支氣管炎對食欲產生的影響,造成營養失衡情況[2]。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選擇針對性的飲食,促進各種所需營養得到全面均衡,促進免疫力明顯提高。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數據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對疾病的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而且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慢性支氣管炎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咳嗽和氣喘,此病多發于冬季,發病早期患者往往無明顯的臨床癥狀,而病情發展到晚期后若未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則極易引發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嚴重疾病,從而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在對常規護理干預延伸的過程中,將系統健康教育護理方法應用到臨床上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還能拉近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距離,讓患者在護理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健康知識,為患者節省更多的治療費用,得到患者的高度認可,值得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過程中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 薩熱古麗·尼牙孜.系統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氣管炎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35):123-124.
[2] 姜慧麗.系統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氣管炎護理中的臨床作用[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4):229-230.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