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清
【摘要】目的 芪冬頤心口服液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心內科就診的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47例,治療組給芪冬頤心口服液20 mL,3次/d;對照組給佳樂安定0.2 mg、3次/d;谷維素20 mg、3次/d。療程為8周。觀察療效并記錄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8周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3.60%(44/47)、72.30%(34/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8.33,P<0.05)。結論 芪冬頤心口服液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的療效明顯。
【關鍵詞】心臟神經官能癥;芪冬頤心口服液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8..01
心臟神經官能是以心血管系統紊亂為主要表現,患者主要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心悸、乏力、焦慮、失眠多夢等,女性多見,患者無器質性心臟,病情時好時壞,臨床治療有一定難度。西醫采用鎮靜劑、調節劑治療,效果不佳。而中醫中藥在此病的治療上優勢明顯。本研究采用中西醫對比治療,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心內科就診的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47例。其中,治療組男3例,女44例,平均年齡(53.49±8.61)歲,病程3個月~5年;對照組男4例,女43例,平均年齡(59.02±11.28)歲,病程2個月~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及排除標準
以《實用內科學》中心臟神經官能癥的診斷標準[1]。以心血管癥狀為主要表現,如發作性胸痛、胸悶、氣短、心悸、乏力等。可合并焦慮、抑郁,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緊張、多汗等。所有患者冠脈造影正常。部分患者心電圖有非特異性ST-T變化。排除合并嚴重心、肺、肝、腎等疾病患者,以及高血壓病、嚴重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精神病患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心理疏導及生活方式調整,治療組給芪冬頤心口服液20 mL,3次/d;對照組給佳樂安定0.2 mg、3次/d;谷維素20 mg、3次/d。兩組療程均為8周。觀察療效并記錄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體征正常,心電圖正常;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好轉,心電圖大致正常;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及心電圖無好轉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8周后療效比較:治療8周后治療組顯效29例,有效1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60%(44/47);對照組顯效19例,有效15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72.3%(34/47),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8.33,P<0.05)。治療期間無退出治療者,所有患者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3 討 論
心臟神經官能癥以心血管癥狀為主要表現,目前對本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精神、心理因素在本病發病中起重要作用。臨床上西醫以心理疏導及對癥治療為主,佳樂安定及谷維素為常用藥物,在治療方面取得一定療效,但其效果并不理想。
心臟神經官能癥在中醫學中沒有相應病名,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歸為胸痹、驚悸、怔忡、郁證等范疇。多為心勞過度,氣血陰陽虧虛、肝失疏泄、氣滯血瘀、心肝血旺而上擾心神而發病,本病病位在心,與肝關系密切,患者心情易激動、血脈不利、心動不寧,治療以疏肝解郁、益氣養心安神為原則。芪冬頤心口服液由丹參、紫石英、桂枝、地黃、人參、麥冬、黃芪、茯苓、生地、龜板等組成。其中黃芪、麥冬為君藥,益氣養陰;人參、茯苓、生地、龜板為臣,協助君藥益氣養陰,并有安神止悸、健脾強心作用;桂枝辛溫通陽,紫石英味甘、辛、溫,具有鎮靜、安神功效,主治心悸、怔忡;丹參、郁金、枳殼理氣通絡。全方具有安神止悸、益氣養陰、理氣化瘀的作用。諸藥合用使肝氣舒達、血氣通行、養心安神,患者心神自寧,達到治療效果。
本研究表明,芪冬頤心口服液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臨床療效明顯,優于西醫治療,明顯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藥物安全有效,無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M].1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648-1650.
[2] 何 南,王亞龍.輔酶Q10聯合芪冬頤心口服液治療小兒心肌炎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雜志,2014,23(8):2540-2542.
[3] 原 晨,趙志付.趙志付剛柔辨治心臟神經官能癥[J].吉林中醫藥,2014,34(8):780-78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