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秀娟
摘 要:文章研究了智能倉儲物流實驗平臺建設。智能倉儲物流管理實驗平臺是一種運用管理現實技術模擬真實實驗的計算機教學軟件,是面向教學的管理實驗室。采用多媒體技術在計算機上建立管理實驗環(huán)境,提供可操作的管理實驗儀器,使學生在互聯(lián)網上切實體驗企業(yè)最新物流倉儲現代技術。同時也適合于實際的企業(yè)或公司進行倉儲的信息化管理。
關鍵詞:智能;倉儲;物流;移動掃描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很多企業(yè)已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同傳統(tǒng)的庫存管理相比,自動化倉庫管理中,普遍采用固定操作終端管理,倉庫管理軟件大多基于普通PC機。隨著無線網絡技術和嵌入式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無線手持終端等逐步被應用到自動化立體倉庫管理系統(tǒng)中。結合現代條碼技術,手持終端對于大批量的出入庫操作極為便利。智能倉儲管理意味著改變傳統(tǒng)的倉庫管理方式,對業(yè)務實現更透徹的感應和度量,相互之間更全面的互聯(lián)互通,在此基礎上,我們獲得更智慧的洞察。為了將智能化倉儲管理系統(tǒng)引入高校,讓學生切實體驗企業(yè)最新物流倉儲現代技術,基于此,西安科技大學實驗教學中引入智能倉儲物流管理實驗平臺[1-2]。
智能倉儲物流管理實驗平臺基于B/S服務架構,主要由服務中間件、移動智能客戶端以及PC客戶端3部分組成。移動智能客戶端系統(tǒng)主要實現庫存查詢、入庫、出庫、移庫移位、庫存盤點等實際倉儲作業(yè)。PC統(tǒng)計子系統(tǒng)主要進行倉儲業(yè)務和庫存統(tǒng)計、生成報表、制定相關任務、計算復雜數據。移動智能客戶端主要面向庫房保管員,進行快速信息處理,與服務中間件進行的實時通信,采用基于Android的C/S模式。PC子系統(tǒng)主要提供詳細數據,供管理者和相關人員查詢、統(tǒng)計和分析,并為管理者作出相關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來源[3]。
1 設計方案
智能倉儲物流實驗平臺分為基本信息、物動操作、庫存管理、系統(tǒng)維護四大模塊。
基本信息:包括供應商的基本信息、客戶的基本信息、購入貨物的信息、所有產出的產品信息、倉庫屬性、員工的基本信息。定義了系統(tǒng)的各個操作環(huán)節(jié)中使用的基本情報。幫助客戶實現較為復雜的企業(yè)與客戶之間的業(yè)務交易,各層級倉庫管理人員可以針對不同維度的庫存信息進行查詢與相關的業(yè)務操作。同時,基本信息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更加細分,有利于信息及功能的擴展。
物動操作:包括物料的入庫信息、產品的出庫信息等。
入庫:核實數量、入庫任務分配、入庫上架操作。
出庫:出庫任務分配、出庫下架操作。
庫存管理:包括貨位庫存及合計、庫存的日/月報表、長期庫存各式庫存列表。
盤庫:庫存/倉庫的進本信息操作 。
庫存查詢:支持豐富的查詢功能,按照商品編號、商品名稱和所在倉庫等多方式來顯示查詢信息。
長期庫存目錄:將長期不流動的庫存物品羅列出來,方便對這些物品進行及時處理。
庫存盤點管理:實際庫存和理論庫存等實時信息,可以通過PDA掃描自動更新表或者手動更新表。當PDA操作員對倉庫中的物料進行掃描盤點時,每掃描一件商品,表中數據自動更新。
系統(tǒng)維護:包括管理各種人員的權限、支持數據維護與備份。使用安卓手機進行掃描傳輸信息,安卓手機可隨身攜帶,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接入互聯(lián)網進行作業(yè)[4-6]。
2 業(yè)務流程
2.1 入庫流程
庫管人員根據用戶的入庫需求單,用手機核實物品的到貨數量、包裝數量、卸貨方數量、生成及分配入庫任務,對貨物打印和粘貼條形碼,掃描貨物,掃描數量,掃描庫位進行入庫上架,生成庫存單[7]。
2.2 出庫流程
出庫的方式為先進先出的出庫策略,并且遵循產品出庫策略和生產規(guī)則。出庫單可以導入導出表格,同時支持手機掃碼錄入,對于表格操作可以逐行操作,也可以批量操作。
3 系統(tǒng)實現
3.1 系統(tǒng)登錄
利用校園網網址登錄:http://219.244.61.9:8080/system,輸入用戶名、密碼,進入系統(tǒng)(見圖1)。
3.2 基礎信息菜單
基礎信息菜單如圖2所示。
3.3 倉庫信息
倉庫信息如圖3所示。
3.4 收貨單管理
收貨單管理如圖4所示。
4 結語
智能倉儲物流管理實驗平臺,學生可以24小時訪問做實驗,無時間地理位置限制。采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提供了豐富的實驗教學資源,方便學生學習[8-9]。適合多種物流實驗課程開設,也適合于實際的企業(yè)或公司進行倉儲的信息化管理。
[參考文獻]
[1]賀登才.關于智能化倉儲物流示范基地的六點思考[J].大陸橋視野,2018(9):16-17.
[2]劉藝芃.基于RFID技術的倉儲物流自動化系統(tǒng)分析[J].電腦迷,2017(3):23-25.
[3]張明會,孟印.物聯(lián)網關鍵技術融合體系[J].物流科技,2012(10):92-95.
[4]曾宇容,王林,李艷.基于條碼技術的現代倉儲管理系統(tǒng)設計[J].科技管理研究,2006(7):214-216.
[5]魏強,吳耀華,張?zhí)m華.條碼技術在WMS中的設計與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6(11):2905-2906.
[6]劉海平.RFID技術在物流倉儲管理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2014(1):106-107.
[7]朱洪波,楊龍祥,朱琦.物聯(lián)網技術進展與應用[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1-9.
[8]齊恒.基于物聯(lián)網的物流企業(yè)智能倉儲管理系統(tǒng)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12):133-134.
[9]畢曉東.移動智能倉儲管理系統(tǒng)設計[J].軟件導報,2014(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