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勝 許石隆 潘海珍
[摘要]目的 探討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急性期腦梗死偏身感覺障礙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期腦梗死偏身感覺障礙患者6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予常規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穩定斑塊、腦保護促進側支循環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2周后,比較兩組患者的感覺障礙評定積分、總有效率。結果 治療組的感覺障礙評定積分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0.0%,高于對照組的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急性期腦梗死偏身感覺障礙可改善患者的癥狀,提高臨床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黃芪桂枝五物湯;偏身感覺障礙;腦梗死;中西醫結合
[中圖分類號] R74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4(b)-015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treat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partial sensory disturbanc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partial sensory disturbance hospitaliz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lipid-lowering and stable plaque, brain protection an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promotion,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scores of sensory impairment assessment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 of sensory impairment assess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66.7%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treat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partial sensory disturbance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and clinical effect.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Partial sensory disturbance; Cerebral infarction;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腦梗死為臨床常見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死致殘率高等特點,對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其臨床癥狀以運動障礙及感覺障礙為主,部分患者亦可出現精神和認知障礙,嚴重者昏迷甚至死亡[1]。感覺障礙可表現為感覺減退或消失、感覺過敏或自發疼痛,屬于神經病理性疼痛范疇[2],臨床治療此類癥狀部分有效,無效者常遺留肢體麻痛等不適癥狀,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甚至繼發出現焦慮抑郁障礙影響病情康復。目前西藥治療主要以鈣離子拮抗劑如加巴噴丁、抗抑郁藥如度洛西汀、抗癲癇藥如卡馬西平等為主[2],因抗抑郁藥物使用有起效時間限制、不良反應如惡心乏力焦慮等,以及抗癲癇藥物的潛在不良反應,且腦梗死急性期病情不穩定,經常規治療有癥狀緩解可能,因此常不急于使用此類藥物。對于腦梗死的治療,目前我科以綜合治療為主,除按照腦血管病相關指南予常規西藥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穩定斑塊及腦保護外,常配合活血化瘀類中成藥、中藥配方及針灸等,前期觀察發現,腦梗死所致的偏身感覺障礙,急性期內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較單純西藥治療效果明顯,可減輕或緩解患者感覺障礙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我科常聯合使用經方黃芪桂枝五湯治療急性期腦梗死偏身感覺障礙癥狀,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期腦梗死偏身感覺障礙患者6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其中,治療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46~80歲,平均(63.200±10.707)歲;發病至住院時間2~24 h,平均(8.317±3.678)h。對照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45~82歲,平均(63.730±10.527)歲;發病至住院時間3~24 h,平均(8.600±4.052)h。兩組在性別、年齡、發病時間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納入標準參考《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中腦卒中診斷標準:①急性起病;②局灶神經功能缺損(一側面部或肢體無力或麻木,語言障礙等);③癥狀或體征持續時間不限(當影像學顯示有責任缺血性病灶時),或持續24 h以上(當缺乏影像學責任病灶時);④排除非血管性病因;⑤腦 CT/MRI排除腦出血;⑥患者知情同意加入本研究。排除標準:昏迷,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肢體缺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不配合服用中藥,腦腫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脫落標準:中途轉院,治療期間死亡,嚴重不良反應致終止治療者。
1.2方法
對照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3分者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21,100 mg/片)及氯吡格雷片75 mg(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542,75 mg/片)雙抗治療,NIHSS評分>3分者阿司匹林腸溶片或氯吡格雷片單抗治療,均給予阿托伐他汀鈣片40 mg(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20 mg/片)降脂,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國藥集團國瑞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056,2 ml∶30 mg/支)抗自由基氧化,疏血通注射液6 ml(牡丹江友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20010100,2 ml/支)活血化瘀等。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黃芪桂枝五物湯,處方為黃芪30 g,桂枝10 g,白芍15 g,生姜10 g,大棗10 g。水煎200 ml,早晚溫服,療程為2周。
1.3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選用感覺障礙評定積分表[3](改進Fugl-Meyer及Lindmark評價法)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進行評分,最高42分,最低0分,分為重度、中度 、輕度。重度:0~15分;中度:16~25分;輕度:26~35 分;36分以上者不納入本研究。痊愈:治療后積分較治療前提高≥25分,治療后總積分≥40分,若為單項感覺障礙,要求治療后積分達到其最高積分的90%及以上,同時患者自述癥狀消失,與健肢比無明顯差異;顯效:治療后積分較治療前提高15~<25分,且總積分不足40分,若為單項感覺障礙,要求治療后積分達到其最高積分≥70%及以上,同時患者自述癥狀較治療前明顯好轉;有效:治療后總積分較治療前提高5~<15分,若為單項感覺障礙,要求治療后其積分達到最高積分的50%及以上,同時患者自述癥狀較治療前有一定的減輕;無效:治療后總積分較治療前提高不足5分,若為單項感覺障礙,治療后其積分不足最高積分的50%,同時患者自述癥狀與治療前相比無明顯改變。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5.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感覺障礙評定積分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感覺障礙評定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感覺障礙評定積分均有明顯改善(P<0.05),但治療組的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0.0%,高于對照組的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腦梗死臨床癥狀主要有運動障礙、感覺障礙,部分表現為吞咽困難、構音障礙或失語,嚴重者出現意識障礙或死亡。文獻表明[4],腦卒中患者約65%存在不同類型和程度的感覺障礙,約有50%的偏癱患者合并感覺障礙,同時因感覺障礙的存在,如深感覺缺失或痛覺過敏,影響了患者的康復訓練,甚至因疼痛而不配合治療,部分患者繼發抑郁焦慮障礙,影響病情恢復。因此,及早干預治療感覺障礙,對腦梗死的整個病情恢復具有積極的意義。腦梗死后感覺障礙發生的機理為腦組織局部出現缺血缺氧,感覺中樞、感覺傳導通路遭到破壞,或病灶周圍產生異常放電進而產生感覺障礙或自發疼痛,一般不涉及周圍神經和皮膚感受器,因此治療的關鍵在于病灶本身,如發病時間及病情符合條件,首選治療當以溶栓或取栓為主,但大部分患者往往錯失最佳的治療時間窗,部分因癥狀輕不建議溶栓治療,如NIHSS評分較低的腔隙性腦梗死。其余常規治療主要有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穩定斑塊、腦保護、促進側支循環等,對于急性期內感覺障礙的恢復,效果常欠滿意,因此如何改善感覺障礙、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是臨床治療的重要問題。
感覺障礙中醫命名可有不仁、麻木、血痹,《金匱要略》提出“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即重不勝”,故其病機考慮為氣血虧虛,血脈循行不利,以使經絡不和、經筋失養和經脈不暢,四肢百骸濡養不足而致麻木,并提出 “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的治療方法。《金匱要略方論本義》:“黃芪桂枝五物湯,在風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黃芪為主固表補中,佐以大棗;以桂枝治衛升陽,佐以生姜;以芍藥入營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營衛兼理,且表營衛里胃腸亦兼理矣。推之中風于皮膚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
黃芪桂枝五物湯由黃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棗組成,現代藥理研究顯示,方中的黃芪有降低血液黏度、擴張血管、改善腦血流、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環、保護心腦血管、止痛及提高運動能力等[5-6]。其主要有效成分為黃芪皂苷、多糖及黃酮,研究表明[7],黃芪有效成分黃芪甲苷及黃酮都有一定促進神經干細胞(NSCs)增殖的作用,且黃芪黃酮可能對腦缺血大鼠NSCs的增殖及分化有一定作用[8],而NSCs可促進神經細胞的再生和修復。黃芪制劑黃芪注射液可增加腦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缺血側腦組織中Bcl-2基因表達,降低凋亡細胞的數量[9],上調低氧誘導因子基因的表達, 調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改善腦組織缺血缺氧, 從而起到腦保護作用[10]。桂枝為臨床常用中藥,其含有桂皮醛、桂皮酸、肉桂醇、原兒 茶酸等化學成分,在腦血管疾病應用方面具有改善血管內皮舒張功能擴張血管,起到神經保護作用[11-12];白芍具有降脂、抗心肌缺血、控制血壓及抗血栓作用[13],主要成分白芍總苷還具有抗炎、鎮靜及免疫抑制作用,白芍與桂枝常常配伍使用,可起到協同作用,從而增強抗炎作用[14]。生姜成分生姜總酚具有抗氧化、調節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藥理作用[15],還可以減輕大鼠腦缺血損傷,保護神經功能[16];有研究表明[17],生姜乙醇或水提取物能夠有效改善神經功能,提高認知、記憶功能,機制為上調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大鼠腦組織過氧化物歧化酶表達,下調丙二醛表達,降低大鼠血液纖維蛋白原水平,抑制膽堿酯酶活性,生姜總酚還能通過下調凋亡相關因子Caspase-3蛋白表達,抑制腦組織細胞凋亡,減輕梗死后腦功能損傷。黃芪桂枝五物湯全方還具有降低超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含量,減輕神經組織損傷,改善腦循環,改善腦梗死的轉歸及預后[18-19]。綜上,黃芪桂枝五物湯可能通過抗栓、降脂、降粘、抗炎、抗氧化、保護血管內皮、抑制細胞凋亡及促進NSCs增值分化等機理改善神經功能、緩解臨床癥狀。
本研究結果表明,對急性期腦梗死存在偏身感覺障礙的患者,配合使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可緩解或減輕感覺障礙,改善神經功能,提高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8,51(9):666-682.
[2]神經病理性疼痛診療專家組.神經病理性疼痛診療專家共識[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3,19(12):705-710.
[3]周智梁,楊家榮.刺血療法治療腦血管疾病偏身感覺障礙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04,23(5):6-7.
[4]陳曉虹,王玉潔,孫曉菊.偏癱肢體的感覺障礙[J].現代康復,2000,4(4):486-488.
[5]郭琰,魏玉苗,劉淑霞.黃芪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山西中醫,2007,23(1):72-74.
[6]王清,趙林華,邸莎,等.黃芪的臨床應用及用量[J].吉林中醫藥,2018,38(12):1450-1453.
[7]Gao H,Dou L,Shan L,et al.Proliferation and committed differentiation into dopamine neurons of neural stem cells induced by 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radix astragali[J].Neuroreport,2018,29(7) : 577-582.
[8]高晗,李文濤.黃芪黃酮對腦梗死大鼠神經干細胞增殖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2(4):55-60.
[9]梁順利,徐彬,張宇燕.黃芪注射液對大鼠缺血性腦損傷神經細胞凋亡的影響[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1(3):159-161.
[10]梁順利,徐彬,張宇燕.黃芪注射液對梗死灶周腦組織HIF-1α和VEGF的影響[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1,11(1):21-23+0.
[11]高淵,于志文,嚴嘯,等.原兒茶酸通過eNOS-NO-cGMP通路改善ApoE-/-小鼠血管內皮舒張功能[J].營養學報,2013,35(3):278-282.
[12]李希哲,黃海燕,趙威,等.桂枝化合物的分離與鑒定及神經保護作用[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16,33(1):14-19.
[13]戴淑萍,顏勤明.白芍總苷在心血管疾病模型動物中的藥理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15,26(10):1418-1420.
[14]唐菲,於建鵬,張松.白芍配伍桂枝抗炎的藥理學作用及機制[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2(2):5-6.
[15]劉鑫,張宏偉,傅若秋,等.生姜中姜酚類活性成分的抗腫瘤作用及其機制[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7,39(9):884-890.
[16]田萍,張迪文,馬開,等.生姜總酚對局灶性腦缺血模型大鼠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7,33(5):70-73.
[17]余恒,宋逛捷.生姜總酚對腦梗死模型大鼠神經功能的影響[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8,30(9);5-8.
[18]陳童,鄭超群.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治療氣虛血瘀型中風先兆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 16(22):3362-336.
[19]張洪陽,韓新生,徐建可,等.黃芪桂枝五物湯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7,17(12):45-47.
(收稿日期:2018-12-28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