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恬
摘 要:城市形象作為一種大眾印象,反映著公眾對于城市的整體評價,而且它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競爭力的重要部分,越來越受各界的關注重視。每一個城市都面臨著城市形象完善或者更新構建的問題,這不僅有利于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而且一個好的空間環境對于人們的素質涵養、性格特點的形成有重大幫助。因此,武漢市的形象設計要特點鮮明,與時代發展同步,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通過樹立一個良好的武漢形象,促進武漢城市的發展。
關鍵詞:城市形象;形象構建;武漢;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城市的發展也日新月異,但是如何與時代接軌,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讓城市始終充滿生命力、蓬勃發展是一個需要不斷改進創新的歷史性社會問題。武漢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在古代歷史中是軍事重地,在近代革命史中是風云之地,現在的武漢作為中部崛起的帶頭城市仍舊有著重要的地位。正是因為武漢城市的重要性,武漢才更應該展現一個良好的城市所具有的精神面貌,要不斷創新形成其特有的、優良的城市形象。
一、城市視覺形象綜述
(一)城市形象的內涵
城市形象可以說是對一個城市進行研究的重要切入點。城市形象包含非常廣泛的內容,不僅涵蓋城市具體的物質文化方面的內容,也包括城市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內容。這就將城市比作了一個龐大的構成體系,包含了復雜而巨大的社會問題,比如城市建筑的特色是什么、民眾對城市規模大小的看法和對于城市環境質量的評價、市民的文化素質和涵養是怎樣的以及城市發展的展望規劃等。毋庸置疑,人們一直以發展的眼光去理解和看待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從形成、迅速發展到歷史性的高峰階段以及城市發展穩定期,這些階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大環境影響,體現出不同的時代特征,而民眾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對城市產生不同的印象,來到一座城市一天、來到一座城市一個月、來到一座城市一年都會產生相應的不同感受。去不同的城市能夠體驗不同的視覺感受、聽覺感受、嗅覺感受,甚至還能產生超越感官、不同尋常的精神感受,將這些感受綜合聯系起來就是我們對一個城市的印象。
(二)城市視覺形象的內涵
城市視覺形象從字面意義上解釋,就是人們透過視覺觀感去感受一座城市所產生的綜合印象。城市本身的硬件條件比如特色建筑等是我們對于這座城市最直觀的城市印象,同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城市視覺形象。視覺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個感官,我們通過眼睛來觀察世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去體驗世間的美與丑。當我們來到一座的新的城市,我們會通過視覺看到這座城市的特色建筑、馬路道路、廣場公園、廣告海報、公共導視等,這些整體或者局部的視覺符號都向我們傳遞出屬于這座城市的面貌,而我們的腦海中對此形成了一個初步印象。因此,特點鮮明、個性化的城市形象才能展現出城市特有的文化,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視覺印象。對一座城市的形象進行構建不僅要深入調查了解城市的歷史文化、社會背景,而且還要準確規劃城市發展定位,而在這個復雜的過程中,會涉及到歷史學、傳播學、社會學、美學、城市規劃、視覺傳達等多學科、跨領域的研究。
二、目前武漢的城市形象
(一)未能推廣深厚的文化底蘊
我國文化包括楚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等。而武漢正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有著3500年的文化傳承。武漢擁有大量的楚文化遺留物,比如湖北省博物館展出的大量歷史文物,東湖風景區的屈原紀念館、行吟閣、楚天臺等也是楚文化的代表性建筑。除了楚文化外,武漢還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中的古琴臺所代表的知音文化,黃鶴樓、鳳凰山、卓刀泉等地所代表的三國文化,也有著近代出現的碼頭文化,以及被現代文人諸如易中天、方芳所推崇的市井文化。雖然市井文化被現代很多人詬病,甚至認為武漢人民小市民氣息濃厚,但正是這種市民文化使武漢與眾不同,展現出武漢人民的豪爽直接的性格特點,使武漢更有人情味,充滿生機。這些文化的組成使武漢成為一個文化豐富的大都市。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武漢雖然文化底蘊深厚,但人們對于這些著名的建筑的歷史故事卻知之甚少,比如大多數人對黃鶴樓的印象只停留在崔顥的詩句或者聽聞“因山”“因仙”的兩種說法,鮮少人知道黃鶴樓的最初修建來由于吳國的軍事需要。而卓刀泉也只作為地名存在,很少人了解其背后的三國故事。曇華林則成了富有小資情調、年輕人樂于拍照的“網紅圣地”。正是因為如此,外界不能完全感受武漢的獨特魅力。
(二)地理環境優越,但市容欠佳
武漢作為湖北省的省會,處于江漢平原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與此同時,長江和漢水將武漢劃分為三個部分,形成了漢口、武昌、漢陽“三鎮鼎立”的獨特地理格局。武漢有著豐富的資源,素有“九省通衢”的美名,交通便利,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并且有著“百湖之市”的美稱,水資源豐富。在近現代歷史中漢口曾作為港口以及租界,正因如此,武漢擁有了獨特的歐式建筑和人文旅游資源。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的武漢長江大橋也是武漢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同時,武漢還有因為地理環境所衍生的武漢碼頭文化、武漢方言文化、武漢“過早”文化等。
武漢作為一個交通發達、物質資源富裕的一個大城市,應該有著極大的發展潛力,成為民眾心中一個適于居住并且喜愛的城市,走向國際并不斷發展,卻因為城市環境管理方面的疏忽,導致了許多人對武漢產生了“臟亂差”的印象,這在無形中使得武漢的城市形象不斷地崩塌。
三、提升武漢城市形象的建議探討
(一)加強武漢城市宣傳,打響城市品牌
適當的營銷宣傳能夠將城市的特色傳遞出去,吸引更多的民眾,打響城市的文化品牌,能夠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提高城市的國際影響力,使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適便利。
宣傳推廣武漢形象可以依托傳統的大眾傳媒,建立起具有公信力、影響力的媒體系統。比如在關注度高、有影響力、權威的廣播電視臺發布并播放武漢宣傳片,在報刊上刊登武漢城市宣傳照,在公交車站和城市路口粘貼相應內容的海報,在汽車站、火車站、飛機場、地鐵輕軌等交通樞紐中心放送宣傳廣告。并且借助新媒體,在各大網站、論壇、微博、社交APP等平臺上傳武漢城市形象宣傳片以及相關影音資料,創作武漢形象的相關主題曲,在各大音樂平臺上免費試聽及下載,同時官方可以開展線上論壇和開通官方微博進行民意調查,了解目前武漢城市形象在民眾心中的面貌,借助新媒體的力量傳播出武漢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正能量。
通過事件營銷可以吸引大眾媒體的關注,提升城市形象的影響力。比如2019年武漢即將承辦國際性大型體育賽事——軍運會,這也將是世界軍人運動會歷史上規模最大、參賽人員最多、影響力最廣的一次運動會。積極借勢軍運會,能夠展現武漢的風采風貌,提高武漢的城市知名度。同時要在環境方面加強管理,制定完善的環境衛生保護方案,喚起和增強民眾保護環境的意識,做到“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根本上去減少垃圾的出現和破壞環境的行為,給武漢營造一個干凈整潔的城市形象。
(二)設計特色的城市導視系統
城市導視系統就是城市的導航,一個完善的導視系統能夠更好地服務和便利人們的生活。一個城市的導視系統不僅代表著當地管理者的統籌能力,還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隨著時代的進步,城市的視覺識別系統也越來越完善,它不但是服務人民生活的工具,更是展現城市美景和體現地方特色的標識。
武漢的導視系統充分體現地方特色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在設計導視系統時,制定相應的顏色基調和簡單的幾何圖形,使城市視覺識別系統更簡單易懂,方便記憶,從而讓武漢城市的視覺形象更加鮮明獨特。
2.合理設計具有武漢特色的建筑圖形,如武漢長江大橋、龜山電視塔、黃鶴樓、湖北省博物館、江漢關、古琴臺、中山公園等,設計繪制好這些特色建筑圖形就可以運用在公交車站站牌或者道路指示牌等城市導視系統當中。
3.繪制獨特的武漢旅游地圖。將武漢的特色旅游景點繪制成一本旅游手冊,使它不僅僅是一本地圖,也不是純粹的旅游攻略,而是展現武漢魅力的載體。
除了以上的這些內容,還可以根據更多的方向對武漢城市的視覺形象進行設計,例如武漢的方言、武漢的老地名、武漢的名人、武漢的特色小吃等,這些都可以成為設計武漢城市導視系統中符號化的視覺元素。只有充分發揮武漢的地方特色,武漢的城市視覺形象才會更加富有生命力,使人印象深刻。
四、結語
歷史的沉淀促進了武漢市城市形象的形成,城市建筑的革新代表了文化的變遷,市民的素質觀念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幫助革新武漢的形象面貌,不但要保護其特有的歷史印記,更要符合時代發展的腳步,創建出一個生機勃勃、富有朝氣的武漢形象。一個良好的城市形象會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也會使更多人喜愛這座城市,武漢城市形象的不斷塑造、改變會使城市居民的生活更加安穩舒適。
參考文獻:
[1]周善東.城市規劃視角下的城市比較分析:建構比較城市學的基礎框架[M].北京:中國筑工業出版社,2009.
[2]任平.時尚與沖突:城市文化結構與功能新論[M].福建: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
[3]王建國.現代城市設計理論與方法[M].福建:東南大學出版社,1991.
[4]李爾塵.淺談城市形象識別[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3).
[5]李麗莎,韓軍青,錢秀杰.武漢市城市形象塑造初探[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S1).
[6]李王鳴,周金晶,余碧波.安吉城市特色研究[J].規劃師,2003(12).
[7]李勇,徐建剛,王振波.城市形象研究進展及展望[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9(2).
作者單位:
武漢紡織大學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