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德宇 吳志勇 孫榮貴
【摘要】目的 探討胸腔鏡術前行CT引導下Hook-wire定位肺磨玻璃樣結節的有效性。方法 選取30例肺磨玻璃樣結節(GGO)患者進行研究,患者術前均行Hook-wire定位,并行胸腔鏡肺楔形切除術;術中以冰凍病理結果為依據明確治療方式。結果 本組患者CT引導下肺GGO Hook-wire定位均成功,且平均定位時間為(15.2±1.1)min;期間5例患者可見微量氣胸,1例可見肺實質出血;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鏡肺楔形切除術治療。結論 胸腔鏡術術前為肺磨玻璃樣結患者實施CT引導下Hook-wire定位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式,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胸腔鏡;CT引導;Hook-wire定位;肺磨玻璃樣結節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6..02
Effectiveness and mechanism of CT-guided Hook-wire localization of ground-glass pulmonary nodules before thoracoscopy
JI De-yu,WU Zhi-yong,SUN Rong-gui
(Mingguang People's Hospital,Anhui Chuzhou 239400,China)
肺磨玻璃樣結節屬于非特異性影像學表現的一種,其在腺癌、不典型腺瘤樣增生、炎癥等疾病患者中較為常見[1]。近些年來,隨著CT技術的發展,肺磨玻璃樣結節的診斷率也逐漸增高。然而傳統的經皮肺穿刺活檢成功率較低,且因腫瘤較小,取材較少,進而極易對臨床診斷情況造成影響[2-3]。電視胸腔鏡手術是臨床上為肺GGO活檢的有效方式,但為有效提高手術成功率,術前需進行肺GGO定位。本研究為探討胸腔鏡術前行CT引導下Hook-wire定位肺磨玻璃樣結節的有效性,對收治的30例患者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行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者進行研究患者均于術前行肺GGO定位處理;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33~64歲,平均(52.3±2.3)歲;病灶直徑平均為(11.5±2.0)mm;病灶分布:左上葉10例,左下葉6例,右上肺6例,右下肺6例,右中肺2例;病灶距離壁層胸膜距離平均為(16.3±2.1)mm。
1.2 方法
1.2.1 術前定位
本組30例患者均為單一結節,且患者均行CT下
Hook-wire定位;本組30例患者中24例為純磨玻璃結節,6例為磨玻璃結節伴部分實變;病變直徑6~19 mm;均于術前
1 h內行定位處理。
1.2 手術方法
以胸部CT行鉛片定位體表位置,肺GGO位于右上肺,于CT引導下以GGO部位為依據合理選擇體位與穿刺部分,并明確穿刺深度;穿刺后采用2%利多卡因進行局麻處理,并以選取的路徑及角度穿刺Hook-wire定位針;然后行CT掃描,見套針至毗鄰肺結節組織內后釋放內芯回收套針。若未達到良好定位效果,則需先調整方向再次穿刺,待定位良好后再釋放;然后進行胸部CT復查,確認無氣胸、血腫等現象發生后以體外鋼絲行3M敷貼固定,然后將患者送至手術室。再以胸腔鏡探查,明確術中Hook-wire定位肺GGO位置,實施胸腔鏡肺楔形切除處理,然后取標本,并取出Hook-wire定位針。以影像學檢查結果為依據,以全胸腔鏡行肺楔形切除術治療,利用胸腔鏡直線切割閉合器將病灶切除,取出標本并剖開,明確病灶情況,并觀察定位針是否完整,術中進行冰凍病理,并以此為依據明確具體治療方法。
2 結 果
2.1 定位結果
本組患者CT引導下肺GGO Hook-wire定位均成功,且平均定位時間為(15.2±1.1)min;期間5例患者可見微量氣胸(16.7%),無需進行引流管引流;1例可見肺實質出血(3.3%);且本組患者均未發生定位針脫落、并發栓塞等現象發生。
2.2 手術結果
本組患者定位均成功,且患者均成功行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其中15例患者行楔形切除治療,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22.5±3.2)min;12例患者行肺葉切除及淋巴結清掃術治療,3例患者行肺段切除術及淋巴結清掃術治療,平均手術時間為(59.5±4.1)min。
2.3 病理結果
冰凍病理診斷結果顯示,本組30例患者中浸潤性腺癌15例,原位腺癌9例,炎性假瘤3例,真菌感染1例,錯構瘤1例,甲狀腺癌肺轉移1例。
3 討 論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及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也逐漸增強。加之高分辨率CT的普及,促使無癥狀肺GGO患者的檢出率也逐漸增多。且經手術病理證實,GGI具有較高的惡性率,且多位原位腺癌或浸潤腺癌,對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脅極大,因此,臨床上必須予以充分重視。CT下經皮穿刺肺活檢及電視胸腔鏡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獲取組織標本的常用方式[4]。然而,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對于直徑小于10 mm或病灶位置較深者往往難以進行準確定位,從而極易促使患者中轉開胸治療。故而,為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做好對病灶定位的重視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往,臨床上采用CT陰道穿刺針定位、亞甲藍局部染色等方式進行定位處理,但亞甲藍局部染色極易造成胸膜及胸腔內染料著色,進而極易增加病灶部位的辨認難度[5]。而CT陰道穿刺針定位則易在轉運、術中單肺通氣過程中出現定位針脫落現象。
隨著研究的深入,臨床上逐漸將CT引導下Hook-wire定位應用于肺GGO的檢查中。相對于以往的定位方式而言,該定位方式可有效的避開病灶,且于病灶邊緣的距離往往低于10 mm,且定位針深度多超過病灶10mm,可有效的避免因定位針穿過病灶而造成的腫瘤播散現象,并可避免因破壞病灶而對冰凍病理結果造成影響。且該定位方式還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新高等特點,可顯著縮短手術時間,并可降低中轉開胸的幾率,對胸腔鏡肺GGO手術的順利開展有重要價值。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本組患者CT引導下肺GGO Hook-wire定位均成功,且平均定位時間為(15.2±1.1)min;期間5例患者可見微量氣胸,1例可見肺實質出血;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鏡肺楔形切除術治療。表明胸腔鏡術術前為肺磨玻璃樣結患者實施CT引導下Hook-wire定位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式,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郭 晶,石建光,李晨蔚,等.術前CT引導下Hook-wire定位肺部磨玻璃樣結節在胸腔鏡肺切除術中的臨床研究[J].浙江臨床醫學,2017,19(4):646-648.
[2] 鄧 俊,仲 寧,陳 文.術前CT引導下Hook-wire定位胸腔鏡切除肺毛玻璃樣結節臨床研究[J].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16,46(9):680-682.
[3] Hou,Xiaobin;Chu,Xiangyang;Zhang,Lianbin,etal.Intraoperative CT-guided Hook-wire Localization to Facilitate Resection of Small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 by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Experience in 42 Consecutive Patients[J].Current Signal Transduction Therapy,2015,10(1):41-47.
[4] 李 明,張樓乾,張 晉,等.胸腔鏡術前CT引導下單純針刺定位肺亞厘米磨玻璃影結節[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3,5(6):
344-346.
[5] 曹 嵐,楊曉歆,楊 陽,等.整體護理在肺孤立性小結節胸腔鏡手術術前CT引導下Hook-wire定位中的運用[J].西部中醫藥,2016,29(12):115-117.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