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
紙藝很古老,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尼羅河流域的紙莎草薄片即是紙的原型,而東漢蔡倫造紙術所造之紙則為如今我們觀念上所認可的紙。從東方平面或立體的剪紙、折紙、紙扎等到西方二維或多維的剪影、紙拼貼、紙構成、紙雕塑等,從民間藝人充滿鄉土情懷的紙藝到印象派、立體派、野獸派、表現主義及包豪斯的現代紙藝,紙藝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紙藝品是以紙為主材,利用各種手段而制成的紙藝作品。無論是書法繪畫作品,還是民俗生活作品,紙藝都為它們提供了豐富的樣態。
如今,紙藝可謂大行其道。紙藝DIY,更是讓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都對其癡迷。簡單卻又規則的窗花,讓小孩子欣喜;綻開的“花朵”,裝點了喜愛精致之人的家;仿真的人臉雕塑,讓藝術家把紙藝展現得靈動且富有生命力……
形態多樣,發展迅速
一直以來,傳統的剪紙、折紙都深受廣大中華兒女的喜愛,不過人們往往有“紙藝術就是傳統的剪紙、折紙藝術”這一刻板印象。雖然今天傳統的剪紙仍舊是紙藝術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之一,但是紙藝術的創作形式遠不止這些。
在當代藝術中,紙藝術的呈現形態多樣且豐富,有形態逼真的手工紙藝花,有質感突出的立體紙藝,還有追求紙的肌理和材質美的拼貼作品,也有以紙漿為主要材料的平面或立體的藝術作品。不同的紙藝作品因為選用材質的不同也都別具風格。
在這些類別中,紙藝術的空間形式在當代藝術中較為流行,如日本的折紙、英國的衍紙、歐洲的紙雕以及立體書籍等,通過互聯網等多種傳播途徑被人們了解和接受之后,人們驚詫于這些新穎的藝術形式,原來被科技手段包裝后的現代紙藝品如此多元。
近些年,當代紙藝術在世界各國發展迅速,其原因在于紙材料本身價廉易得、可塑性高,是極佳的藝術創作素材。紙藝的用途也十分廣泛,影視廣告、書籍裝幀、舞臺背景、櫥窗展示、環境裝飾、服裝設計等不同行業都涉及紙藝術的運用。時尚紙藝服飾、瓦楞紙做成的“扶手椅”、卡紙做成的“紙燈”……都預示著紙藝術向著更廣闊的領域進發,有著更客觀的前景。
除了這些創作形式運用外,也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將紙質材料作為自己藝術創作的一部分,或者單獨去鉆研藝術,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呈現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紙藝作品。這些無一不說明,當代紙藝術已然崛起。
多彩有趣,鍛煉手腦
一張彩色的卡紙,通過“剪、折、卷、塑、粘”的手法,再經過匠人的巧思設計,可以變成傳神又有趣的戲劇人物或經典動畫卡通形象。72歲的王云先生,在傳統剪紙技藝的基礎上自創“立體紙藝”,成為了這項技藝的非遺傳承人。
“紙藝是一種既富有挑戰性又能啟發思維的活動,不僅可以鍛煉手腦,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對藝術的鑒賞力,還能陶冶情操,美化生活。”從孫悟空到穆桂英,從古代戲劇到迪士尼動畫,40年來,他將自己心中一個個夢幻般的戲劇人物,用一把剪刀、一張卡紙演繹得活靈活現,創作了許許多多個栩栩如生的立體紙偶。
紙藝不光有趣、生動,作為載體能夠讓虛擬的人物實體化,讓大家真正感嘆紙藝術的同時愛上紙藝。此外,紙藝體驗作為一項重要的親子活動方式,不光能有效促進親子交流、增進親子感情,還能夠讓孩子從中受益。
紙藝是孩子們最易接觸的手工活動,而手工活動對孩子們的成長大有裨益。第一,手工活動是孩子探索求知的一個途徑,有助于促進大腦發育。動手活動做得越多,孩子能夠學到的東西就越多。第二,手工能夠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讓他們的思維意識和肌肉運動統一協調。從粗淺手作到精細手作的進步過程,孩子的動手能力能夠得到循序漸進的提高。第三,不只是生理層面的作用,手工活動還能夠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孩子快樂成長。此外,手工活動能夠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創造力、想象力。第四,手工活動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認知。正確引導孩子動手、動腦解決在手工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使孩子明白“付出后才能取得勝利果實”這一道理,感知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