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實施憲法即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憲法內規定的各類權利、義務等。這項工作使國家法治建設更加完善,有效保證了社會和諧與穩定。明確中國憲法實施的政治路徑,有助于國家建設及社會長治久安。本文通過簡要論述憲法實施的概念及特點,探討我國憲法中政治性規范的地位,明確憲法的政治性實施原則,依托政治性審查,為憲法政治實施提供制度依據和保障,最大限度把憲法的作用、功能和價值發揮出來。
關鍵詞 憲法實施 政治路徑 國家政策 審查機制
作者簡介:陳國媛,重慶市潼南區委黨校。
中圖分類號:D9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5.169
一、前言
毋庸置疑,憲法的實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回顧我國憲法制定和修訂歷史,可知,憲法的實施,對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非常有幫助。在現行憲法框架內,無論法治建設,還是公民權利保護,都深受執政黨及政府重視,國家制度架構、法律體系等也日漸完善。事實上,中國憲法實施過程中仍存在諸多漏洞和問題,亟待進一步探究,基于國情,把憲法實施機制建立起來,為國家各項工作開展及制度實施提供良好、科學的依據,使之有法可依。
二、憲法實施的概念及特點
(一)憲法實施的概念
顧名思義,憲法實施即公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落實憲法中規定的各類權利、義務等,轉化憲法中體現的核心精神,使之以具體行動方式體現出來。首先,憲法除了具有常規法律屬性之外,也應注重規章制度貫徹,呼吁國家司法機關參與進來,修訂建設憲法,真正把憲法的威信樹立起來。其次,頒布憲法的目的在于使國家行政機關嚴格落實各類憲法內容,其主要體現了我國特定發展時期的一些任務規劃及目標等。故而,憲法作為政府部門實施政策的綱要存在。憲法的涵蓋范圍非常廣,無論政府部門、社會集體,還是公民個體,都要以憲法為依據,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憲法內包含一些政治性方面的內容,這一直是憲法實施的重點所在,需要反復修改該方面內容,使之更加完善。
(二)憲法實施的特點
廣泛性和綜合性。在憲法實施過程中,廣泛性主要體現在范圍、主體兩個方面。公民在社會、政治、經濟等方方面面,都要嚴格遵循憲法。社會活動的開展離不開主體參與,國家、社會、個人等都有實施憲法的職責,作為憲法實施主體存在。與此同時,憲法的實施又不指單一層面的內容,除了憲法本身、某一項活動、某一方面之外,在實施過程中,還囊括國家、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因素。故而,這項工作具備綜合性特征。
最高性和原則性。總所周知,憲法作為我國根本大法,在我國法律中的主體地位不容忽略。這充分說明了憲法實施具備最高性特點,會對其他相關法律的頒布、實施等產生約束。它的約束力體現在國家、社會、個人等不同層面。除此之外,由于憲法調整范圍廣,僅可對最根本原則加以制定。實施憲法,能夠從根本上規范我國各類社會關系。
直接性和間接性。憲法為國際機關、社會、公民等提供活動準則。倘若出現違反憲法的行為、活動,需要直接、間接制裁。具體而言,直接制裁即撤銷違反憲法的政策、命令等,或者,直接宣布無效。間接制裁指的是發揮法律作用,制裁違反憲法的行為、活動。立足憲法層面,可將其界定為間接行為。
三、我國憲法中政治性規范的地位
憲法作為我國根本大法,被公民熟知。憲法實施過程力求規范、嚴謹。其中,政治性規范內容即由國家執行的各類政治性方針、綱要等。上述內容均可依托政治手段,加以處理、調整。除此之外,政治性規范還具備層次性特征。首先,以憲法形式,確認執政黨的執政理念、方針、策略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我國行政機關內部各類政治活動,由憲法中的政治性規范引領。再次,通過對國家發展目標進行明確,對執政機關的立法活動、行為等進行規范、監督,使之更加合理、規范。我國憲法實施力求規范、嚴謹,而政治性規范非常重要,不容忽略,其對執政黨的行為、政治活動等有引領作用,并且使我國各類立法行為、活動等更加規范,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上述內容充分說明了政治性規范,在我國憲法實施過程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四、憲法的政治性實施原則
憲法的政治性實施不僅要嚴格遵循相關政治原則,還要關注相關政治綱要及政策,嚴格遵循國家政策。具體如下。
(一)政治原則
無論民主原則,還是社會主義原則,都是憲法的基本原則。發揮憲法價值和作用,有助于為國家建設及發展提供法律依據,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近期,憲法修改是在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修改條目比較多。例如,憲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添加了“科學發展觀、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容。這是國家領導人在總結經驗教訓后得出的結論,與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相符合。憲法規范的最高層次為政府原則,國家任何活動都要以此為基礎。
(二)遵循政治綱要或政策
憲法的實施過程中,需要考量政治綱要、政策等一系列相關內容。無論政治綱要,還是政策實施,都為憲法的實施提供了前提和保障,直接關乎憲法的實施、運行過程及效果。對于憲法來說,政治性和政策性非常關鍵。通常情況下,國家政府頒布的政治要領依托憲法形式確定,這為我國社會建設及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礎。政治綱要、政策為憲法提供指導依據,憲法的實施離不開政治綱要、政策支持。除此之外,憲法修改也要嚴格遵循相關政治綱領、政策等,始終把執政黨的政治綱領作為修改憲法的參考指標。憲法修改使國家政策、政府各類綱領等更加科學、規范、具備憲法特征,使政府各類政策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三)遵循國家政策
在我國,憲法主要服務于國家某一階段特定任務,為國家、社會發展提供政策規范和依據,即國家政策。國家政策主要闡述的是管理范疇內的相關原則及內容,實施過程中,作為政策導向,遵從人權。國家政策涵蓋的相關內容非常多,范圍廣,既包括制度層面的基本政策,也涉及到社會、經濟、文化、外交等方方面面的內容。無論國家憲法的實施,還是立法的確定,依據都是國家政策。究其原因,其政治性強,可直接實施,不需要考慮立法層面的相關問題及內容。
五、政治性審查為憲法政治實施提供制度依據
在執政黨內部,把政治性審查機制確定下來,使該項工作更加完善。該背景下,黨和國家領導人依法執法,為憲法實施奠定良好基礎。立足政治層面,其還使執政黨更加科學、規范,執政過程也更加民主,對執政黨各類決策完善非常有幫助。因為,執政黨內部涉及到各類繁瑣、復雜的政治性內容,所以,政治性審查機構的建立提出了相對比較高的要求。除此之外,還需要把事后審查制度建立起來,明確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出有效的改革方法和建議。這項工作執行過程中,一定要對審查程序、流程等具備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為憲法的實施提供依據和保障。
(一)建立政治性審查機制
我國憲法是以政治性規范為原則的,以政治變化為導向,進行局部調整。我國曾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進行修改。修改內容涉及序言、總綱、公民基本權利、國家機構、國歌等一系列內容。憲法內一些政治性規范與黨綱各項內容重合,故而,在一定程度上,執政黨為憲法政治性綱要實施的決定主體,主要任務是確立國家執政方針,并依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更新等。立足政治層面,調整各類執政方式,很大程度上在政治層面保障了憲法的政治性規范。在決策過程中,倘若執政主體沒有遵循法定程序,或者,決策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內容,導致發生違反憲法的情況。這是政治范疇的問題。倘若國家機關依托法律程序,執行相關審查、處理工作,這與我國執政體制存在出入。上述情況直觀反映了在憲法中,政治性規范的實施,應以完整的政治審查機制為依托,從而為政治規范背景下,憲法的實施提供保障。政府審查機制以政治路徑為載體,對各類執政行為進行監督、規范,這與憲法中的各類規定符合。
(二)明確政治性審查依據
政治性審查的依據是遵守憲法,執政黨要以憲法為依據,在黨內開展各類執政活動。憲法性質、內容及執政黨內部要求等,都決定了執政黨行為應與憲法中各項規章制度相符合。這既體現了執政黨建設要求,又是其義務。在執政黨內部,任何決策都要有相關的法律依據,既要對我國法治建設加以完善,還要關注社會、經濟改革。因執政黨屬于國家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對其無監督權利。該背景下,通過對政治性審查機制進行確立,明確執政原則。將中國共產黨作為政治性審查主體,與憲法中各類規定相符合,又適應了我國特殊政治領導要求。把各類政策的政治性審查工作落實到位,以法治建設為背景,推進各項改革工作。
(三)了解政治性審查內容
簡單而言,政治性審查包括三項內容:是否熟練掌握黨的基本路線、貫徹方針及個人態度;個人政治經歷及表現情況;親屬間社會關系。該過程中,兼顧思想品行審查,評估執政黨人員是否具備積極的思想、優良的品行、法治觀念、紀律性等,綜合性強。執政黨通過政策、規則制定,領導國家,直接影響國家各項政策開展。政治性審查內容與憲法、法律中的相關內容、要求等具備一致性,依托方針、方法制定,對國家建設及發展起推動作用。這不僅有利于市場經濟發展,對社會和諧、穩定也有積極意義。然而,實踐中,政策方面難免出現紕漏,這便需要把審查機構的作用和價值發揮出來,在相關決策頒布之前,對其進行審核和評估,以免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的權利和利益,規避信訪、上訪等相關事件及問題。
六、結語
綜上,憲法作為我國的根本大法,規范而權威。其對我國各類基本事項作出了明確規定,使我國法治建設更加完善,對國家各類制度的鞏固和發展非常有幫助。依據憲法特點、內容等,對我國憲法中政治性規范的地位具備清晰的認識和了解,嚴格按照憲法的政治性實施原則,將政治性審查作為憲法政治實施的制度依據和保障,把有效的政治性審查機制建立起來,了解政治性審查依據、內容等,把憲法作用和價值發揮出來,始終保證我國憲法能夠穩步實施,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參考文獻:
[1]李曉輝.我國憲法實施的政治路徑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6):98- 99.
[2]龐鋒.中國憲法實施的思考:政治路徑與機制完善[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33-34.
[3]劉國.我國憲法實施與釋憲機制的完善探析[J].法學評論,2016(2):25-35.
[4]張書愷.我國憲法實施的行政法路徑研究[J].法制博覽,2016(19):43-44.
[5]殷嘯虎.當代中國憲法實施的政治路徑[J].法學,2014(11):72-78.
[6]朱應平,賈星月.我國法院實施憲法的路徑探析[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31):93.
[7]宋道軍,姚李佳.中國憲法的司法化路徑探析[J].普洱學院學報,2016,32(4):35-37.
[8]黃春英.基層公務人員憲法意識提升路徑探析[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3(3):71-73.
[9]付子堂,張震.新時代完善我國憲法實施監督制度的新思考[J].法學雜志,2018,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