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召收 程玲
摘 要 本文運用查閱文獻、田野調查、實地訪談等相關社會調查的方法,通過對平陽縣青少年吸毒情況進行實地調研,闡述平陽縣青少年吸毒的現狀,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層原因,從而試圖通過運用社會影響、動機干預等方法以及構建家庭、朋輩、社區三級協同共融的社會環境優化體系等減少青少年吸毒行為的發生。
關鍵詞 青少年 毒品 干預
作者簡介:王召收,溫州大學步青學區團工委書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程玲,溫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輔導員,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C91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5.186
當今時代,毒品因其對自身以及社會的極大危害性,使其與艾滋病、恐怖活動并稱為世界“三大公害”。在聯合國2018年發布的《世界毒品報告》中指出,全世界吸食毒品人數有逐年上升趨勢,當前總人數已超2.75億,約占全球15至64歲人口的5.6%。而在吸毒人群中,青少年所占比例已接近30%,而在中國其比例已達55.6%,人數超過141萬。(2017年數據)由于青少年處于特殊的年齡階段,其身心發展的不成熟等,使得青少年吸毒的相關危害明顯高于其他人群。
一、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運用是否恰當對于調研結果的準確性與可信度具有重要影響,本項調查研究對象為平陽地區13-25歲的所有吸毒人群。研究方法采用文獻法、觀察法、問卷調查、訪談法等。文獻法主要用來收集和整理平陽縣政府、公安機關、禁毒辦等部門對該地區吸毒情況的統計與總結;觀察法主要收集平陽地區內有關毒品和吸毒的宣傳資料;訪談法主要運用在兩個層面,一是選取平陽地區部分吸毒青少年及其家屬進行細致訪談,二是對從事禁毒的相關工作的工作人員進行訪談,其中訪談吸毒青少年11名,吸毒少年家長10人,禁毒工作人員6名。另外廣泛采用調查問卷方法,在平陽縣騰蛟鎮、鰲江鎮等三個鎮隨機填寫問卷各200份、150份、150份,合計500份。此外,在青少年吸毒群體中填寫調查問卷100份。運用EXCEL、SPSS等軟件對調研數據進行后期統計和分析。
二、當前平陽地區青少年吸毒情況概述
平陽縣位于浙江省東南部,加之具有比其他省份較為發達的經濟發展水平,使其地方人口結構較為復雜,外來務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30%以上。快速的經濟發展以及復雜的人員構成讓平陽地區毒品犯罪問題呈加速蔓延趨勢。筆者于2017年暑假以青韻暑期社會實踐隊為載體組織調研小組對該縣青少年吸毒情況進行實地調查研究,調查平陽縣青少年吸毒的現狀,并試圖闡釋產生這一社會問題的深層原因,并提出預防和控制青少年吸毒的干預方法和策略,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成才。
1.吸毒青少年人口數量。平陽地區吸毒青少年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以平陽縣禁毒辦2016年統計的數據表明,平陽地區現吸毒人數為3586人,占全縣總人口的0.4%左右,在這其中青少年吸毒的人數為2138人,占全縣總體吸毒人數的比例接近60%。
2.平陽縣吸毒青少年年齡結構。通過調查研究與文獻查詢,平陽縣吸毒群體的年齡跨度較大,最小的吸毒者只有14歲,年齡最大的吸毒者為62歲,年齡跨度為48歲,青少年逐步成為吸毒人群的“主力軍”,其中18—35歲的吸毒人員所占比例最高,超過全體吸毒人口的70%。
3.平陽縣吸毒青少年性別分析。目前平陽縣吸毒青少年人群中男性仍占多數,其中男性1968人,所占比例超過90%,女性 170人,所占比例不超過10%,這表明,在男性青少年群體之間開展禁毒教育的必要性要大大高于女性青少年群體。
三、平陽地區青少年吸毒問題深層原因分析
(一)錯誤價值觀的存在提供吸毒思想基礎
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人們對人生目的、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它對人們的生活方向具有指導意義,影響著人們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規范。而青少年階段其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易受外界諸多因素干擾,現階段社會中存在的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以及享樂主義部分存在,也使一部分青少年深受其害,其價值觀與人生觀發生扭曲,尋求刺激,貪圖享受,甚至認為吸毒是時尚、新潮、富有的象征。當在現實生活、學習中遭遇挫折與困難時,部分青少年會感到前途暗淡,壓力巨大,在此情境下,青少年往往易受誘惑,將吸毒作為排解精神壓力的一種方式。平陽地處溫州南部,私營經濟較為發達,調查組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平陽本地青少年往往初中或者高中階段就已輟學,和社會上的“大哥”混,幫“大哥”“看場子”,“當小弟”,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等錯誤價值觀。
(二)平陽地區對青少年的社會管理體系還有待完善
綜合來看,平陽地區對青少年社會管理方面的制度規定正逐步完善,但其貫徹落實還存在一定的短板。“在諸如輟學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缺乏對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自我意識強烈,對他人莫不關心。”平陽縣騰蛟鎮禁毒辦胡主任感慨地說,“此類青少年往往心智并未完全成熟,且其大多還處于叛逆期,對家長的管教并不在意,甚至會產生逆反影響,無形當中將孩子推向社會。”調查組在調查研究發現,家庭氛圍以及家庭結構多青少年吸毒具有重要影響,在吸毒人群中,單親家庭、獨生子女家庭、暴力對抗型家庭中青少年吸毒的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家庭。父母缺位,親情缺失成為青少年吸毒的重要誘因,因此,完備的社會管理體系更成為預防青少年吸毒的一道重要屏障。
(三)平陽地區嚴峻的禁毒形勢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平陽縣作為東南沿海一個重要的加工制造基地,其經濟發展明顯高于周邊省份,吸納了周邊省份大量富余勞動力,但這也導致平陽地區存在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灰色環境”,社會治安環境一般,吸毒、販毒、搶劫等犯罪行為時有發生。毒品犯罪在平陽地區漸呈蔓延之勢。近年來,涉毒類案件層出不窮。以2013年為例,平陽縣人民法院共受理毒品案件多達122件,涉及146人,分別占案件總數的9.1%和8.0%。繁榮發展的娛樂文化產業背后,也伴隨著一些社會問題的凸顯。吸毒與娛樂相結合模糊了吸毒的嚴重危害性,提高了吸毒的趣味性,這對于身心發展并不十分健全的青少年來說誘惑極大,而部分不法分子正是利用這一點,暗中在KTV、酒吧、網吧等娛樂場所向青少年兜售毒品。
(四)對禁毒宣傳教育的力度不夠,預防措施有待加強
宏觀來看,當前我國禁毒宣傳教育長效機制還未建立,社會化的綜合禁毒格局不夠健全。平陽地區禁毒相關部門宣傳方式與教育形式還偏于傳統,教育效果欠佳,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平陽地區許多青少年對毒品相關法律法規所知甚少,對毒品危害認識不清,對搖頭丸笑氣等新型毒品存在認識誤區。在對請問你認為吸食“搖頭丸、病毒等毒品是否違法”這問題的調查中,竟然有高達28%的受訪者表示“不違法”或“不清楚”,其禁毒、反毒意識的淡薄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嚴峻的升學就業壓力讓多數青少年背負著沉重的精神壓力。為擺脫自身的精神壓力,逃避現實,緩解緊張、焦慮等心理情緒,逃學厭學、游戲成癮現象屢見不鮮,更有甚者,開始濫用精神類藥品。
四、基于目前平陽地區青少年吸毒問題的干預方法與策略
(一)社會影響方法
社會影響方法的理論基礎為社會學習理論和問題行為理論。強調他人 (如家人、朋友等)能夠對其自身的信念、價值觀、行為方式等產生重要的示范作用。平陽地區運用社會影響方法的預防干預要點包括宣傳吸毒危害知識、推行標準信念教育以及加強抵制技能訓練等。其中,標準信念教育意義在于讓青少年對周邊朋輩群體使用毒品人數和態度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而抵制技能訓練的要點在于提升青少年的自控力以及抵御毒品誘惑的技能與方法,讓青少年能夠更好地認識到吸毒的危害性與嚴重性。在過去的近三十年間,此方法在青少年吸煙、酗酒以及吸毒等精神活性物質濫用行為的預防干預中被廣泛地運用,研究結果也證明多數情況下社會影響方法能夠有效地延緩或降低青少年吸毒行為的發生率。無疑,此種干預方法對于從思想方面提升平陽青少年的禁毒意識具有可取之處。
(二)動機性訪談技術方法
動機性訪談技術最早由美國教授Miller于上世紀80年代年在一項戒酒研究中首次提出,良好的治療效果讓該方法在迄今為止的30多年間被廣泛運用于吸煙、酗酒和吸毒等精神活性物質濫用行為。動機性訪談技術其核心在于“動機”二字,動機作為推進行為改變的關鍵點和推動力,通過幫助干預對象探究并化解內心沖突,以達到增強改變動機、促進行為改變的目的。同時,作為一種以干預對象為中心的方法,動機性訪談技術著重強調干預實施者與干預對象之間良好關系的構建,,這就需要禁毒工作人員要真正能夠站在吸毒青少年的角度考慮問題,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加共情,與吸毒青少年建立良好的關系,解決其實際問題與思想問題相統一。
最后,目前研究認為,青少年吸毒行為的改變主要準備改變、思想改變、行為改變、后期鞏固等多個階段,在每個階段當中,青少年改變的動機都有所相同,這就需要禁毒工作者了解青少年說出階段,在各個階段采取不同的訪談技巧,增加針對性與準確性,切實加強對青少年吸毒行為的干預與防治。
(三)構建家庭、朋輩、社區三級社會環境優化體系
解決青少年吸毒問題只靠單一方法和單一主體的努力明顯不夠,更需要各種方法的組合效應以及多社會主體的齊抓共管,縱向發力,構建起家庭、朋輩、社區三級協同共融的社會環境優化體系。
1.修復家庭功能,構建家庭支持系統。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元素,家長對子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先前研究已經發現,吸毒青少年家庭往往存在各種各樣的家庭問題。所以,解決青少年吸毒問題應首先解決其家庭問題,修復家庭功能。第一,要推行常態化的家訪制度,引入社會資源,培養專門化的社會服務團隊,針對單親、離異、再婚等特殊家庭開展深入細致的家訪;第二,組織全面廣泛的家長交流會,以社區為單位定期組織家長召開交流會,防毒禁毒知識宣講、禁毒戒毒經驗分享,活動形式盡量活潑生動,讓廣大家長在愉悅中增長禁毒知識,提高防毒意識。
2.組織朋輩團體治療,鼓勵分享提高示范性。朋輩之間往往具有相似的成長環境、社會體驗以及價值觀念,在平陽吸毒青少年教育過程中,可充分發揮朋輩團體的互助共享、榜樣示范、情感熏陶等方面的作用,在社區定期舉辦朋輩團體交流活動,分享戒毒經驗,傳授禁毒知識,交流防毒技巧。提高青少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增強禁毒教育的實效。
3.借鑒先進經驗,搭建社區系統戒毒康復模式。上海浦東新區木花社區所建立的社區多部門協同的戒毒康復模式對平陽地區具有較大的借鑒意義。該模式核心要點在于組建社區戒毒康復工作小組,由該小組對社區內吸毒人員進行管理,并對影響其吸毒的各要素進行綜合分析,此外,該小組成員涵蓋社會工作者、派出所、禁毒辦、居委會等多個主體,更便于其統籌聯合開展相關活動。更好地幫助吸毒康復人員回歸社會,融入社會。
參考文獻:
[1]楊蓮,楊貴.對貴州盤縣M鄉青少年吸毒情況的現狀調查[J].法制與社會,2010(3).
[2]張雷.新時期青少年吸毒的特點、原因與對策[J].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4).
[3]鄭純.2011-2014年平陽縣涉毒類案件調查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4(6).
[4]林丹華,方曉義,冒榮.父母和同伴因素對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影響[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8(7).
[5]林丹華.青少年吸毒行為預防干預研究述評及展望[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