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善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是專業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文章結合《汽車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特點,就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課程內容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教學方法;教學模式 ;主動性
目前,學生將來能否就業成為衡量職業院校辦學的關鍵所在,培養高水平的技術人才,是擺在每個職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課題。因此要求學校必須去主動適應這樣的社會需求,對原有的課程進行改革,在改革中求生存。就必須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推廣教學改革,壓縮基礎課程,讓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為專業課服務,刪除與專業課無關的內容,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來訓練操作技能,為將來就業打好基礎,成為企業有用人才。因此,我院從09年開始對機械類專業基礎課進行了改革,開設了《汽車機械基礎》課程。
《汽車機械基礎》課程是學院機械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將原有《機械制圖》、《金屬工藝學》、《機械設計基礎》、《液壓傳動》等課程結合與汽車方面相關的基礎知識進行了刪減、提煉、綜合而成。內容包括識圖的常識、汽車常用機構、汽車典型零件、汽車液壓液力傳動等四個單元,是學好后續專業課的關鍵。該課程由于涉及面廣,知識點多,雖然復雜的計算不多,但用到的知識點也不少;而進校的學生,文化基礎知識較差,又缺乏機械方面的感性認識,學習難度較大。那怎樣才能讓他們學好專業課呢?我總結了自己的教學經驗,大概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樹立學習信心
剛入校的新生,他們的心態有時是以失敗者的心態進入職業學校的,自卑和自暴自棄,在學習基礎、行為習慣、學習動力上都存在著欠缺,許多學生是本著不得不來的想法進來的,對所學專業根本不了解,在專業課學習上體現出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那么,作為一個老師來說,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他們的情緒,讓他們知道他們的選擇是對的。讓他們了解自己所學的專業,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的發展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任何現代產業和工程領域都需要應用機械,就是人們的日常生活,也離不開各種機械,如汽車、自行車、鐘表、照相機、洗衣機、冰箱、空調機、吸塵器,等等。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時刻謹記汽車機械是個正確的選擇,學機械一定會有好的發展前途。只有先樹立他們的信心,我們才能進一步培養、激發他們對專業課——《汽車機械基礎》的興趣。
二、改變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
(一)利用形象化模具、模型教學
模型模具有助于學生理解抽象概念,提高思維效率,有利于學生發揮創造性。教學就會收到化難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單元一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對學生一刀切。學生初學時沒有這方面的感性認識,對有空間想象能力的學生就覺得比較簡單而缺乏空間想象力的學生就比較難些。那么對這部分學生的三視圖基礎點、線、面部分要有足夠的耐心。在黑板板書帶領學生一起畫圖,這樣可以啟發學生進行積極思維,留部分內容讓學生補畫,師生互動起來,效果會很好。部分學生對三視圖的形成能理解,但具體畫圖時有難以把平面的二維想象出立體的三維空間,因此三視圖的基礎很重要,一旦建立起空間的概念,就能縮短認識過程,提高思維效率。對后面識圖畫圖的學習會有很大幫助。而往往在教學過程中,對前面三視圖基礎重視不夠。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
在具體教學中,我們根據教材的難點、重點,制作和選用了許多多媒體課件。我們可通過Flash課件看到鉸鏈四桿機構運動的全過程、各構件的運動速度及位置,而且當曲柄與連桿兩次共線時讓連桿顏色改變使之與曲柄顏色相同而加深了學生對機構極限位置和死點位置的印象;在播放不等長雙曲柄機構時,學生能清楚地看到用傳統教學方法演示所看不到的從動曲柄的變速運動;導桿機構的課件則讓學生大開眼界,看到了相對運動著的各個桿件及不同導桿機構的運動狀況。再如“液壓傳動”,傳統教學都是利用掛圖、小圖板教學,因該篇內容抽象,對液體的壓力、流動可說是看不見、摸不著,學生畏難情緒較重,通過Flash課件,學生可看見液壓泵旋轉及吸、壓油過程;而液壓閥閥芯的移動可直接反映出液壓油的通斷、并使活塞換向;而液壓油在管道內的流動則直觀地再現油液流動方向及液壓缸活塞的往復運動…。通過一個多彩鮮艷的動畫液壓傳動全過程,再配上重點文字、聲音的描述,使液壓傳動系統的四大組成部分的元件、功用及在系統的安裝位置呈現在學生的視覺感官中,從而增強了學生對液壓傳動系統的感性認識。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比老師過去在課堂上用多少語言去反復描述都要有用得多,使難以講授的課簡明易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課堂教學是“教”和“學”的雙過程,是一種全體參與的過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參與的整個教學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其次,教學的本質是一種師生交往、交流、互動、對話的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老師作為一種知識資源出現在學生面前,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例如在講解漸開線的形成原理前,提前準備好一根繩子并用一塊硬紙片剪下一個圓,在黑板上畫一條曲線,然后根據畫出的曲線,認識發生線、基圓等概念,總結出漸開線的定義和性質。也可以引導讓學生自己畫、點撥鼓勵學生去動手、去思考、去歸納和總結,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形成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善于提出問題,會影響學生養成“發現——提出”問題的好習慣,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進而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所以教師應該學會在適當的時候設計適當的問題,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教學效果。
(四)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鼓勵學生大膽探究。學生沒有一定的自學能力,不能對現有的知識進行更新,就無法把學校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必將被社會所淘汰。例如,聯軸器和離合器的功用和類型通俗易懂,簡單明了,可安排學生自學。給學生提出在汽車或常見的機械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聯軸器和離合器。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了解汽車上的機構以及它的作用。最后由老師和學生一起歸納總結出知識要點。
(五)還需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是知識的源泉,實踐性教學對于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形成與發展起重要的作用。職業教育義不容辭。因此,實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使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向實際能力的轉化,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創新素質的培養。但是,對本課程單元五部分-汽車機修基礎知識的實習安排的還是太少,學生不能很好的了解和掌握常見的量具的使用和鉗工的基本工訓練。今后還要創造條件讓學生更多的接觸生產實際。例如:到實習車間,到汽車制造廠參觀,組織制造加工簡單的零件。只有讓每個學生多動手多參與,這樣可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創造性。
三、提高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
學生喜歡上自己的課,這對于一個教師來說是一種榮譽,同時也是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的前提。有些教師的教學效果也不能說不好,但學生對他的課不感興趣,或感到枯燥無味,或感到負擔很重,或對該教師有這樣那樣的意見。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教學工作中的一種缺陷。如果我們能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努力處理好課堂教學問題,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課,那么,我們的教學工作就有可能進入好上加好,錦上添花的境界。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呢?我認為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課堂教學藝術,讓自己上的課豐富多彩,深入淺出的啟發引導。豐富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讓自己的課上得生動活潑,從而樹立良好的教學形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范。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還會極力模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只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我們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教師,才能在學生的心目中占據一席之地。
總之,如何培養高水平的技術人才,使學生能學以致用順利的就業,是我常常思考的問題。其實也是擺在每個職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課題,職業教育任重而道遠。但是,歸根結底,專業基礎課是關鍵,因此對《汽車機械基礎》課程的教學和設置等還需要不斷的改革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王曉榮,李曉紅主編.汽車機械基礎[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5.
[2] 鄧昭銘.機械設計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
[3] 王英杰.金屬工藝學[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1.
作者簡介:王曉榮(1982.12- ),女,陜西渭南人,西安汽車科技職業學院,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工程碩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