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蔚
摘 要:文章對于景德鎮當代陶瓷雕塑代表性作品的藝術特征進行了分析,重點闡述了景德鎮當代陶瓷雕塑的兩大主要特征,第一是形象性特征,主要是指其外在的形象單純性以及表象的抽象性相統一,外在的視覺形象與內在心靈相統一;第二個是其藝術傳播的特性,也就是以技巧作為基礎,能夠有效傳播其藝術特征,希望相關研究人員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景德鎮;陶瓷雕塑;藝術分析;代表作品
對傳統的景德鎮當代陶瓷雕塑的認識,人們還存在著比較單一和模糊的印象,對于當代陶瓷雕塑的代表性作品仍舊缺乏深刻的認識。本文主要從景德鎮當代陶瓷雕塑的工藝性以及藝術性出發,結合最近今年出現的代表性作品,對其表現的藝術特征進行充分的分析,以使得大家能夠對于景德鎮當代陶瓷雕塑藝術能夠給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一、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的形象特征
(一)形象的單純性以及外在的抽象性
景德鎮陶瓷雕塑按照其所表現的題材,基本上分為人物雕塑,動物雕塑以及自然景觀雕塑等等,這些雕塑基本上為個體性的雕塑,比如說常見的歷史人物李白,杜甫以及蘇東坡;常見的動物,比如說牛,羊,狗等等。有的作品雖然表現一定情節,比如說《武松打虎》,但是其在藝術作品表現中只能夠突出武松的英勇的形象,一般對虎不做深入的藝術性創作,主要留給空間去讓觀賞者自己去想象,補充相應的藝術形象。
在當代陶瓷雕塑中,也會有群雕以及組雕,所表現的意境就比較復雜,比如說十八羅漢以及童子拜觀音等等。對于人物雕塑,一般是單個燒制之后再進行組合,比如說李恭坤的《三顧茅廬》,主要是表現三國中較為熟悉的歷史情節。在小說中重點對于諸葛亮的儒雅形象進行了渲染,涉及到人物比較多,情節較復雜,同時人物形象性格各不相同。如果采用陶瓷雕塑來表現這一情節,具有相當大的難度。但是作者李恭坤善于運用雕塑的藝術表現手法,在表現手段上做減法,選取了三個主要的歷史人物,劉關張,將三顧茅廬的主人公諸葛亮舍去。但是這三個歷史人物形象卻比較單純,劉備弓腰前行,關羽則表現將信將疑,張飛怒目圓睜,臉色比較傲慢,但是都能夠突出表現人物的性格。
景德鎮當代陶瓷雕塑在動作手法上善于表現瞬時特征,有靜止的舞蹈的美譽。無論對于單個雕塑作品以及群雕或者是組雕,所表現的動作基本上是瞬時的定格,因此不存在連續的動作。在張育賢的《蝸牛》作品中,利用了極簡的寫作手法,深入的表現了蝸牛爬出的瞬間狀態,整個藝術造型較為簡練,燒制手法較為簡潔,并且外在形象比較松動。
外在形象的單純并不代表整個藝術形象的單調,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往往在單純的外表之下隱含著較為豐富的思想,充分的表達了作者的審美感情。比如說劉遠長的《哈哈羅漢》,它能夠將單純的外表與豐富的內容之間融合在一體,憨厚可掬,笑口常開的羅漢形象與傳統的羅漢形象大相徑庭,整個形象取舍較為相宜,同時造型手法比較豐滿,整個作品具有極強的雕刻性,然后再配上裝飾,能夠在惹人發笑的同時帶給人深入的思考。在作者的另一幅作品《屈原》中,其整個形象比較突兀,但是它所表現的民族精神,與周圍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作者使用的創作手法比較大膽潑辣,在整個創作過程中一氣呵成,意向較為精煉,并且意境深邃高遠,借助于屈原表達了作者較為深厚的愛國情感,同時也對屈原表達崇敬之意。
(二)景德鎮當代陶瓷雕塑的形象完整性以及莊重性
好的陶瓷雕塑作品,其形象必須是完整的,這種完整不僅僅是指外形的完整,同時也是整個內在理念的豐富。它能夠蘊含的藝術形象,并不是通過藝術作品的某一部分來體現,而是通過藝術形象主體顯示出來。同時陶瓷雕塑的造型,需要保持整體與部分適宜的比例關系,主要包括上下左右以及整體和局部之間的關系。如果在造型對比上采用夸張或者是對比的手法,也必須與主題相適宜,能夠表現一個完整的藝術形象,如果僅僅靠突兀的藝術手法,是無法做好藝術形象創造工作的。
如果陶瓷雕塑家僅僅注重某一部位的藝術刻畫,缺乏對于整體形象的藝術性創作,其作品必然是失敗的。在劉遠長的《八大山人》中,非常吸引人注意力的是八大山人特殊的眼睛,但是在塑造局部形象的同時,劉遠長也成功塑造八大山人的藝術形象,其眼睛與臉頰的不相稱,同時所帶的斗笠所穿的衣服與較為消瘦的形象充分融合了一體,再加上比較古樸的表現手法,與無光黑釉的外在裝飾,充分體現了八大山人放蕩不羈的個人性格,也能夠成功體現其內心世界。比如說周國禎所創造的《雄雞報曉》,并沒有表現雞的雙腿和翅膀,反而是利用雞的挺拔的脖子以及高昂的頭顱,同時圓睜的眼睛,再配以鐵紅的釉裝飾,充分的塑造了一個完整的藝術形象,通過表現曙光降臨,黎明即將到來的意象,來充分表現作者奔放的自由心情。
(三)視覺形象與內在心靈之間的同意
人們所理解的藝術的特征,基本上是由視覺印象所引發的,特別是陶瓷雕塑作品,其所表現的藝術形象更加立體,更加鮮明,同時它不需要有其他中介環節,直接就能夠引發欣賞者的聯想,其所表現的主旨以及精髓就能夠為欣賞者所把握,充分體現陶瓷雕塑作品的藝術性。陶瓷雕塑主要是三維實體,同時展現藝術性的審美,觀察者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離去審視陶瓷雕塑作品。雖然這種藝術作品不是一種動態的形象,同時也不像其他藝術門類那樣有體量感,但是陶瓷藝術作品能夠有效表現事物的內在品質,能夠傳達整個藝術形象的神韻,在這其中能夠充分體現陶瓷雕塑藝術家的情感。
在這其中周國楨所創造的陶瓷雕塑形象,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它的顏色比較斑斕,同時藝術特征較為鮮明,內在形象較為豐富,與欣賞者能夠實現共鳴。在周國禎的作品《雄獅與刺猬》中,其作品形象較為憨態可掬,這樣的組合并非在于體型大小之間的對比,但是這兩者都把力量與生命的價值體現的淋漓盡致。周國禎的另一代表性名作《白貓與黑貓》,作品更加有趣,體現了豐富的寓意。兩只貓只是顏色不同,但是在對立狀態中的動作與神態都完全一致,通過這種造型,能夠使人們可以看出貓瞬間出擊的表情,同時也能夠聯想起其內部所蘊含的豐富的哲理,延展出相應的社會意義,因此具有極強的情理兼容性。
張育賢所創作的《鑒真和尚》,雕塑手法屬于中西式結合,充分體現了唐代鑒真大師為中日交流而展現出來的堅韌不拔的藝術形象。整個藝術作品非常逼真,并且結構較為準確,比例整體較為合適,再加上在整體形象創作過程中所運用到的澀胎加彩的技術,更使得藝術形象的膚色和真人大小無異,整個衣服紋理線條更加明顯,增加了藝術形象的樸實以及端莊的特性,因此能夠達到直觀與藝術性的統一。曾亞林所創造的《鐘馗》,也具有這方面的藝術表現特征,作者主要抓住了鐘馗所表現的內在精神,將人物面部表情充分表現出來,鐘馗怒目圓睜,并且密切注意前方的動向,他仿佛在隨時警惕周圍妖魔鬼怪,雖然整體形象是靜態的但是卻表現出動態的形象,能夠使周圍的人感受到它嫉惡如仇的表情。在對于鐘馗衣服的處理上,作者主要采用傳統方法,將整個衣袍呈現下垂的狀態,突出了鐘馗的人物性格,并且整體形象配鈞紅釉裝飾,更加突出鐘馗的藝術氣勢,使觀者能夠感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然后使得正義者為之熱血沸騰,卑劣者為之而感到膽寒。
二、景德鎮當代陶瓷雕塑的公益性特性
(一)景德鎮當代陶瓷雕塑的物質媒介性
在當代陶瓷雕塑創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創作手法就是創作者需要對于所使用的材料充分的認識,并且掌握其加工手段,然后再進行審美的藝術性創作。如果說使用的加工材料不同,那必須要根據其特點選擇合理的加工方法,其所表現的藝術形象也隨之不同。重視當代景德鎮陶瓷雕塑的這種特殊的物質媒介性,,使得其具有較為完美的審美想象力。創作者可以通過適宜的創作手法以及創作手段,而使得自己得心應手的創作材料充分發揮其藝術創新,表達自身的創作情趣,能夠使得物質媒介的特性得到天然的釋放。這種表達并不僅僅是在藝術創作中,他能夠通過藝術形象來感受到自己對于生活的看法,通過藝術形象來表達他對周圍社會的思索,同時也能夠表現其外在的審美想象能力。
景德鎮當代陶瓷雕塑所表現的物質媒介性,主要從所使用的材質以及釉色所表現。
我們通常所說的材質美,主要是指材質的質地美為美以及材質的外在光澤美,它能夠有效激發人類的美感。在陶瓷雕塑創作中,要崇尚自然擁抱泥土。比如說著名陶瓷雕塑家周國楨先生,在手工泥土材料上取得較為豐富的成果,他將陶瓷材質表現力發揮的淋漓盡致。周國楨先生的代表作《角馬》,就是泥條盤筑工藝的相應產物,這種工藝是通過泥條的粘合以及揉搓,并且順勢盤筑成型,在這其中通過泥條的扭曲以及斷裂,形成一組藝術形象豐富的舞蹈,按照創作者對其的定位,充分展現整個泥條的長短,粗細的變化,形成有節奏的韻律。這種泥條的組合能夠充分表現裝飾的情緒,整個藝術作品充滿肌理效果,裝飾效果比較豐富,能夠充分展現動物的生命力。
釉是陶瓷作品中表面的玻璃質薄層。按照其外表的特征可以分為顏色釉、無光釉以及結晶釉等。釉在進行燒制的過程中可以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形成豐富的色澤,這種被稱為窯變。先生能根據物象的不同,再結合釉色的發揮,充分表現成藝術性格。在表現貓頭鷹羽毛時,周國禎先生利用雨花點釉,能夠在高溫中形成斑點花紋,充分表現貓頭鷹的物象。在周國禎先生創作了《天亮了》作品中,雄雞表面的鐵紅釉裝,發揮了完美的藝術效果,充分表現了雄雞黎明來臨時那種高亢的興奮狀態,同時也表現了敢于進取的青春激情與活力,這也是一種能夠充分與自然相結合,并且回歸泥土形象的最重要的特點。
康家鐘的陶瓷雕塑《斑馬》以及《駱駝》中,能夠有效通過釉色的烘托,充分表現物象特征,并且整個色彩的節奏和韻律把握也充滿生命的活力,這也是創作者積極進取的表現,兩者結合起來能夠形成較為雄偉的旋律。
(二)表現出的技巧性
當代陶瓷雕塑藝術是一種工藝美術,因此必須要強調表現的技巧性。小性的表達有賴于個性化的材料。對于不同的材料,其所表現的質感以及觸感各不相同。因此在后期審美效果上具有不同的藝術創作效果,因此需要根據陶瓷雕塑創作原料的不同,合理的取其所長,并且對其長處進行充分的挖掘,以此來展現原材料這美感。比如說劉遠長的《飛天天女散花》,表現的是敦煌仕女題材,劉遠長在這種作品時十分注重整體形象的塑造,作品通過塑造一個大的s型形狀,充分表現了是女的形象多姿,然后飄帶產生一種冉冉上升的感覺。在外在形象的設計上,仕女眼睛較為清晰,并且鼻梁較為挺拔,嘴角泛有微笑,充分體現了在敦煌飛天中所隱含的那種含蓄的美,同時飄動的絲帶與內心的文靜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就能夠在動中有靜,并且靜中有動。侍女的飄帶和云彩都是淡綠色釉,侍女的臉頰以及上身都加面彩,同時再以寶石作為點綴,這樣就能夠使得整個藝術形象較為清香淡雅。同時在藝術表現手法上更加有圓雕以及鏤雕的手法,這樣就能夠使其粗細能夠得到對比,遠看近看都渾然天成,充分表現了陶瓷雕塑的技巧沒。比如說名作《鄭板橋》,也是作者通過利用指甲和其他幾個手指,在藝術感染力的狀態下一氣呵成,充分的體現一個在藝術上酣暢淋漓的美的展示,同時也為世人創造了一個桀驁不馴的藝術形象。
參考文獻
[1] 鄭開明,陳春華.現代陶瓷雕塑表現手法研究[J].藝術科技,2014(01):165.
[2] 林建華.現代陶瓷雕塑表現手法探究[J].藝術科 技,2015(02):135.
[3] 洪梓樺.在陶瓷雕塑創作中感受藝術美[J].陶瓷科學與藝術,2016(04):199-201.
基金項目:本文是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16年度項目“景德鎮傳統瓷塑藝術語言的傳承與創新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YS1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