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洪山中學 吳萱
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學體系的核心部分,初中生思維能力和個人素養正處在關鍵發展期,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推動生生互動,增進情感交流,使學生學會相互協作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應該從基礎抓起,激發合作意識和協作精神,遵循個體差異,注重教師對學生的有效評價。
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學生合作交流,進而推動全體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所以,合作學習方式是輔助學生實現學習目標,提升個人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
每種學習方法的應用都會存在一定問題,數學的學習是由簡單到復雜的思維鍛煉的過程。數學學習好的人主觀能動上更勝人一籌。
學生在合作學習方面的習慣不好和技能欠缺,主要是由于教師較少就該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例如學生在合作學習小組中缺乏主見,自己不愛動腦,這就使他們不能夠很好地和其他小組成員進行合作,這可能會導致合作學習不能夠取得成功。總之,學生欠缺合作學習的相關技能,會導致合作學習開展不夠順利。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是充當一個看客,不能夠對學生的合作學習及時參與和指導,這意味著教師對合作學習置身事外,這恰恰與合作學習的宗旨相悖,很有可能導致合作學習很難展開,最后影響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組成對合作學習效果的影響至關重要,如果小組成員的組成不科學、不規范,將對合作學習的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合作學習小組的建設過程中,目前來看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小組的成員的構成不夠合理,又如小組長不能很好地領導小組同學進行學習,再如小組內的成員不能明確地進行分工等問題。
創設輕松地課堂學習氛圍是促進學生自主合作的基礎。所以,教師應積極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提供良好的氛圍。比如,教師在教學中以積極的態度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輕松的課前音樂,創建合作討論小組,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各抒己見。營造一個公平、民主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某一問題或者知識點進行合作討論,引導學生通過生生討論逐漸轉化成合作學習模式。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可以直接進行課堂反饋,對教學內容提出批判、推理、質疑或者疑問。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個性化意見表示贊許,并激勵學生自主進行探究解剖問題本質,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的團結寫作不僅是一種學習精神,更是一種良好的思維品質,學生合作意識應該從小培養。比如,在《一次函數的圖像》這一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列表、描點、畫出一次函數y=2x與y=2x+1的圖像,然后觀察所描出的點,激勵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生不由自主地通過合作意識建立小組,通過觀察、討論使思路得到啟發,最終發現描出的點分別在兩條直線上,同時還通過探究發現直線y=2x+1是由直線y=2x向上平移一個單位得到的。更有學生通過集合他人的思路激發了探究靈感,發現這兩條直線的距離是,所以通過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可以有效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合作學習意識,使問題考究更加全面。
在數學教學中課堂問題是探究的主線,學生利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用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的實例,或者以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作為教學知識的載體,引導學生以問題為線索進行溝通交流,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將不同學生對問題的看法和思路進行交流,進而推理出多個問題答案。
比如;對于一次函數y=2x+3,當自變量x的值增大時函數y的值有什么變化?對于一次函數y=2x+3有什么變化?這兩個問題打開了學生探究的思路。這是一個開放性較大的合作學習內容,其中在第一問題中體現了層次性,可以通過全體分層合作學習進行實現,同時第一個問題的解決也為第二個問題提供了有效線索。第二個問題主要是根據圖像,激發不同層次學生實現不同思路,從圖像的增減性考慮,或者從象限、交點位置、軸對稱性等方面考慮,增添了問題探究思路多樣化的可能性。這樣更便于多層次學生進行分層合作,每個小組交流各自思路進而實現問題的全面解決。
如何加強合作學習小組建設是合作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問題,本文主要從培養小組長和科學的劃分小組兩方面加強小組的建設。當教師選擇小組長時,應該選擇比較合適的同學充當,小組長不僅應起到帶頭的作用,還要起到帶領同學共同進步的作用。科學劃分小組,每個小組的人數不宜過多,一般4~6人最好,這樣小組成員之間交流更加流暢,更加有利于各個成員充分展現各自的特長;明確組員分工,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必須明確每個小組成員的任務,只有每個參與者有了自己的任務,這樣才能夠提高效率。
合作小組的評價和學生個體的評價應該注重合理性,在教學情境的創設方面,也應注重學生思路的多元性,創設層次性的問題情境,引導不同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的個體進行自主合作探究,進而拓展思維活性,培養創新性、邏輯性和條理性的思維理念,以思維品質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推動綜合素養的協調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