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霞

圖1 吉祥如意
很多文藝創作都帶有著十分明顯的地域特性,過去由于信息交通條件的制約,人與人之間的交互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文化的交流和滲透、融合,無法迅速的達成,于是地域就成為了一個個色彩鮮明的文化特點。紫砂壺藝顯然就帶有非常明顯的地域特征,除此之外,社會整體的文化氛圍,亦會對地域性的民俗文化藝術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有時候甚至會超越民俗藝術地域性的特點,在相同文化氛圍的地區形成相似而統一的特性,圖1“吉祥如意”壺從造型和裝飾上,可以看出這兩種狀況同時作用下所產生的藝術變化。
在我國,吉祥的符號、圖案似乎很不起眼,但卻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無論是創造這些符號、圖案,還是使用這些符號、圖案,似乎都是順其自然,就如同呼吸一樣,這種現象被統一的稱作為吉祥文化。紫砂壺上的吉祥文化往往意味著造型及裝飾的符號、圖案化,其中對于“如意”的應用最為廣泛并且直接,要制作好這類紫砂壺藝題材,就要從源頭處理解什么是“吉祥如意”?!凹槿缫狻睆奈淖稚侠斫猓骸凹?,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在《說文》中就寫道:“吉,善也”;“祥,福也”。而如意則非常容易理解,一是指一種日常生活中的器物,另外指人的愿望能夠達成,也就是所謂的順心達意,其中還包含了心情舒暢的含義,所以“吉祥如意”合在一起就是遇到好事心情愉悅且順遂。對此有了理解以后,再來思考如何運用紫砂壺來呈現這一思想。
“吉祥如意”壺從造型輪廓的設計開始,就考慮到要符合這種思想,這就是所謂的意在形先,先考慮內涵,再思考造型。顯然這一題材是飽含樂觀向上的情感的,這就要避免壺形中出現沉重厚實的感受,同時這一主題還需要非常流暢的表達,要避免出現停頓和節奏,所以在整體的造型規劃中,就設計了一種連續的線條塑造,壺身渾圓,采用嵌入式的壺蓋以及暗接法制作的過橋壺鈕,盡量讓壺身形成一個連續的整體,壺鈕的曲線和壺面的曲線能夠自然銜接,這樣一體連貫之下,在合適的部位搭配簡潔的壺流和壺把,且為了凸顯出整器向上的形體張力,在壺流出水口的選擇上要盡量偏上,流嘴盡量上翹,壺把則相應的與之搭配,把梢帶飛,這樣前后的壺流和壺把就仿佛給壺身裝上的翅膀,產生了積極向上的朝氣。
同樣的,在制作壺面裝飾的時候,也需要考慮到向上的“升力”,如意紋樣裝飾是傳統文化裝飾塑造中經常會應用的裝飾形式,在“吉祥如意”壺流及壺面上,塑造如意紋樣,并不需要刻意的貼塑或是精細的雕琢,秉承紫砂壺簡潔雅致的自身特質,“紫玉金砂”的美好描述通過兩根卷曲的線條勾勒出了左右擴張的如意裝飾,這兩根裝飾線條以螺紋狀展開,由內而外,線條扁圓飽滿,如同兩塊美玉鑲嵌在壺面之上,這樣的裝飾既簡潔又效果非凡,不僅點出主題,同時還將具體的形象跟整個造型完美融合,在壺身的各個部位延伸展開,將“吉祥如意”的主題貫穿始終,讓人感受到這把壺無論是造型還是裝飾,都始終在詮釋演繹同樣的主題,壺形本身就成為了“吉祥如意”文化中的一個標志或者說符號,讓人一眼就能理解感受。整件作品簡潔的藝術風格,大氣簡約,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抽象裝飾覆蓋了文化上的意蘊表達,巧妙而直接的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
在制作作品“吉祥如意”壺的過程中,內涵主題與形體之間存在先后的設計關系,而造型與裝飾之間也產生了相互融合的協調關系,形成熱情向上的造型和裝飾感受,統籌這些設計制作的元素,始終圍繞主題來進行創作才能夠產生強烈的藝術表現力,將文化內涵與紫砂壺形成一個整體,吉祥如意,雅俗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