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璽丞,路雅芝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民族中獸藥分離純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貴州 銅仁 554300)
西藏牛皮消(Cynanchum saccatumW.T.Wang ex Tsiang et P.T.Li)系夾竹桃科(Apocynaceae)鵝絨藤屬(Cynanchum) 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國西南地區,根性苦、寒,具有清熱涼血,止血之功效[1,2]。現代研究表明,西藏牛皮消主要含有C21甾體皂苷等生物活性物質,并含有苯類衍生物、有機酸類、萜類和木脂素類等多種成分[4]。本文對其化學成分進行分析,綜述了近年來報道的化合物結構類型和藥理活性研究進展,旨為該植物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提供依據和參考。
西藏牛皮消中C21甾體類主要含有告達庭、青陽參苷元、加加明苷元、5α,6β-glyco加加明苷元、皂苷元、去乙酰蘿藦苷元、12-O-苯甲酰基-去乙酰蘿藦苷元、肉珊瑚苷元、12-O-苯甲酰基-肉珊瑚苷元、12-O-肉桂酰基-20-O-乙酰基肉珊瑚苷元、20-O-乙酰基-12-O-肉桂酰基-8,14-dioxo-8,14-seco肉珊瑚苷元、12-O-苯甲酰基-20-O-乙酰基-5α,6β-七羥基孕甾烷等12種苷元,都是經典的以四元母核的孕甾烷為基本骨架。四個環按A/B、B/C反式,C/D為順式組合,其中角甲基C19和C18分別取代C10和C13位,基本構型為β構型;C5-C6形成雙鍵,C3、C8、C12、C14和C17位都有β-OH取代,C8-C14可能開環氧化成酮基,其中所有的糖都鏈接在C3位的OH上,C12和C20上的羥基可能和苯甲酸、對羥基苯甲酸、肉桂酸、煙酸、醋酸、ikemaoicacid結合成酯存在。到目前為止,從西藏牛皮消中分離得到的C21甾體皂苷,C3位的-OH最多連接七個糖。鏈接糖的種類均為2,6-二去氧糖,如洋地黃毒吡喃糖 (digitoxose,digit),夾竹桃吡喃糖(oleandrose,ole)和加拿大麻吡喃糖 (cymarose,cym)。糖鏈中的去氧糖多為β-D構型,洋地黃毒吡喃糖和加拿大麻吡喃糖一般都與苷元相連接,且糖的連接順序均為1→4直鏈連接。結構及來源如圖1、表1所示。
除了C21甾體皂苷類成分,還從中分離得到苯類衍生物、有機酸類、木脂素和萜類成分。結構及來源如圖2、表2所示。


圖1 西藏牛皮消中分離得到的C21甾體皂苷Fig.1 C21steroidal glycosidesisolated from C.saccatum
裴印權、吳振潔等[8,9]對其根部總苷進行過藥理作用的研究及報道,結果表明西藏牛皮消具有與青陽參相似的藥理作用且作用均強于青陽參[10],以其根部提出的總苷對大鼠聽源性發作和點燃效應發作具有較強的對抗作用。治療劑量時有鎮靜作用及加強苯巴比妥鈉和苯妥英鈉的抗MES效應。
Zhang M等[5]從中分離得到10個C21甾體皂苷,并評價了對肝癌HepG2、宮頸癌Hela和膠質瘤U251三種人體癌細胞的細胞毒性,其中cynsaccatol E(22) 和青陽參3-O-β-D-加拿大麻吡喃糖基-(1→4)-β-D-加拿大麻吡喃糖基-(1→4)-β-D-齊墩果吡喃糖基 (1→4)-β-D-加拿大麻吡喃糖苷(42) 對HepG2有抑制作用,(42) 對 Hela有抑制作用,cynsaccatol A(32)和 cynsaccatol D(21) 對 U251有抑制作用,IC50<50μmol/L。

?

圖2 西藏牛皮消中分離得到其他化學結構Fig.2 Other type constituents isolated from C.saccatum

表2 其他成分及其來源Table 2 Other type constituents and their sources
王東[11]對前期從中分離出的29個C21甾體皂苷[7]進行了抗氧化活性評價,結果表明,除化合物2、3、23、26、39外均有較好的保護作用,化合物20-O-acetyl-12-O-cinnamoyl-3-O-β-D-digitoxopyranosyl-8,14-dioxo-8,14-secosarcostion(10)、cynsaccatol N (24)、cynsaccatol S (35)、cynsaccatol T(36) 的作用尤為顯著,能有效的降低H2O2誘導的PC12細胞損傷,它們可通過激活Keap1-Nrf2/ARE通路,調節HO-1、NQO1的表達,進而增加GSH、SOD、CAT、LDH等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細胞內ROS和Ca2+水平,降低細胞的凋亡率,從而達到抗氧化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西藏牛皮消中的C21甾體皂苷類化合物在抗癲癇、抗氧化、抗腫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同屬植物青陽參已被廣泛研究。早在20世紀云南白藥集團就已生產了青陽參片,該植物的進一步研究,為青陽參臨床治療癲癇提供更廣泛的藥源。早期研究多傾向于根部總苷,本文綜述了近年來分離得到的單體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抗腫瘤活性,為天然抗氧化劑的發現提供了一定的前期基礎,也為該植物藥用價值的合理開發提供了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