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5月27日文章,原題:北京堅定不移的減貧征程像中國許多農村人口一樣,李秀英(音)也嘗試到外地打工。焦慮使她回到位于陡峭山林的家中。但她與外部世界的下次邂逅不可避免——她位于怒江峽谷的村莊將很快被拆除,以執行中國最雄心勃勃的行動:徹底消除絕對貧困。
1%以下的中國人生活在貧困線下,其中一些是少數民族。李就是傈僳族的一員。如今他們中很多人糾結于既需要掙錢又難舍生活舊習慣。中國一些偏遠地區正如火如荼修建公路、住宅和職業培訓中心,以令當地人聚集到附近城鎮生活。中國僅用40年就從最貧困國家之一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壯舉令人艷羨。如今,中國的減貧計劃聚焦于“三區三州”的1800萬人口。其中,位于河谷地帶的怒江州盡管人口較少,但屬“深度”貧困區。如今該州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今年年底前將把10萬人從農村遷往城鎮郊區。騰出的土地將被租賃給農業企業以種植藥材等經濟作物。
盡管老輩人不情愿,但年輕人喜歡現代房屋。70歲的禾青妞(音)認為遷往新居對子孫后代來說是好事,其孫輩已在當地寄宿學校就讀。22歲的店員米春梅(音)認為她的新公寓“太棒了!”她父親也非常自豪。
珠海市已與怒江州開展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珠海一些企業以每月3500元的工資招聘怒江工人,遠高于當地務農人員收入,目前已有約6000當地人前往珠海打工。在怒江州政府所在的瀘水市,一座十層的職業教育中心高高聳立。一名剛搬遷來的農民表示很高興能學習縫紉等技能。他們縫制的制服將被用于森林防火巡邏——當地官員說,作為創造就業項目的一部分,僅此類巡邏就將提供1.3萬個就業崗位。
中國其他省份也都在開展脫貧項目。當地政府正沿著怒江修建一條“美麗公路”。“今后兩年該公路將建成,脫貧工作也將全部完成”,近日視察該州的一名官員說,(屆時)“你不會相信這個地區曾經貧窮。”▲(作者韓碧如,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9-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