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曉艷 裴亮 王振興
【摘要】目的 研究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在重度燒傷大鼠心肌損傷中的保護作用。方法 首先,選取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對大鼠干細胞進行分離時采用全骨髓貼壁法進行體外分離,并對細胞表面分子標志物進行檢測(使用流式細胞儀);其次,選取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治療組,將對照組大鼠背部暴露于為37℃的水浴、維持18 s,將觀察組、治療組的大鼠背部暴露于為95℃的熱水浴中,并維持19s。經(jīng)水浴后,即刻對觀察組、治療組SD大鼠進行腹腔注射生理鹽水,最佳量為9 mL至
11 mL;水浴后約3 h對觀察組SD大鼠尾部進行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最佳為100 uL;治療組進行靜脈注射
100 uL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兩天后,比較三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含量(CK)、乳酸脫氫酶含量(LDH)、心臟組織凋亡相關(guān)分子caspase-3、Bcl-2、Bax的mRNA表達。結(jié)果 對照組血清中CK、LDH含量均顯著低于觀察組,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血清中CK、LDH含量均顯著低于觀察組,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抑炎因子Bcl-2的mRNA表達量顯著低于治療組,caspase-3、Bax的mRNA表達量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對比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在重度燒傷大鼠心肌損傷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關(guān)鍵詞】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重度燒傷大鼠;心肌損傷
【中圖分類號】R5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0..02
重度燒傷是指威脅到生命的嚴重燒傷,是組織的炭化,燒傷后需立即進行治療。嚴重燒傷患者一般具有缺血缺氧性心肌損害、心功能減退等特點,嚴重燒傷心肌損害程度與細胞凋亡、炎性反應等密切相關(guān),若不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當,對患者的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臨床經(jīng)驗顯示,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對于嚴重燒傷大鼠心肌損傷的治療具有顯著效果,可抑制炎性反應,改善患者血清中CK、LDH含量,減輕心肌細胞損傷,減少心肌細胞凋亡[1]。本文通過分析嚴重燒傷后,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對于改善心肌損傷的應用效果,得出以下結(jié)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共選取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其質(zhì)量為
220 g~250 g之間,平均(230.01±5.65)g,所選大鼠質(zhì)量差異不明顯,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均經(jīng)組委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20只健康SD大鼠進行腹腔注射,首先,采用劑量為1.1%戊巴比妥鈉溶液進行麻醉后將其處死,立即將毛發(fā)進行剔除,再對其進行消毒工作(可采用碘伏將其浸泡5分鐘左右);其次,取股骨、脛骨進行清洗工作;最后,將骨髓進行分離培養(yǎng)純化,并采用流式細胞檢測儀對細胞表面分子標志物進行檢測[2]。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進行分組,即對照組(10只)、觀察組(10只)、治療組(10只),對照組為假傷狀態(tài),觀察組為輕微燙傷,治療組為重度燙傷并進行BMSCs處理。對大鼠后背部燙傷區(qū)域進行麻醉(可采用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鈉溶液),之后進行脫毛,體位選擇仰臥位,將其放置95℃的熱水浴,并維持19 s,燙傷后觀察組、治療組均注射10 mL生理鹽水,燙傷后約3 h觀察組經(jīng)尾注射生理鹽水100 uL,治療組靜脈注射100 uL BMSCs[3]。對于對照組健康雄性SD大鼠背部暴露于為37℃的水浴、維持18 s。
1.3 觀察指標
比較三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含量(CK)、乳酸脫氫酶含量(LDH)、心臟組織凋亡相關(guān)分子caspase-3、Bcl-2、Bax的mRNA表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進行檢驗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進行表示,t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
2.1 比較三組血清中CK、LDH含量
對照組血清中CK、LDH含量分別為(440±55)U/L、(763±70)U/L;觀察組血清中CK、LDH含量分別為(2120±800)U/L、(2953±339)U/L;治療組血清中CK、LDH含量分別為(930±100)U/L、(1623±101)U/L;對照組、治療組血清中CK、LDH含量均顯著低于
觀察組,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比較三組心臟組織凋亡相關(guān)分子caspase-3、Bcl-2、Bax的mRNA表達
對照組心臟組織caspase-3、Bcl-2、Bax分別為(1.01±0.02)、(1.02±0.04)、(1.01±0.08);觀察組心臟組織caspase-3、Bcl-2、Bax分別為(2.38±0.35)、(3.31±0.51)、(0.28±0.01);治療組心臟組織caspase-3、Bcl-2、Bax分別為(1.31±0.03)、(1.54±0.04)、(0.54±0.01);觀察組抑炎因子Bcl-2
的mRNA表達量顯著低于治療組,caspase-3、Bax的mRNA表達量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顯著,對比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嚴重燒傷可累及全身器官組織,出現(xiàn)一系列病理生理過程,極易導致水鹽電解質(zhì)紊亂、酸堿平衡失調(diào)、休克等,重度燒傷所導致的心肌損傷極易導致患者心功能不全,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對于嚴重燒傷心肌損傷,最重要的是有效抑制炎性反應、改善心肌功能。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是骨髓基質(zhì)干細胞,屬于一種具有分化形成骨、軟骨、脂肪等多種分化潛能的細胞亞群,不僅可支持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還可分泌出多種生長因子[4]。此外,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可顯著降低嚴重燙傷大鼠血清中CK、LDH含量,改善炎性因子及心肌細胞功能[5]。
本文作者研究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在重度燒傷大鼠心肌損傷中的保護作用,對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進行研究,研究數(shù)據(jù)得出:對照組血清中CK、LDH含量分別為(440±55)U/L、(763±70)U/L均顯著低于觀察組(2120±800)U/L、(2953±339)U/L,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血清中CK、LDH含量((930±100)U/L、(1623±101)U/L)均顯著低于觀察組,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抑炎因子Bcl-2的mRNA表達量顯著低于治療組,caspase-3、Bax的mRNA表達量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對比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于重度燒傷心肌損傷大鼠經(jīng)尾進行靜脈輸注BMSCs,可顯著降低嚴重燙傷大鼠血清中CK、LDH含量,改善caspase-3、Bax的mRNA表達量。因此,可得出: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在重度燒傷大鼠心肌損傷中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臨床意義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牟 歡,劉 洋,李俊杰,等.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在重度燒傷大鼠心肌損傷中的保護作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12):12-13.
[2] 弓 勛,云 升.間充質(zhì)干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及應用[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8,26(12):40-41.
[3] 謝興文,李應福,李 寧,等.不同濃度麝香含藥血清對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增殖、分化的影響[J].中醫(yī)雜志,2019,60(01):57-58.
[4] 童海東,陳 驊,戴如冰.葛根素對重度燒傷后心肌組織損傷和炎性反應影響的研究[J].論著,2018,47(02):172-173.
[5] 張 怡,林 冰,陳劍鋒.臍帶干細胞減輕重度燒傷大鼠心臟損傷的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7,33(19):3193-3194.
本文編輯:李 豆
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