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路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對質量的監督管理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因此傳統的監督管理手段,已無法滿足現代公路建設的需要,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信息化管理手段逐步被應用到該領域中。本文就公路工程質量監督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信息化在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中的應用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公路工程;質量監督;信息系統;應用
中圖分類號:U415.12?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4-0000-00
0 引言
交通運輸是興國之器、強國之基,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設交通強國”。只有通過不斷加強工程施工質量監督管理,提升管理品質,著力打造一批優質耐久、安全舒適、經濟環保、社會認可的“品質工程”,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實現“交通強國”。當前我省交通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這種情況下要想保證工程質量,必須建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利用信息化推動工程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和規范化,最終促進交通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1 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甘肅省質量安全智能監控系統的建立是當前我省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的重要體現,隨著近年來質量監督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和工程建設市場要求的逐步規范,在公路工程領域基于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的質量安全智能監控系統,能夠對公路工程建設工序進行更好地監督。
公路建設工程質量政府監督管理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只有從信息化入手,改變工作方法,運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和管理理論來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使得質量監督工作高效、持續和規范地進行。
通過構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可以實現對隧道、橋梁、工地試驗室等關鍵環節的遠程化監控,強化監督管理的薄弱環節,使項目管理和監督人員有了快速高效了解公路建設質量情況的聽診器和觀察鏡,從而推動工程建設質量的提高。必須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質監、建設、施工、監理、檢測等各單位部門必須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才能實現各類信息的實時傳遞、查詢和統計。
2 質量安全智能監控系統的應用
2.1 混凝土質量監控系統
混凝土拌和站質量監控系統,主要是針對混凝土拌和站生產過程數據的監控,實時采集拌和站生產的每盤混凝土的數據信息(拌和時間、拌和用料、工程部位等),并根據設定好的標準進行誤差判斷,發現異常數據及時進行報警,實現了混凝土生產的遠程監控和管理,做到了混凝土質量的事前控制,事后問題追溯,確保工程主體結構混凝土的質量。
2.2 路基壓實質量快速檢測系統
路基壓實質量快速檢測系統,在施工現場使用動態模量測試儀(EVD)采集路基的動態彈性模量Evd值,建立Evd值和壓實度K值的相關性,計算得到不同土質路基Evd規定值。3分鐘內可完成測試點Evd數據的測試和上傳,數據上傳至后臺管理系統,可快速判定路基壓實質量,實現了路基壓實質量的實時監控和壓實不足數據即刻預警。
2.3 路面施工質量監控系統
路面施工質量監控系統是利用高精度衛星定位技術實現路面施工數字化管控,實時監測施工作業面的施工質量數據,以圖形化方式展示攤鋪機軌跡、攤鋪速度、攤鋪溫度和壓路機運行軌跡、壓實遍數、壓實溫度等數據,具備現場數據實時分析、實時糾偏的功能。結合拌合站監測系統數據通過運輸車輛與攤鋪碾壓位置相關聯,從混合料生產源頭進行質量監管,為工程質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對路面施工質量進行動態管控。
2.4 預應力質量監控系統
預應力質量監控系統是利用物聯網及網絡技術基礎上,對橋梁預應力施工質量進行有效控制,能夠實時采集張拉壓漿過程中的張拉力值、伸長量、進漿壓力、返漿壓力及保壓時間等數據,并通過4G網絡將采集數據實時上傳到系統進行數據分析、處理,當系統發現異常數據,就會進行預警告知,實現對預應力質量的過程動態監控。
2.5 隧道施工安全監控系統
隧道施工安全監控系統是充分利用衛星定位、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通過在隧道施工現場安裝視頻監控、人車分離門禁、人員定位、有害氣體監測、IP網絡語音呼叫設備,實現對隧道進出洞人員、車輛及有害氣體的數據采集,在應急救援時遠程指揮和下達救援命令,對隧道施工環境進行遠程視頻監控及實時監測,實現信息交互、動態監控、預警信息的推送,全面提升隧道施工安全管控水平。
2.6 瀝青指紋識別快速檢測系統
瀝青指紋識別快速檢測系統,在施工現場,識別儀采集的數據通過測試軟件在線上傳至數據庫管理系統,自動比對輸出結果,實現了可在后臺管理系統、“智能監管”APP端直接對瀝青進行分析監控,若某項目瀝青測結果異常,通過預警短信,立刻反饋給監管部門。
2.7 試驗室監控系統
試驗室監控系統實現了對全省在建項目試驗室進行的試驗、出具的報告、試驗機數據采集、功能室現場視頻、養護室(箱)環境等進行管理和監督,并進行相應的數據查詢和匯總的功能;實現監理月報及檢測月報的填報并上傳。
2.8 公路工程施工工序資料管理系統
公路工程施工工序資料管理系統經現場人員填報、操作上傳后,通過網絡實時傳輸到省級監管平臺公路工程施工工序資料管理系統,對不合格資料、已閉合資料、超時率、統計臺賬等內容進行數據分析及預警判斷,加強了工程建設資料的時效性,有效避免施工現場與資料脫節造成的資料遲滯。
2.9 視頻監控系統
視頻監控系統主要由采集端、數據傳輸、監控中心三部分組成,采集端負責圖像、報警信號的采集,并將采集到的模擬信號通過視頻服務器編碼轉換成為數字信號。為方便交通主管部門及建設單位對公路建設項目重大施工現場進行遠程監控,要求省內在建項目的重大施工現場必須安裝網絡高清攝像機,實現施工現場重點場所監控,如:隧道洞口掌子面、預制場、加工廠、拌合廠、民爆器材倉庫及人員駐地(消防、防汛)場所。同時,監控室須配備IP網絡語音對講電話,便于監督人員即時聯絡。
3 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化注意問題
3.1 信息化管理系統
信息化管理系統一次性投入大,在選擇時應充分考慮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在系統建設或購買方面考慮它的實用性、可擴充性、先進性和用戶友好界面等??筛鶕こ虒嶋H需要分階段實現信息化,這樣不僅有利于資金周轉,也有利于早見成效。
3.2 全員參與,重視維護工作
只有領導重視,才會有全員參與與重視。無論是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分析和系統的開發階段,還是系統的測試階段與推廣應用階段,所有人員均應具備必要的計算機素質,投入信息化管理必須加強對參與人員的宣貫,并進行操作培訓,才能是系統更好的得到推廣應用。使用中應重視系統的維護和持續建設,應設立系統管理員進行專項管理。
4 結語
通過建成全省統一的公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對工程建設的關鍵部位、關鍵環節的質量安全信息數據采集和智能遠程監控,提高省內公路工程建設項目的監管力度與管理效率,增強決策與應急能力,為加快推進我省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公路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系統的建設和應用,完全符合現代交通建設“五化”的要求,符合十九大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中國道路運輸》推進“互聯網+”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的實施方案[Z].發改基礎[2016]1681號.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Z].2016.
[3]王易飛.信息化管理在公路建設質量監督中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9(11):159-160.
[4]陳艷春.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信息系統研究[J].路橋科技,2017(10):251.
收稿日期:2019-11-22
作者簡介:王東(1988—),男,甘肅會寧人,本科,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工程質量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