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課題擬在對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口腔專業學生進行調查取樣,使用問卷及訪談的方式,對獨立學院學生創業意愿現狀進行調查,從而了解醫學院校學生創業意愿,找到目前學生創業就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因地制宜制定適合實際的創業指導舉措,為學校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做好鋪墊;為拓寬醫學院校大學生就業途徑提出合理性建議。
關鍵詞:醫學生;獨立學院;創業意愿
中圖分類號:G647.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4-0000-00
1 研究背景
近年來,隨著大學招生人數不斷增加,畢業生人數迅猛增長,就業壓力和失業危機逐年遞增。預計202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突破770萬,創下畢業生人數新高。就業人數井噴式增長,而就業崗位數量相對平穩,這必然會造成二者之間的矛盾,導致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僅靠企事業單位提供有限崗位來解決就業問題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就業需要。自主創業、通過創業帶動就業,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指引目前高校就業創業工作的新的研究方向。
2002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2]19號),明確規定:“鼓勵和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工商和稅收部門要簡化審批手續,積極給予支持。”2019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做好2019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提出“要推動雙創升級,著力促進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p>
創業,已不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大多數人的權利。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李克強總理曾多次強調:“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核心在于激發人的創造力,尤其在于激發青年的創造力。因此,創業教育被納入到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來。創業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意愿;迸發創造激情,從而提升他們的創造能力。那什么是創業意愿呢?關于創業意愿的研究始于社會心理學領域。Bird(1988), Bagozzi (1989), Krueger (2000)等人研究成果表明:創業意愿是創業主體創辦新企業所表現出的主觀態度和期望,是整個創業過程的核心要素。它受創業者個體特質、所處環境、創業能力等因素影響,是預測創業行為的最佳指標。有了創業意愿,才算是真正啟動創業這個系統,才能將創業具體地進行操作化,否則創業就只是一句口號。
作為新型的醫學獨立院校,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也同樣面臨著就業新挑戰。我院是云南省唯一一所醫學類本科獨立學院,它不僅有效彌補了辦學資源的匱乏,還極大拓展了我省醫藥民辦教育發展新思路和新空間,為有效培養大量醫學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在這樣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討獨立院校醫學本科學生創業意愿現狀,通過研究,找到醫學學生創業困境,并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這對于全面把握學生對待創業認識、有針對性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創新型醫學類人才具有一定借鑒作用。
2 研究內容
2.1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調查報告的形式,通過對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口腔專業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和訪談調查,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從而了解醫學院校學生創業意愿,找到目前學生創業就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因地制宜的制定適合實際的創業指導舉措,為學校的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做好鋪墊;為拓寬醫學院校大學生的就業途徑提出合理性建議。
2.2研究設計
2.2.1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學院口腔專業共十一個班為調查對象。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以學生與教師訪談為輔。調查問卷采取隨機抽樣方式,現場發放調查問卷并回收。問卷按每班30份發放,共發放問卷300份,其中有效問卷240份,無效問卷60份。訪談調查采取學生訪談和對教師訪談兩種方式進行。學生訪談方面,從口腔專業每班抽取1名,共計11名同學進行隨機訪談。教師訪談方面,對系學辦4名專職輔導員分別進行訪談記錄。
2.2.2 調查內容
本次問卷調查及訪談提綱,是基于智庫文檔對創業意愿定義基礎上,從影響創業意愿的三大方面對我院口腔專業學生進行調查。即從創業能力、創業條件、創業氛圍三個方面來進行。
2.2.3 問卷信效度分析
為確保調查問卷信效度,問卷初稿編制后,在小范圍內選擇了被試進行了預測,并對預調查結果進行了項目分析,問卷發出共計50份,回收有效問卷數39份,經過微調后,淘汰不合格項目,形成正式問卷。
信度是指測量數據的可信程度,即數據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數據統計中一般用Cronbachα值表示測量信度的高低,當Cronbachα值大于0.7時,表示其內在一致性具有良好的效果。數據結果顯示,創業意愿Cronbachα是0.802,其三個維度的Cronbachα值分別為:創業能力0.726,創業條件0.736,創業氛圍0.740。問卷維度的同質性信度均在0.7以上,有一定信度。
效度是用來衡量測量的有效性程度,是指測量工具能夠真實測量出其所要測量特質的程度。本文相關題目的選擇借鑒了郭蕊,齊韶涵老師關于《醫學院校學生創業認知和意向現狀調查》以及胡媛媛老師關于《當前醫學院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現狀調查研究》文獻的調查問卷,同時還邀請了相關專家進行審閱,刪除無關題目,最終形成調查問卷共計30項,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調查問卷的30個題目的相關矩陣進行檢驗,結果顯示,創業意愿的KMO值為0.835,各因子變量的KMO值均大于0.7,且顯著性概率均小于0.01,說明這30個題目之間具有顯著相關,適合做因子分析。
2.3研究結果
2.3.1問卷調查結果
(1)創業能力。創業能力調查,主要圍繞創業認知和個人品質兩方面:
第一,創業認知方面。首先,在創業概念理解方面,有48.9%同學對創業概念和理解比較到位;有24.5%同學對創業概念比較陌生、不熟悉。其次,在政策知曉方面,有56.6%同學對目前國家出臺的政策不知曉,只有28.9%的同學比較了解政策。第三,在參與創業培訓的主動性方面,我院學生對創業相關的活動或講座培訓參與度不高。經常參加的只占調查人數的3.3%。
第二,個人品質方面。首先,有73.3%同學認識到創業的難度,比較認可創業需要他人幫助;只有26.7%同學認為創業需要的幫助不大或者沒有幫助。其次,關于創業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方面。大部分調查對象都能意識到創業不易,需具備多方面技能,比如,博覽群書、參加比賽、向長輩請教、擴大人際網、培養自己的洞察力等。第三,最希望獲取哪些訓練方面。有27.59%同學選擇專業技術知識和經營管理知識的能力;其次有20.69%同學選擇溝通交交流的能力。最后,在開設創業課程更需要注重的方面。大部分同學選擇了與創業相似的實踐活動,占調查總數的45.6%。
(2)創業條件。創業條件調查,主要圍繞創業興趣度、創業原因、是否有創業打算、畢業后的就業方向和類型、父母的期望、創業的類型和方式、創業風險認識共七個方面:
首先,對創業的興趣程度方面。有51.2%的同學對創業比較感興趣;只有20%的同學對創業不感興趣。其次,在選擇創業原因方面。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選擇是為了實現個人價值。按馬斯洛需要層次原理,這一需要屬最高層次需要,滿足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這說明我院學生有比較高的追求。其次,在創業打算方面。有58.9%同學有創業打算;有13.4%的同學正在創業和準備創業。第三,在畢業后的打算方面。有52.2%同學選擇考研和出國。有創業打算的同學只占10%。這也很好的說明了我院學生雖有創業興趣和創業熱情,但付諸行動時就止步不前了??疾焱瑢W未來打算的同時,本次調查也調研了同學父母的期望。結果顯示,我院有42.2%學生家長觀點和學生保持一致,希望孩子繼續升學。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家庭對孩子擇業影響很大。第五,在畢業后就業類型方面,由于受到擇業方向影響,有60%的學生更愿意進入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希望自己闖一闖,自主發展的只占23.3%。第六,在創業方式方面,我院學生選擇比較多樣化。既有選擇自籌創業的(占23.3%);也有選擇合伙創業的(占35.6%);家人投資(占11.1%);向政府申請資金(占12.2%);銀行貸款(占17.8%)。第七,在創業風險認識上,我院大部分同學都認為目前創業最大的困難在于資金不足、家人反對、經驗不足以及專業知識無法用上這幾方面。
(3)創業氛圍方面。對創業氛圍的調查,主要圍繞對創業氛圍的評價、創業大賽對參與者的影響以及我院創業教育評價與建議三方面:
首先,對創業氛圍的評價方面。有47.8%的同學評價學校創業氛圍不濃厚;還有36.7%的同學認為學校創業氛圍一般。其次,在創業大賽對參與者影響方面,有64.5%的同學認為創業大賽對參與者學習能力提升有重要影響;但仍有25.6%的同學不太清楚創業大賽的作用。最后,對我院創業教育評價方面:有50%的同學對我校創業服務工作評價持保留態度。只有25.6%的同學對我校創業服務評價感到滿意及非常滿意。在對我院創業教育的建議和意見方面,有66.7%的同學認為我校創業實踐環節比較薄弱,應該加強。
2.3.2師生訪談
本次訪談以口腔系四位學辦老師、口腔專業五個年級,隨機選取10同學為對象進行訪談。訪談圍繞創業能力、創業條件以及創業氛圍,共三方面進行。
通過訪談發現,師生們對創業概念理解比較局限,主要以創辦公司、企業等實體來詮釋。創業意識培養還沒樹立。其次,師生都贊同學在校期間創業,都認同開設相應創業課程對學生創業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但由于醫學專業性質局限,創業氛圍不濃厚,創業難度大。第三,師生們認為學院應增加相應的創業課程,加大對創業師資的培訓力度,多開設一些市場營銷、金融管理等方面的通識課,增加學生的創業意識培養。
3 存在問題
3.1受傳統擇業觀念影響,導致同學雖有創業激情,但付諸實施少
通過本次調查,不難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對擇業仍持傳統觀點,仍把眼光停留在進醫院、進醫療機構等相對穩定的崗位需求上;自主擇業、自主創業意識不夠。同時,多數學生專業性思維意識比較重,在擇業和創業上,意愿不強,更別說付諸行動。本次調研中有51.2%分同學對創業比較感興趣;有58.9%同學有創業打算;但真正付諸行動時,只有2.2%同學選擇畢業后創業,而高達83.3%選擇找工作、考研和出國。這說明醫學生還只是把創業看做一個不到最后關頭不為之的救命稻草。
3.2學生創業知識儲備不足
在調查政策知曉方面,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占56.6%)對目前國家出臺的眾多政策不太知曉;比較了解的同學只占調查總數的28.9%。這說明大學生創業政策的宣傳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們獲取政策的渠道也只是通過學校舉辦的有限的講座、創業大賽以及學校相關部門的政策宣傳,這些單一的途徑方面,而主動獲取創業方面的知識主動性不夠,導致創業知識儲備不足。其次,創業需要企業注冊、管理、市場營銷與資金融通等多方面的豐富知識。調查顯示,有27.59%同學首選專業技術知識和經營管理知識的能力。對創業者來說最需要的創業知識主要包括市場營銷知識,投資、財務、法律知識以及創業項目推介。而這些課程在學校目前的通識課程設置里是比較少的。
3.3教師創業素養及能力有待提高
創業教育是門交叉學科,它涉及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多方面的知識。這從一個側面要求老師們必須具備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而在訪談中發現,我院教師在創業理論學習上比較薄弱。大部分老師對創業概念理解不滲透,對國家有關創業政策也只停留在表層。平時的業務學習也只停留在學院規定的業務培訓和學習上。其次,我院教師創業實踐能力不高。大學生學習創業,就像學游泳,一要自己親自去實踐,二要老師手把手教。僅有理論,沒有實踐,即使再好的指導教練,也終究不會游泳。而對于創業,也是一樣。它是不確定的人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從事的不確定的工作,這就要求創業指導師需具備較強的風險判斷能力和調控能力,這些能力都需要經過一定實踐才能獲得。目前,我院就業創業“雙師型”教師較少,教師對創業方面了解較少,實踐方面存在短腿和空白,遠遠無法滿足學生創業指導需要。
3.4學校創業氛圍不夠濃厚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創業越來越重視,對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也越來越豐富與完善。全國多地也相應出臺多個措施,促進大學畢業生多渠道就業、自主創業。特別是2019年6月1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為標志性的事件。這個文件的發表,集中體現了國家最高層面對創新創業的重視。
我院于2017年底,投入5萬元,建設小微企業校園工作站及眾創空間。由于我院學生創業熱情不高,創業需求低,導致目前入駐總創空間的小微企業寥寥可數。學院的創業形式還停留在以“第二課堂”為主開展的創業教育方面,而相應的創業實驗室、實訓室等創業實體還沒有真正完善健全。
3.5 醫學創業障礙多,實施起來難度大
調查發現,我院畢業生在職業選擇上,大部分同學更希望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進入醫院的意愿十分明顯。對其他工作機會,根本不在選擇就業思考范圍之內。同時,由于醫學專業學習耗時長、費用高,學生在選擇這個專業時本身就有很高的期望,對非醫的工作機會,在思想上有強烈的抵觸情緒。因此,創業也就僅僅成為他們找不到工作時一種不得已的選擇。經調查發現,我院口腔學生在創業職業選擇方面,更鐘情于選擇與本專業相似的行業,如開辦口腔診所等,人數占了調查對象的45.6%。但學生真要實施創業,如開辦口腔診所,實施起來卻要面臨一系列困難。首先學生畢業后,需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試用期滿一年才可報考口腔類別執業醫師。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經注冊后,還需在醫療、保健機構中從事口腔診療工作滿5年,才能申請開辦自己的診所。這么長的時間準備期,讓許多想要創業的同學望而卻步。
除時間耗費較長外,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配套法規《醫療機構基本標準》,開設口腔診所,房屋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建筑面積,至少配備一臺口腔綜合治療臺。這就需要一定的資金儲備。而這些因素對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簡直無法想象。因此,大多數同學只有創業的熱情,但付諸實施的較少。
4 對策及建議
4.1轉變傳統創業觀念,培養學生創業意愿
由于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有認識誤區和偏見,以為大學生創業就是開飯館、賣豬肉、修鞋,或開辦幼兒園、診所;于是對于這些所謂的“不務正業”比較不屑,甚至嗤之以鼻。通過對創業定義的認真詮釋,我們不難發現創業并非那么簡單。它并不是簡單地開公司,而是高質量的就業。在當前“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思潮中,醫學院校開展創業教育也不等同于開診所、建醫院,而是培養醫學生的創新思維與開拓精神。
因此,學院要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努力培養創業意識,提升創業能力。培養創業意愿,并不意味著讓每一個同學拋開自己專業,自主創業;而是讓每個學生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創造力,通過培養創業意愿、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多種綜合素質,最終使學生具備一定創新能力。
4.2構建創業類學科課程體系,提升學生創業能力
針對學生創業知識儲備不足的問題,學院應積極構建適合我院特點的通識類創業教育內容課程。如演講與口才、商業英語、市場預測、經濟法規等,幫助學生學習經營管理、人際交往、公共關系、市場營銷等知識,讓學生具備創業基本素養,開闊視野,完善知識結構。同時,學院還可以結合醫學專業特色,增加有自身特點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比如《醫患溝通》、《現代醫患實務》《醫藥市場營銷》、《團隊管理與建設》、《醫療改革》、《醫院管理》等相關選修課程,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的能力。
4.3加大師資建設,培養經驗豐富的“雙師型”教師
當前,國家鼓勵和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作為傳道授業的高校教師,不僅需要理論知識,還需具備創新創業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指導學生。為此,一方面,學院應加大對創業教育的教師的培訓培養力度,讓老師們通過參加高校或企事業單位組織的實踐培訓活動,通過參加各種類型的創新創業培訓與實訓,來學習新知識,了解新動態,掌握新技能,為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學院還可以通過聘請一些在創業方面有一定經驗的醫學創業成功人士或創業教育的專家學者擔任創業導師,對各項創業實踐活動進行指導和教學,對學生開展“一對一”的創業咨詢和跟蹤指導服務,促進學生創業素質在短時間內有較大提高。
4.4營造良好創業環境,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
創業環境分硬環境和軟環境。硬環境指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創業的場所和實驗設備,以及創業獎勵基金和創業競賽等有形創業支持。學校應加大力度,對眾創空間加大宣傳,吸引更多的同學入駐空間,展示自我。同時還可加大學生創業基金比例,解決學生創業的部分資金問題,讓學生能無后顧之憂的進行創業。
創業軟環境是指學校對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創業鼓勵相關制度和活躍的校園文化等。學院應采取多種舉措,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教育。如通過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以校企聯合的模式,創立醫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訓練基地,以口腔專業為例,可以開展愛牙、護牙、潔牙等健康便民醫療服務項目,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提供一個重要平臺。通過社會服務,一方面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一方面在服務過程中塑造學生吃苦耐勞的品格,不斷創新思維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其次,學院可利用專業特長優勢,充分發揮眾創空間的作用,為口腔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實戰演習場所。比如模擬民營口腔診所運營模式和管理過程,進行口腔學生創新創業的實戰演練,以便提高學生創業實踐操作的綜合能力。三是加大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鼓勵醫學生成立課外學習興趣小組,鼓勵教師吸納學生成為科研助手,參與科研項目,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為將來的創新創業積累有益經驗。
4.5依靠醫學專業優勢,注重創業實踐演練
在醫學院校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不僅可以讓醫學生了解行業發展與創新創業之間深刻的內在聯系、了解現代管理理論和企業基本運作流程,還可以激發醫學生的工作責任感和創新意識。同時,他們認知與創新能力的提升,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的進程。此外,醫學生創業能力提升還可以實現就業自助,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緩解一定的就業壓力。
為此,學院可針對醫學專業特點,制定一些適合醫學生特點的創業課程。以口腔專業為例,如讓學生提前做好創業準備,開設口腔診所開辦須知課程、口腔醫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講座等,讓學生提早了解、熟悉政策流程,為創業就業做準備。其次,學院校可根據醫學專業特點,構建與醫學基礎實驗、醫學專業實訓、醫療特色項目相結合的創業訓練實踐平臺,加大對實驗室開放力度,引帶學生進行創新研究和創業實踐,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第三,加大國家對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的解讀力度。學校可通過講座、培訓、選修課程方式;充分利用校園網絡、短信、微信平臺、微博、QQ、手機客戶端等媒體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政策宣傳,讓學生了解創業政策、熟悉創業流程,從而有信心、有意愿參與到創新創業實踐中來。
我們正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勢在必行。通過本次調查,我們深刻意識到,作為新時代的醫學生,要適應時代的要求,不僅要好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具備勇于創新,敢于開拓的精神。所以關注大學生創業意愿現狀,提出合理化的意見,是當今醫學院校適應時代發展的現實需要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有關問題意見的通知[EB/OL].[2002-03-02].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373.htm.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教育部關于做好2019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EB/OL].[2018-11-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1812/t20181205_362495.html.
[3]黃丹妮.高職口腔醫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調查研究——以泉州醫學高等??茖W校為例 [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0):234-236.
[4]胡媛媛.當前醫學院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現狀調查研究[J].創新創業,2014(22):59-64.
[5]彭麗君,吳坤榮.獨立學院醫學生自主創業意愿分析——以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為例[J].創新創業,2016(10):5.
[6]赫欣,王軼楠,張銀萍,等.河南省醫學高職院校大學生公益創業素養現狀調查[J].衛生職業教育,2019(4):126-128.
[7] 郭蕊,齊韶涵.醫學院校學生創業認知和意向現狀調查[J].醫學教育研究,2017(2):129-131.
[8] 許慧,郝麗.大學生創業教育對創業意愿的影響研究——基于創業自我效能感的多重中介效應[J].科技和產業,2019(8):103-109.
[9] 楊偉鑫,楊亞龍.高職口腔醫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調查研究——以泉州醫學高等??茖W校為例[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5):100-102.
收稿日期:2019-11-19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編號:2017ZDX243)。
作者簡介:莊園(1978—),女,浙江桐鄉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學生就業創業、學生心理健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