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任保平
西部大開發20年來,西部地區的經濟總量增長近12倍,基礎設施建設為西部發展奠定了基礎、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為西部發展提供了推動力、產業結構調整為西部發展提供了新增長點、改革開放力度為西部發展提供了新動力。20年后,在新時代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為西部地區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以高質量發展為統領,構建新時代西部現代化的經濟體系。在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中,西部地區應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綱領,以新發展理念作為指導理念,對西部目前的市場經濟進一步完善與優化,為西部地區企業發展營造良好公平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深化供給側改革,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構建現代化的經濟體系激發西部地區企業的發展活力,從而促進西部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二是實現創新發展,促進西部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轉變。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各級政府應將西部發展的重心由開發建設逐漸轉向創新驅動的新型經濟發展,積極推動西部地區新產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網絡經濟等新業態經濟,積極培育西部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區域進行創新發展的前提是提高本地區的創新能力,而在這一過程中,提升本地區的科研水平與教育能力則應是政府的應盡之責,在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中,西部地區各級政府應重視科研院所與高校機構在創新發展中的重要性,提高高校與科研院所的自主性,完善制度體系,簡化科研項目的流程,強化成果導向,鼓勵新動能的轉變,同時通過區域優惠政策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減少人才的流出,從培育本地區的自我創新能力和吸引外部創新人才流入兩個方面提高本地區的創新能力,從而實現西部地區新動能的轉變。

陜西延長石油西北橡膠有限責任公司輪胎生產遠銷四大洲84個國家
三是實現協調發展,促進西部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在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中,西部地區應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發揮自身資源特點,利用比較優勢走以創新為核心的新型工業化路線。推進城鎮化與工業化的協調發展。工業化是城鎮化的前提條件,或者說,正是工業化直接導致了人才的聚集從而推進了城鎮的發展壯大,而城市化同樣從提高社會需求等角度反作用于工業化的發展,工業化與城鎮化的相互促進、不斷發展使得我國的社會經濟與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因此在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中,西部地區應發揮工業化與城鎮化的共同促進作用,從而推動西部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四是實現西部地區的綠色發展,促進西部地區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西部大開發的初期,各級政府在追求西部經濟增長時,關注點更集中于經濟增長的數量而非質量,由于對自然生態的重視程度不足,在過去的20年里,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些壓力,但目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轉型期,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發展理念也表明了綠色發展對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性,綠色發展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更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7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政策中,政府要從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角度出發,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到重要位置上。因此,在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中,政府應以高質量發展為綱領,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發展道路,不斷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生態文明試點示范,啟動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鞏固和擴大退耕還林成果,強化對于生態環境的治理與污染的防治,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生態文明示范建設格局。

吉爾吉斯斯坦中大工業園區2018年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支持計劃,成為陜西省境外合作園區的典范
五是實現西部地區的共享發展,促進西部地區的人民富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縮小城鄉差距,實現西部地區的共同富裕。目前我國存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的不平衡問題,在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過程中,應將協調區域與城鄉發展作為重要目標,鼓勵先富帶動后富,逐步推進共同富裕,從而促使區域協調快速發展。同時應該加強覆蓋城鄉的設施建設與制度完善,提高服務質量,促進地區的城市化與現代化,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發揮積極作用。
六是實現西部地區的開放發展,促進西部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全面深化西部地區的改革和擴大開放,構建西部地區改革開放新格局。推動部分重點領域改革在西部地區先行先試。貫徹落實“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著力支持開放試驗區的開發建設,增加西部地區對外交流的渠道,加深西部地區與外商交流與合作的程度,提高西部地區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水平,使西部地區煥發新的生機,從而縮小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的經濟差距,進而協調我國不平衡的區域發展現狀。
過去20年西部大開發主要以數量增長為發展目的,其主要戰略目標為推進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并在該方面取得了較高成效,西部大開發對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提供了顯著的正面作用。隨著新時代的來臨,新階段的西部大開發的政策目標由前期的數量型增長轉向了質量型增長。因此,對于西部地區的發展規劃也應因經濟發展目標的轉型而實施契合:一方面,政府應由對于西部的基礎開發建設逐漸轉向對創新產業的支持,具體表現為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應從過去以交通設施為主要代表的物理基礎設施,轉向以數字化經濟、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型現代化基礎建設;另一方面,政府應考慮西部地區互相配合的政策實施問題,新時代新一輪的西部大開發要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相配合,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在加強對外開放、與外商深入合作的同時,實現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