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堃
本文主人公一家
4月,正是采茶的季節。本刊記者輾轉見到章秋香的第一面,她就樂呵呵地說:“昨天剛好采完最后一點高山茶。”章秋香和丈夫把一家一戶分散的茶農聯合起來,組建茶葉生產合作社,逐漸建成500多畝海拔800米的高山茶園基地,她生產的茶葉曾在當地茶文化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個子小小的章秋香語速很快,笑聲爽朗,她的丈夫章啟虎坐在一旁,始終面帶微笑,偶爾慢悠悠地補充兩句。這對農民夫妻白手起家,攜手并肩打拼成為當地的“茶葉大戶”。而他們經過歲月淬煉的感情,也如氤氳的茶香般,清淡、平和,卻歷久彌香。
1966年,章秋香出生在安徽青陽縣陵陽鎮的一個小山村。父母每天早出晚歸,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勤勞作,供養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依然捉襟見肘。章秋香小學畢業時,家中最小的妹妹出生了,看到父母太過辛苦,她決定不再上學,在家幫著帶妹妹。
章秋香從小身體不好,長得特別瘦小,一直到28歲,她看起來還是小女孩的模樣,村里有人傳言她是養不大的孩子。章秋香聽了這些話,悲觀地想:“我有病,以后沒人跟我結婚,大不了一個人過!”就在這一年,她經人介紹認識了章啟虎。章啟虎陪著她來到貴池醫院,醫生給她做了一系列檢查,最終確診為甲狀腺疾病,需要終身服藥。
章啟虎安排章秋香在貴池醫院住院治療40多天,出院后還要帶她定期復查。為了給章秋香治病,章啟虎把家里值錢的東西都賣了,稻子割了賣稻子,油菜收了賣菜籽。章秋香被章啟虎的執著深深感動了,在她的人生陷入黑暗之時,是他給她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經過兩年的治療,章秋香的病情基本穩定,兩人攜手步入了婚姻。
婚后,有一次在醫院復查,醫生好心提醒章秋香可能沒有生育能力。回到家,章啟虎一聲不吭地走進母親的房間。章秋香的心涼了,她做好了離婚的心理準備。可是第二天一大早,章啟虎來到她身邊,輕聲說:“我跟我媽商量好了,全家盡力給你治病。如果你真不能生孩子,我們就不要孩子。”一席話讓章秋香心中充滿了溫暖,眼中涌出了淚。無論遭遇怎樣的艱難險阻,丈夫都沒有放棄她,她也一定要堅強,要好好跟他過一輩子!
章秋香調整心態,積極配合治療,不久,她順利懷孕了。1996年2月,他們的兒子出生了。新生命到來不僅給家庭帶來歡聲笑語,也令章秋香夫婦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他們開始琢磨怎樣才能過上好日子。
青陽縣不僅盛產茶葉,還有豐富的云解石礦,很多當地人都去采礦加工生產大理石和礦石粉,并以此發家致富,也因此導致大片的茶園荒廢了。章秋香的父母身體都不好,章啟虎的父親因腦出血行動不便,夫妻倆要照顧老人,不能外出打工掙錢,章秋香就想:能不能以便宜的價格承包荒山種茶葉呢?章啟虎贊同妻子的想法,從此,他們走上了開荒種茶的創業道路。
章秋香夫婦考察了本村和周邊村莊的茶園,最后決定承包原南陽鄉三溪村的一片茶場。這是一片別人都不敢承包的荒蕪已久的高山茶場,荒山上茂盛的雜草長得比茶樹還高,幾乎將100畝的茶園全淹沒了。承包茶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除草,章秋香和丈夫天不亮就起床,帶上午飯,走1個小時的山路來到茶園一待就是一整天。兩個人每天揮舞砍刀,整整砍了兩個月才將茶園里的雜草基本清理干凈,露出矮矮的老茶樹。他們把發育不良的老茶樹全部從根部修剪干凈。第二年,茶樹重新發出了嫩芽。章秋香歡喜不已,仿佛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干勁也更足了。
夫妻倆常年待在茶山上,刮風下雨都不覺得辛苦,但他們最怕遇見黃蜂和胡蜂,這兩種蜂毒性很大,蜇傷嚴重會有生命危險。盡管兩人都非常小心,但還是免不了被蜇,蜇傷的地方又腫又痛,章秋香就涂抹一點清涼油,繼續干活。
由于章秋香的茶樹全都重新修剪過,第一年發出的葉芽很小,他們細心地摘下一片片茶葉,卻賣不出去。章啟虎就把茶葉挑到銅陵市去賣,生意依然不好。他只能將茶葉便宜處理,40多斤茶葉一共只賣了兩三百元錢,回到家才發現,還收了一張100元的假幣!章秋香當時就氣哭了,可是哭過之后,想到承包茶園已經花光了所有積蓄,還借了不少錢,咬牙也要堅持下去。
茶葉不好賣,章秋香回頭找原因,除了茶葉小,茶葉的制作工藝也不夠精良,賣相不好。第一年制茶,章秋香自己沒有機器,是找外面的茶廠幫忙加工的。她意識到要想制出高品質的好茶,必須有自己的茶廠。2004年,章秋香向妹妹借了兩三萬元錢,購買機器辦起一個小型制茶廠。
章秋香的脾氣比較急,說話也急,但無論她怎么著急,章啟虎都很少跟她爭執。經營茶園不是一年兩年就能見到收益,章啟虎便想著趁村里有退耕還林的政策,承包一片荒田栽上竹子。竹子和竹筍都能賣錢,投入的精力和金錢都不多,還能增加一份收益。就為這件事,章秋香和丈夫產生了嚴重分歧:“做茶葉就做茶葉,不要搞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但章啟虎不甘心,他耐心地跟妻子解釋:“我們條件不好,有機會就必須嘗試,嘗試了才有可能發展。”見妻子難以說服,章啟虎就悄悄地承包了一片荒田種竹子,直到來年竹林產生了實實在在的收益,雖然不多但章秋香心服口服了。她不僅理解了丈夫對這個家的全心付出,更感動于丈夫對自己急脾氣的耐心,從心底里感激丈夫對自己的默默包容。
章秋香承包茶廠的第四年,茶樹慢慢長大了,茶園的生意也一年比一年好。當地很多農戶都種茶,但每一戶產量都不大,出產的茶葉品質也良莠不齊。章秋香和丈夫商量后,決定帶動當地農戶一起成立茶葉合作社,發揮集體優勢,提升制茶質量,提高茶葉利潤。章秋香夫婦創辦的“南山茶葉專業生產合作社”正式成立后,一開始只有五六戶茶農加入,經過兩年的發展,直接影響帶動了3個村,社員猛增到106戶,建成500多畝的高山茶園基地。
章秋香生產的九華佛茶獲得池州市第四屆名優茶評審會金獎,2012年又在池州市茶文化博覽會上獲金獎!她的合作社也在2014年被評為“市級示范合作社”。白手起家的章秋香經過多年辛苦打拼,終于奮斗成為當地知名的“茶葉種植大戶”!
章秋香的茶園地處高山上,海拔800多米,天然的地理優勢使得她的茶樹不用打農藥也不會生蟲,出產的是真正的高品質無農藥茶葉。章秋香夫婦堅決不打除草劑,這樣一來地里的雜草就會瘋長,他們堅持用人工砍除的方式除草,雖然增加了人力成本,但保證了茶葉的純天然品質。2016年,章秋香推出的“徽嵐”品牌茶葉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一家三口在挑揀鮮葉
為了提高茶葉品質,章秋香長期聘請省內外農業院校的茶葉專家做技術顧問。在安徽農業大學一位教授的幫助下,章秋香夫婦研制出一種新穎的球狀顆粒茶葉,取名“六香丹”。這種茶葉比一般的茶葉更醇香,茶色也更深,很受消費者歡迎。章秋香還和安徽茶葉研究所合作,成為茶葉實驗基地,茶研所有十幾種茶葉新品種在她的試驗田中首次種植。
章秋香夫婦又投入五六十萬元,在梅山村旁邊重新選址,建成一座大型茶廠,購置了十幾套機器、三條完整的生產線,雇傭了三十四名工人。雖然事業越做越大,但章啟虎一點錢都舍不得花在自己身上,掙到錢就投入茶廠建設。他們依然保持著淳樸的個性和生活方式,到了采茶季節,章秋香比采茶工還辛苦,每天早早上山,先拾柴燒好6大瓶開水,再和大家一起采茶。中午她要做所有人的飯菜,一天的活兒干完別人都休息了,她還得來回檢查有沒有殘留的沒采摘干凈的茶葉。忙著采茶的章啟虎總會抽空過來給章秋香擦把汗,關切地問:“累不累?歇會兒吧。”夫妻倆歇息片刻,各自捧起一杯白開水喝著,卻甘之如飴。
一個采茶季,章秋香就要用工六七百名,支付工資近300萬元從不拖欠。很多采茶工都和章秋香相識多年,關系特別好。有一次大家正在山上采茶,突然下起冰雹,章秋香招呼大家趕緊下山,可很多采茶工卻說:“上都上來了,冰雹一會就過去,還能接著干。”章秋香很是感動,她以誠待人換來的是大家的鼎力相助。如今,村里再也沒有人在意章秋香的“小個兒”,都被她的人格魅力和創業魄力所折服。
2019年,章秋香的茶園成為江蘇省畫家寫生基地,3月,茶園還開展了“買茶葉送竹筍”的活動。未來,章秋香和章啟虎將開發茶園休閑游,帶客戶實地體驗采茶。通過多元化經營,他們的茶葉銷往北京、廣州、天津、上海等大城市,章秋香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生產的高山好茶。章秋香的兒子從合肥財經學院畢業后,回到家鄉幫父母經營茶廠,并將“互聯網+”的產業發展理念融入茶園建設,組建電商團隊。2019年4月,他們與專業的網絡直播團隊洽談合作,用直播方式進一步拓寬茶葉銷售渠道。
章秋香和章啟虎夫婦互相支撐著一路走來,“全國最美家庭”的榮譽稱號對他們來說既是肯定也是鼓勵。共同渡過生活的坎坷波折,他們的感情經過歲月的淬煉越發默契、堅韌。曾經的那片荒山,在他們攜手拼搏的過程中,一點一點栽滿了茶樹,放眼望去,滿山流青滴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