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礦井突水現象普遍存在于我國煤炭開采過程中,嚴重威脅生產安全。本文在介紹礦井突水危害的基礎上,介紹了顧橋礦近年來的突水情況,分析了顧橋礦的突水水源類型及其防治方法。
關鍵詞:礦井突水;防治措施;突水原因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8.084
0 引言
煤礦的開采,本身工作就復雜艱辛,又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在如此多的自然災害中,限制礦井開采的一個主要因素為礦井的突水,礦井突水導致大量的地下水涌出,使得礦井開采難度大大增加,更嚴重的是對礦工生命安全的威脅大大增加[1-2]。顧橋 2007 年~2016年 6 月共發生出(突)水 9次,出(突)水頻率為 0.86 次/年,屬于偶有出(突)水,最大突(出)水量為 200m3/h,礦井最大涌水量為 248.4m3/h,礦井突水為主要水害,因此對礦井突水進行研究分析對于煤礦生產部門來講,意義至關重要。
1 礦井突水及其危害
礦井突水是在礦井開采過程中,因井巷、工作面與含水層、溶洞、溶穴、陷落柱、構造破碎帶等接近或溝通而出現的突發性的出水事故。在礦井掘進時,或在工作面的回采中, 巖層本身具有的天然平衡的狀態不復存在,在靜水壓力和礦山壓力作用下,四周的水體通過斷層、隔水層和巖層的薄弱處進入采掘工作面,形成礦井突水[3]。由此可見,礦井突水是一個漸發展的過程,整個過程長至數日才會表現,短則一兩日。
在采礦過程中,地下水的大量涌出,會在兩個方面對采礦工作產生影響。首先,使工序更加復雜,成本上升;其次威脅到整個工程乃至工人的生命安全。由于礦井突水的特點是發生突然且出水量大,日常的生產會受到影響,嚴重時會發生淹井,而且突水后,涌進來大量的地下水,還要負擔巨大費用用于排水。更嚴重的是采礦和礦井安全都受到嚴重威脅,有時候甚至會造成直接的礦區報廢,不能繼續開采,給經濟和資源的利用上帶來嚴重的損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料的浪費。突水是煤礦生產安全的主要災害之一,在煤礦生產實踐過程中,一套合理有效的防治水措施很重要,可以有效地控制礦井的涌水量,對降低生產成本,合理回收煤炭資源,預防和消除礦井水對煤礦建設和生產的影響,保證煤礦的安全生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 突水水源類型及影響程度
目前顧橋礦主要受煤系水和采空區積水影響。礦井未來5年不開采 A 組煤,因此灰巖水目前對礦井安全生產不構成威脅。封閉不良鉆孔可能會對礦井安全生產有一定的影響。煤系水、老空水及封閉不良鉆孔水害對礦井的具體影響程度如下:
2.1 煤系砂巖水
2007-2016 年采掘過程中,共發生煤系砂巖水出(突)水 9次,最大出(突)水量 200m3/h。煤系水主要是通過采動裂隙導通進入工作面,出水具有初始量大、衰減快、歷時短特點,出水前一般均有預兆。煤系水害一般不會影響礦井安全開采,當開采到煤層頂板砂巖水儲存量較大的煤層時,可能會對采掘工作面產生一定影響,但不會威脅礦井安全。
2.2 老空水
該類水在礦井中普遍存在,雖然采空區、老峒、老巷等積水量十分有限,但若誤透,因勢能高,會突然潰出,具有很強的破壞性,對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構成較大的危害。目前,顧橋礦井開采產生的采空區,位置、積水范圍、積水量清楚,采掘工作面臨近前,按照規定開展預報、探放,即可消除老空水害威脅。
2.3 封閉不良鉆孔水害
顧橋煤礦井田內現有 14 個存封閉不良鉆孔或未封鉆孔,當開采波及到這些鉆孔時,有可能因鉆孔導通了含水層而產生出(突)水。但是從目前采掘工作面已揭露的鉆孔來看,均不含水、導水,但對這些鉆孔仍需高度重視。采掘工作面臨近時,要超前分析、預報,制定針對性措施,采取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必要時留取安全煤巖柱。
3 水害的防治措施
3.1 煤系水防治
由于其水量小,滲流條件差、靜儲量消耗型等特點,使其防治水工作較為容易,一般采用增加排水,自然疏干即可。
3.2 老空水防治
老空區積水是本礦井主要充水因素。井田范圍內不存在老窯、小井水害,井田內僅存在礦井開采所形成的采空區積水,但采空區位置,范圍清楚,充水水源以灌漿水為主,積水量已探明或預計。根據《煤礦防治水規定》要求進行了詳細調查、測繪,建立了完善的圖件資料,采掘工作面臨近老空區,超前開展老空區水害的預測預報,編制探放水設計、措施,并嚴格執行,可有效防范和消除老空水害。
3.3 封閉不良鉆孔水害防治
顧橋煤礦目前有 14 個封閉不良鉆孔,以往揭露時均未發現含、導水。為策安全,采掘工作面接近或者開采波及到該類鉆孔時,要超前分析鉆孔封閉質量情況,制定和采取針對性安全技術措施,必要時留設安全煤巖柱。
3.4 斷層導水水害防治
鉆探和井下實際揭露反映,顧橋井田區斷層一般不含水、不導水,少數斷層揭露時有少量滴淋水,對生產影響較小。不過顧桂地塹式斷層帶及影響區因構造復雜、裂隙發育,在6煤層以下層位可能具有一定的導水性,但針對該構造帶礦井已按《煤礦防治水規定》留設了安全煤巖柱,礦井開采不再進入該構造帶及影響區,故該構造帶對礦井生產不會產生影響,且未來5年礦井開采場遠離該構造帶300m以上,不會出現斷層導水。
但為了安全,開采臨近斷層構造時,仍然堅持超前開展分析預報和探查,控制斷層位置、性質、落差及含、導水性,保證開采安全。
4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經濟結構也在不斷改變,國家對于煤炭的需求還是會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上,因此做好水害防治工作尤為重要。礦井突水為我國煤礦常見的水害類型,做好礦井突水防治工作,提出有效合理的防治措施,提高安全意識,最大程度地減少此類事故的發生,才能保護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才能使礦井開采可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德勇.礦井底板突水威脅程度評價[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3,
38(04):45.
[2]何銳杰.礦井突水災害原因及其防治[J].能源與節能,2015(04):
73-74+101.
[3]崔祥琨,郭盛彬,宋旭.淺談礦井突水原因及其防治[J].科技資訊,2009(17):134.
作者簡介:謝達(1995-),男,安徽黃山人,碩士在讀,主要從事礦井水害與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