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 張蘭蘭 張明燕
摘 要:專利權質押融資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提供一種有效的融資方式,專利融資業務的開展需要政府的正確引導和支持。本文試圖通過對濟南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的發展歷程、典型特點和做法介紹,深入剖析濟南市專利質押融資發展現狀,理清濟南市在質押融資的制約點及原因,進而提出政府在促進濟南市專利質押融資政策完善的對策。
關鍵詞:專利質押融資;制約;對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8.216
1 濟南市專利質押融資促進政策環境
專利質押融資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手段,廣受社會關注,但是由于高風險、高成本等諸多壓力,使融資企業和貸款機構參與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需要政府的積極參與、引導和激勵。事實上,濟南市專利質押融資工作深受政府政策影響,幾個影響比較大的節點的政策有,首先是2008年國家出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明確提出“引導企業采取知識產權轉讓、許可、質押等方式實現知識產權市場價值;2009年濟南市出臺《關于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指導意見》(濟政辦字[2009]61號),正式開啟濟南市專利質押融資工作;2014年山東省出臺《山東省科技型小微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暫行辦法》(魯科字〔2014〕66號),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專利質押融資業務,對資助條件、資助范圍、資助內容進行細化,政策普惠濟南市小微企業,加速濟南市專利質押融資工作開展;2018年濟南市出臺《濟南市知識產權(專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大對專利質押企業在資助范圍、資助內容的補助,吸引更多機構和企業參與專利質押融資中。濟南市積極整合國家、省、市各級政策力量,不斷完善專利質押融資政策體系,多舉措開展質押融資工作,政府目前已累計為61家次企業項目發放專利質押融資資助金537萬元,平均每個項目獲資助8.8萬元,同時對合作銀行建立風險補償基金,參與專利融資服務市場的成員主要有金融機構、擔保機構、評估機構,屬于政府補貼融資成本型和政府出資分擔風險型兩種模式的混合體,也是當下全國較為普遍的專利質押融資操作模式。
2 制約濟南市專利質押融資發展分析
(1)專利質押融資渠道少。濟南市目前專利融資主要以企業將專利質押給銀行或擔保公司后獲取銀行貸款模式,從2013-2017年222筆質押登記數據統計,企業直接將專利質押給銀行融資的183筆,通過擔保質押增信融資的35筆,兩者占到總量98.2%。同時濟南市開展質押融資業務的金融和服務機構很少,主要業務集中在幾家金融和擔保機構,在2013-2017年五年222筆專利質押登記中,排在前三位的是齊魯銀行158筆、山東省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25筆、山東省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5筆,占總數84.68%,國有大銀行參與專利質押貸款的很少。
(2)知識產權評估得不到市場認可。據統計,在濟南市2015-2017年申報專利質押融資資助的80個項目中,僅有11個項目經專業評估機構做了專利價值評估。知識產權價值在交易、抵押時需要被評估,但與有形資產相比,知識產權的價值受到企業自身經營、產品的生命周期以及一些偶發事件等很多方面的影響,極大地增加了評估的難度。而目前我國并沒有一套權威詳細的評估體系,存在知識產權評估專業人員的缺乏、權威評估機構缺失以及評估市場的混亂等問題,使得目前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工作狀況不佳。
(3)知識產權流轉市場不完善。完善的知識產權流轉市場正是決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能否在市場規律引導下有效運行的基礎和前提。然而,目前濟南市甚至大到我國尚未建立成熟、完善的知識產權流轉市場,現有的一些知識產權(科技成果)交易平臺并不能解決廣泛的知識產權流轉問題,這對于銀行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障礙。
(4)銀行放貸存在較大風險。由于科技企業初創期資信能力弱、知識產權的評估價值存在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其流轉又存在較大障礙,這對于接受知識產權作為質押物發放貸款的銀行而言,就要承擔較大的風險。目前,由于銀行對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風險控制問題,銀行對開展此項業務仍然謹慎有余,采用各種措施來防控信貸風險,往往要求企業以“擔保+實物抵押+知識產權”等組合方式放貸,信用擔保的資金杠桿作用和風險分擔功能有待進一步挖掘。
3 濟南市專利質押融發展政策之對策
(1)規范知識產權評估體系。制定出相對統一的知識產權評估標準是完善評估系統的重點。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聯合制定出相對統一的知識產權評估標準,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版權局、商標局等國家部門引導下,邀請銀行、保險、擔保等金融領域評估專業人士,聯合知識產權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建立一個合理、有效、權威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標準,在全國范圍內,針對不同的知識產權,進行相對統一的價值認定,根據當地實際發展現狀和需求設置準入門檻機制。
(2)推進國有四大銀行深入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建議由銀監會聯合四大銀行(中行、工行、建行、農行)制定相關政策,根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和自身特點,制定適合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工作規則,增加對科技型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授信額度,規范并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發揮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推進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方面的重要作用。
(3)構建多樣化的風險防控機制。一是設立濟南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企業在按期還本付息后的貼息、擔保、保費支持和銀行、擔保的風險補償,通過政府資金的引導和杠桿放大作用,降低銀行知識產權質押放貸風險,減輕企業融資高成本負擔;二是推動開展專利權“政銀保”融資工作,鼓勵銀行、保險、擔保和服務機構多方合作、優勢互補,通過約定形成專利權質押保險服務聯盟,化解貸款風險,并以市場化方式為企業提供專利融資服務,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4)培育功能完善的知識產權流轉處置市場。建議國家、省級出臺相關政策規范知識產權流轉處置操作和流程,積極發揮政府相關部門在知識產權商業化、產業化的過程中領導、參與、協調、規范、管理等多種職能,通過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引導培育和支持交易市場的發展,加快建設泉城科創交易大平臺和山東省知識產權交易大平臺一體化服務,積極與全國其他產權交易平臺聯網,最終促成全國統一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