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騰飛 藺法鵬 唐郭臻 唐力 劉艷梅
摘 要 通過對新時代下市場競爭的分析,提出了企業精細化管理的概念,通過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模式,規范企業的管理流程,達到激發職工潛力,提高生產效率,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最終促進市場開發的作用。
關鍵詞 民營企業 軍工企業 精細化管理 流程化 市場開發
在軍民結合的概念提出來以后,民營企業以非常快的速度打入了軍品市場,并搶占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民營企業的優勢對于傳統軍工企業來說,就具有了一定的借鑒意義。通過和民營企業的對比,發現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傳統軍工企業外部市場開發的瓶頸不只是市場開發能力,更體現在技術能力、產品品質、質量管控、供貨進度等內部原因。傳統軍工企業雖然管理規范,制度完整,但由于多年來固有的管理模式的僵化,導致管理水平相對落后于時代,方方面面做到了大而全,但沒有追求小而精,而且制度的實際要求和真正執行之間也存在有偏差。如何以流程為依托,對企業的管理要素和體系進行梳理整合,用健全的制度和規范的流程幫助企業實現內部管理精細化,杜絕管理中的人情化和隨意化,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是我們研究的方向。
現代市場的競爭就是質量的競爭,就是服務的競爭,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凸現出來并且展現優勢,需要企業的管理整體全面提升,實現從制度化管理到精細化管理的積極轉變。如何實現精細化管理,一是必須要有建立健全的精細化管理規范。管理中不能存在模糊地帶、含糊區域或者彈性空間,要對每一個管理模塊進行流程分析,尤其針對到每個細節權責一定要明確,這是保證管理精細化的前提。精細化管理的初期階段,要系統的梳理管理流程,并且充分聽取基層的意見,充分借鑒兄弟單位的成功經驗,充分考慮市場的實際需求,不能片面的沿用固有的管理模式,或者搞自上而下的一刀切。精細化管理要求管理規范不應該只是保證一個單位正常的運轉的框架,而應該更多地考慮如何分流程分模塊的促進企業管理提升,如何幫助企業轉型升級跨上新臺階。二是必須保證精細化的管理方式在實際工作中被嚴格的執行。國有企業的管理特點就是人情化管理的占比很重,但關心職工考慮人情絕不可以變為對管理的踐踏,甚至人為變相的解讀規章制度。管理是一個單位的核心靈魂,來不得半點含糊,必須嚴格保證管理制度的執行,精細化制度管理就是要達到“一切按照規則辦事”的目標。
精細化管理有利于量化管理細節,保證管理制度執行到位,確保員工認真職責履行。部分企業職工可能在日常工作中存在湊合思想,只要活能干出來,管他規范不規范,管他創新不創新,長此以往,就會變成應付差事,最終導致管理水平低下,工藝裝備落后,綜合實力下滑。精細化管理對流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進行了職責分配,將工作內容以量化的方式提出來,并覆蓋了全過程,杜絕了工作中用慣性思維做事的現象,防止了低層次錯誤頻出的情況。比如有的單位為了提高服務質量,制定了“首問負責制”,即接到詢問或電話的人,必須要負責解決問題,無法解決的問題及時向上一層反映共同解決,但絕對不能將問題向外推。在這種管理方式下,向外推卸問題的職工不管理由多么充分都要接受相應的處罰。
精細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激發員工的內在潛力,增強企業創新能力。精細化管理的過程就是流程順序進行的過程,要求的就是管理過程零停頓,保證信息傳遞的及時性。精細化管理的制度靈活性強,通過流程化的進展,模塊化的分工,可以隨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變化,在實際操作中減少了大部分基礎管理的精力投入。如果設定了具體的發展目標和前進方向,員工在認真履職的同時,也可以廣泛積極參與創新,基層人員可以投入更多的時間到研發創新上,職工群眾是企業生產一線創新的主體,職工的創新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長此以往,創新就不只是個人短期的行為,不只是小打小鬧,而是成為創新的主力軍,最終幫助企業形成創新的氣候。
精細化管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增強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業文化不是簡單的幾個子,或者幾句口號,而是企業員工對所在企業的深入認識。想要做好企業文化的管理就要做好員工認識的管理。精細化管理原本就是以員工為核心,將各項重要工作按部門按崗位進行有效的分解,并且明確地將具體工作分配到具體個人,既保證了每個環節的正常流轉又保證了工作內容不相互沖突。在工作中職責分明,減少推諉扯皮矛盾沖突的發生,保證了工作人員之間的和諧穩定。
軍民結合以后,競爭日趨白熱化。想要在現在的市場上分一杯羹,必須加大市場開發力度,但是除了制定新的市場開發策略,尋求新的市場推廣平臺,加大市場人員專業化培訓等一系列必要措施以外,一個真正強有力的企業才是市場開發最大的支持。不能出現外部業務開發和內部各項管理不相符,一手硬一手軟的不均衡問題,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根據市場資源配置和企業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不斷革新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從最初的制度化管理逐步發展到精細化管理,并最終實現個性化管理,真正做到為市場開發保駕護航。
(穆騰飛、唐力、劉艷梅單位為湖北航天技術研究院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藺法鵬單位為湖北航天飛行器研究所;唐郭臻單位為中國地質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