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琳
會計是使用確認、計算、記錄、報告等方式處理受托責任及提供決策信息的系統工作。當今,計算機互聯網的為現代信息處理、經濟活動和經濟全球化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對于發展會計行業的作用也是日趨完善。計算機是主要信息處理與信息傳播技術,使用會計信息化能夠準確地完成記賬、管賬、報賬、查賬等,還能替代人腦完成一些大批量數據統計、分析與判斷。會計信息化作用巨大,未來會計管理中,會計信息化使用必將成為必然選擇。
一、會計信息化的意義
傳統會計工作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發展中財務管理方面的需要,事實非常客觀。傳統會計管理通常是財務部門負責,但缺乏與其他部門的交流,就是內部管理信息系統難以與外部管理系統產生交流。這種狀況已很難適應現代管理一體化要求,如果依舊使用傳統財務管理,將不利于企業自身競爭力。
會計信息化依靠現在的信息技術為支撐,整合傳統的會計模式,構建技術與會計完美融合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將為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為總目標。針對會計基礎理論與主要會計方法、實務、教育等方面實現全面發展,繼而組建能適應現代信息管理要求的開放性會計信息系統。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是整個會計管理工作改革發展的需要,會計所處的特殊社會環境與會計信息的實際使用者因為對信息的需求而強烈呼吁會計革命,而現代髙科技技術的發展已經對傳統的會計模式產生了沖擊,也成為改革會計管理所需要的必要條件。
二、會計信息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會計信息化的出現與應用對傳統財務管理形成嚴峻的挑戰,當今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利用對市場感悟與謀略可以輕松地將一個國家經濟顛覆,億萬資產有可能會在瞬間化為烏有,而企業所面對的破產風險是隨時可能發生的。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傳輸速度與處理結果的反饋速度有了飛速提髙,而產品生命周期則會不斷縮短,網上銀行與電子貨幣大規模使用也使國際資本流動性加快,資本決策處理可在極短時間內完成。這些因素都是企業在面對財務管理時要解決的新問題,財務環境管理趨向復雜化。
會計信息化對于傳統會計功能的影響主要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會計信息生成的方式的影響。傳統會計功能,如憑據收集、編制加工等都是手工操作,會計信息化的使用就可結束古老煩瑣的方式,可以使用計算機自動編制憑證,也能夠幫助會計人員自動加工已經生成的電子賬單。二是對信息傳輸影響。傳統信息傳輸是通過厚厚的報表完成,而計算機在會計信息化的使用可以利用超大存儲空間與網絡的傳輸速度實現無紙化工作目標,會計信息的傳輸與獲取將使用現代化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數據庫技術實現對信息傳播與處理的雙向互動的方式。三是對會計目標的影響。傳統報表只是能夠讓人初步了解一些財務狀況與經營結果,不能給投資者提供有特殊價值的信息,會計信息化能夠完美地解決這方面不足使用者可更深層次地了解企業狀況與經營成果。四是對會計管理智能的影響。傳統會計管理僅是對貨幣流單一的狀態進行管理,通俗點講就是管錢管賬。而信息化會計管理對綜合性的管理要求非常髙,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可能既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參與企業管理,因此將來的服務軟件必將朝著企業全面管理的方向發展。
會計信息化雖然帶來非常大的影響,但同時也帶來了機遇。一是在網絡計算方面,計算機就有異乎尋常的優勢。二是協同辦公方面,計算機軟件系統可與各相關部門協同進行。比如在遠程處理方面,集中式在線管理方面都比傳統會計管理不可比擬的優勢,三是信息化的使用可以降低辦公成本,實現移動快捷化辦公。
三、面對會計信息化企業應該采取的對策
如何使用好新技術,首先從觀念上改變。在工作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還要未雨綢繆,使員工有風險理財的觀念、信息理財觀念及能夠重視知識理財工作中的使用。
除改變觀念之外,在信息化的條件下,企業為了做好會計管理工作還需要改善。第一,培養髙素質信息化會計人才。當前我國對于會計信息化運用,只是局限簡單的核算,而一些其他財務管理與業務還是通過人工操作完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相關管理人才。會計信息化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不光要求掌握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網絡信息技術,專才、通才兼并。第二,修訂財務管理目標。傳統財務管理最終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當今已不能夠適應以無形資產化占重要作用的信息化時代,在信息化時代,能夠創造無形資產的人才越來越受企業重視,財務管理最終目標也不僅僅是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還要追求其他相關利益與社會方面的利益。企業需考慮的方面還很多,因信息時代的經濟與技術在時刻發生變化,企業要不斷擴展業務管理內容,充分認識知識資本將來在整個資本結構中所占比重。
四、結語
一方面,會計信息化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及通信技術與會計的組合產生的管理與核算方面的一場革命。會計信息化的出現是對傳統會計的放棄;另一方面是對傳統會計理論與實踐的延續。會計實踐也需要更加智能化,在某些方面依然保留會計本質。今后會計信息化保持健康發展,還需要網絡技術與會計理論的支持。我們始終相信,以信息網絡技術支撐的會計信息化必將為會計管理工作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為臨沂市公路局蒙陰縣公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