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具有高死亡率、高復發率和高致殘等特點,其發病機制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脂蛋白相關磷脂酶 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Lp-PLA2)由成熟的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合成和分泌。80%的Lp-PLA2可與低密度脂蛋白(LDL)結合,水解LDL上的氧化卵磷脂,繼而形成促炎物質,對動脈粥樣硬化有促進作用[1]。
本文通過研究腦卒中病人血清中Lp-PLA2和炎癥因子水平,探討Lp-PLA2以及炎癥因子與腦卒中病人預后的關系。
1.1 臨床資料 納入2015年1~12月在我院就診的56例老年腦卒中病人為研究對象,男30例,女26例,年齡60~85歲,平均(77.67±9.43)歲。選擇同時期在門診行正常健康體檢的老年人56例為正常對照組,男31例,女25例,年齡60~82歲,平均(71.37±6.13)歲。納入標準:所有病人均通過腦CT和MRI診斷為腦卒中。根據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委員會確定的第四次腦血管病大會診斷標準中的癥狀和體征,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符合卒中標準。排除其他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如腦血管畸形、短暫性腦缺血、外傷性腦出血、嚴重肝功能異常、蛛網膜下腔出血等。
對病人治療效果和預后的評價,采用改良 RanKin量表,根據傷后3個月或出院時病人恢復情況計分,最低分為0分,最高分為6分,<4分為恢復良好,歸入預后良好組;4~6分為恢復不良,等于6分則為病人死亡,均歸入預后不良組。
1.2 標本收集和處理 囑病人空腹,采集靜脈血4 mL,置于促凝管中。
1.3 試劑及方法
1.3.1 血清Lp-PLA2的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血清Lp-PLA2的表達水平,根據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3.2 血清炎癥因子表達水平的檢測:通過ELISA檢測白細胞介素(IL)-6,IL-8, IL-1β和腫瘤壞死因子(TNF)-α的表達水平,根據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2.1 腦卒中病人血清中Lp-PLA2的表達水平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預后良好組和預后不良組Lp-PLA2明顯增加,預后不良組明顯高于預后良好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3組血清Lp-PLA2、血糖、血脂及血壓水平比較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與預后良好組比較,#P<0.05
2.2 腦卒中病人血清炎癥相關因子的變化 預后良好組和預后不良組IL-6、IL-8、IL-1β、TNF-α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且預后不良組中,炎癥因子水平顯著高于預后良好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表2)。

表23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與預后良好組比較,#P<0.05
2.3 腦卒中病人血清Lp-PLA2與炎癥因子的相關性 血清Lp-PLA2與IL-6、IL-8、IL-1β、TNF-α水平均呈正相關,見表3。
腦卒中主要與腦組織缺血和缺氧誘導的壞死有關。隨著對腦卒中病人病理機制的深入研究,炎癥因子在中樞神經系統缺血性腦損傷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2]。缺血性卒中病人的早期病變與腦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內皮細胞損傷和脂質斑塊沉積密切相關[3-4]。大多數觀點表明,動脈粥樣硬化本質上是一種血管壁的慢性炎癥反應,主要是由血管壁細胞受到有害物質刺激后產生的慢性炎癥引起[5]。在這個過程中,病人的腦血管內皮細胞以及IL-1β,TNF-α等炎癥因子激活白細胞并破壞神經系統。此外,動物實驗研究已經證實,IL-1β和TNF-α的表達的增加可以誘導選擇素和可溶性細胞間粘附分子-1的水平的增加,導致白細胞聚集,氧自由基產生增加和興奮性氨基酸釋放,并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加重腦組織壞死程度[6]。
表3急性腦卒中病人血清Lp-PLA2與炎癥因子相關性分析(n=56)

炎癥因子rP IL-60.651<0.001 IL-80.531<0.001 IL-1β0.783<0.001 TNF-α0.813<0.001
研究結果顯示: 腦卒中病人炎癥因子(IL-6、 IL-8、 IL-1β、 TNF-a)水平明顯升高,提示炎癥因子在腦卒中病人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腦卒中病人預后不良病人IL-6,IL-8,IL-1β,TNF-α水平明顯高于預后良好組。 可見炎癥因子與腦卒中病人的預后具有緊密的關系。 可能是由于在腦卒中發生后,血清炎癥因子表達增高加重腦組織神經系統的損傷,從而造成病人的預后不良。此外,TNF-α和IL-1β可參與卒中的發生發展過程,誘導炎癥反應的發生,促進炎癥介質釋放。當病人出現腦灌注損傷時,機體釋放IL-1β,引發白細胞發生聚集并激活中性粒細胞,使中性粒細胞發生趨化作用。還能夠引發氧化代謝物的產生,釋放神經毒性物質,加重病人的腦組織的損傷。同時,隨著腦損傷程度的加深,血清中TNF-α和IL-1β炎癥因子水平進一步升高。
我們的研究發現,Lp-PLA2水平與卒中病人的預后相關。Lp-PLA2屬于磷脂酶A2超家族,并且已被發現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以及缺血性卒中的發生密切相關[7]。 這與我們的研究結果相一致。Lp-PLA可通過調節細胞炎癥因子降解纖維帽中的膠原纖維,導致纖維帽變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變得不穩定,甚至斑塊破裂,最終引發急性卒中。進一步利用相關分析發現,血清Lp-PLA2與炎癥因子的表達具有相關性。
總之,本研究表明Lp-PLA2可能參與缺血性卒中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并與卒中病人的預后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