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雪薇
摘 要:近年來,我國建筑業發展迅速,各種高層建筑層出不窮。眾所周知,高層建筑對電梯的依賴程度較大,保證電梯安全運行,避免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對電梯安全運行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提出相關的防范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梯;安全;風險因素;防范措施;探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2.017
電梯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運行中所受的影響因素較多,有關電梯傷人事故常有報道,給電梯安全敲響了警鐘,因此,在吸取以往經驗的基礎上,職能部門應提高認識,做好電梯安全管理,及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消除風險因素,杜絕電梯安全事故的發生。
1 電梯安全運行風險因素分析
研究發現,影響電梯安全運行的風險因素較多,其中技術因素、環境因素、維護管理等給電梯的安全運行構成較大威脅,因此,職能部門應做好這些風險因素分析,找到這些風險因素形成原因。
(1)技術因素。眾所周知,技術因素給電梯安全帶來的影響,涉及兩個方面:電梯生產企業技術、電梯安裝技術。其一,生產企業在設計、生產電梯時考慮不周全、參數設計不當、安全防護差、使用的生產材料較差等,不僅影響電梯作業的正常發揮,而且給其運行埋下安全隱患。其二,電梯安裝人員思想認識不到位、安裝操作不規范,未嚴格按照規范要求設置參數,導致安裝作業出現質量瑕疵。
(2)環境因素。電梯構成復雜,包括很多構件,如減速器、制動器、拽引輪等。部分器件對環境要求較高,如將電梯安裝在不良環境中,如環境中存在腐蝕性氣體、濕度較大時,電梯器件會被腐蝕、生銹,輕則導致電梯無法正常運行,縮短電梯使用壽命,重則引發安全事故。
(3)維護管理。維護管理是消除電梯安全因素的重要舉措。但分析發現,部分電梯維護單位派出的維護人員專業水平層次不齊。部分維護人員執行維護制度不嚴格,開展維護工作隨意性較大,不注重細節的落實,甚至漏掉維護內容。部分維護人員經驗少、技能水平低,對相關參數把握不準確,嚴重影響維護工作質量,增加電梯安全事故發生機率。
2 電梯風險因素防范措施探究
當前人們使用電梯的頻率較高,一旦發生危險后果不堪設想,因此,職能部門提高認識,盡職盡責,做好電梯風險因素防范。為及時消除電梯運行中的風險因素,職能部門應提高認識,立足以往電梯管理經驗,制定系統的防范措施,具體應注重以下內容的落實:
(1)應用知名產品。當前市場上電梯產品較多,可謂競爭激烈、魚龍混雜。一些知名廠家的生產的電梯,質量有保障,使用壽命長,安全隱患少,因此,為避免技術因素帶來的風險,一方面,應做好充分市場調研,了解各品牌電梯性能,采購知名廠家產品,從源頭上控制電梯技術缺陷。另一方面,為保證電梯安裝質量,要求廠家派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負責安裝作業。同時,加強安裝過程監督,保證電梯各環節安裝質量,各安裝細節落實到位,參數控制合理。
(2)優化使用環境。為避免環境因素給電梯的安全運行構成威脅,電梯使用單位應做好環境優化。一方面,做好合理規劃,根據使用需求,預留合理的電梯位置,明確所用電梯型號,以及電梯使用要求,禁止將電梯安裝在濕度大、有腐蝕性氣體的空間中。另一方面,安裝前做好電梯井檢查,確保電梯井清潔、干燥。另外,要求維護人員定期清理電梯門槽中的雜物,保證電梯門順利閉合。
(3)加強維護管理。為及時消除電梯風險因素,創造安全的運行環境,職能部門應做好維護管理,保證維護工作認真、細致落實。一方面,制定完善的維護工作制度。職能部門應做好管理制度研究,與時俱進,定期更新維護制度內容。要求維護人員做好維護制度學習。同時,完善及認真落實獎罰制度。為提高維護人員認識,在獎罰制度中應明確各人員職責以及獎罰標準,尤其應責任到人,誰出問題誰負責,避免相互扯皮的情況發生。另一方面,加強維護工作監督。另外,根據電梯維護工作內容,明確維護工作重點,做好維護工作監督。研究發現,電梯80%的故障都由門系統引發,進行門系統維護時應落實以下細節:1)保證門鎖電氣接點良好、有效,動接點、鎖臂、鎖鉤動作應可靠、靈活。保證鎖緊元件最小嚙合長度為7mm。2)門間隙應滿足標準要求,貨梯在1~8mm、客梯在1~6mm。3)層門緊急開鎖裝置應可靠靈活,并且保證開鎖后能自動復位。4)做好整門刀與層門間隙檢查,控制在5~10mm。門刀和門鎖滾輪嚙合深度控制在5~10mm。另外,維護人員還應做好潤滑部位檢查,及時添加、更換潤滑油,保證其潤滑良好。并做好相關部件磨損、連接件脫落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各部件處于最佳的性能狀態。
(4)做好安全宣傳。研究發現,不合理的使用電梯也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因此,職能部門應做好電梯使用安全宣傳工作,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意識。一方面,定期組織電梯使用人員,開展電梯使用培訓活動,講解規范使用電梯知識,認真落實“四不”。其一,不頂阻電梯門。當電梯門關閉時,不強行阻止,尤其不能將肢體深入門縫中,試圖阻止電梯門關閉。其二,不隨便按應急按鈕。其三,不開門運行。當發現電梯門未關上便運行,表明電梯有故障,應禁止乘坐。其四,發生火災時禁止使用電梯。另一方面,定期開展電梯事故演練活動。向電梯使用者講解應對危險的技巧,使其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措施。
3 結論
電梯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保證電梯安全運行,以及作用的正常發揮,做好電梯安全運行研究重要。本文通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有:
(1)影響電梯安全的風險因素較多,包括技術因素、環境因素、維護管理等,職能部門應做好這些風險因素分析,找到風險因素引發根源,為采取針對性防范措施提供依據。
(2)結合以往電梯運行管理經驗,應用知名品牌電梯產品、做好電梯應用環境優化、加強維護管理、做好安全宣傳,可及時消除風險因素,因此,職能部門應認真落實以上工作。
參考文獻:
[1]林通,龔飛.關于電梯維護保養與安全管理的建議[J].建材與裝飾,2018(35):207-208.
[2]張安國.淺談老舊電梯的安全評估[J].中國設備工程,2018(10)
:95-96.
[3]孟耀華.基于風險的老舊電梯安全評價方法及應用[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7(12):135-137+140.
[4]楊軍賽.電梯安全影響因素分析[J].科技風,2017(1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