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平 曾超
摘 要:我國液化天然氣加氣站國產成套LNG設備起步較晚,早期建設運行的LNG加氣站,管道配置和工藝設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各設備生產商也在市場應用中不斷摸索改進,目前的設備配套與工藝設計逐漸成熟。在近幾年的加氣站生產管理中,設備供應商不同階段提供成套設備之間的差異也在生產過程中逐漸體現;為了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滿足生產需求,提升加氣站的工藝水平,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物料利用率,降低生產運行損耗和運營安全風險,需要撤除無用的工藝部件配置,對加氣站的老舊工藝管道進行改造升級,就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
關鍵詞:LNG加氣站;管道改造;工藝優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2.049
1 系統故障排查
湖北省武漢市柏泉液化天然氣加氣站于2012年3月建成,設備采用的是國內某知名廠家的第一代第一套整裝配套設備,經過7年的實踐運行,其工藝方面的不足和各類故障問題也逐漸體現出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電氣系統方面經常出現莫名的故障,需要整體斷電(有時須多次)重新啟動設備;潛液泵會出現不啟動或沒有接收到指令等現象。
(2)氣液相管道方面主要現象有:1)槽車至防護堤內的潛液泵撬間采用加長真空軟管連接,卸車軟管存在氣液阻現象;儲罐至潛液泵撬間采用真空軟管連接,同樣存在氣液阻、管路阻力較大,氣液相流通不暢。2)潛液泵撬內卸車流量計無使用價值,且造成較大管道阻力,其電器信號故障易造成整個電氣系統故障。3)潛液泵撬至加液機之間的管線較長,各類彎拐法蘭管件較多,甚至存在管線凸凹現象,造成氣液相管道阻力較大,液體升溫及儲罐升壓過快等現象。
另外,60m3儲罐最低罐容量較大,儲罐殘液利用率較低,剩余約4噸液就加不出來了,這種情況在早期建設的站點普遍存在。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帶來的生產及安全隱患,降低損耗,2018年公司對該站點進行了整改,增設卸車口,對卸車口至潛液泵撬和儲罐至潛液泵撬間的管線進行了改造,拆除了潛液泵撬內的卸車流量計及相關電氣配置,并在系統里進行了優化。
2 運行效果總結
經過半年的實踐運行,解決了以下問題:
(1)消除了因真空軟管失效帶來的安全隱患;
(2)儲罐殘液利用率提高,最低可用量從剩余4噸降到了2噸以下;
(3)減少了系統的預冷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4)降低了槽車卸液不干凈的次數,降低了卸車損耗,解決了槽車卸不干凈的問題;
(5)站點的生產運行損耗整體降低了30%以上,提高了生產效益。
綜上所述,為了站點的高效安全運行,建議以下:
(1)對潛液泵至加液機間的氣液相老舊真空管道進行改造,消除安全隱患,提高管道的安全性能。
(2)實現同時卸車加液兩不誤的工藝功能,提高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
3 結束語
隨著國家加大對新能源車輛的支持,各地的大型車輛均要求更換成LNG的燃料動力車型。目前國內擁有3200多座加氣站,仍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LNG重卡牽引車、LNG動力公共服務型車輛和LNG長途客運車輛需求也呈現爆炸式增長。值此LNG加氣站大發展之際,希望此案例能給同行啟示和借鑒,分享出來,便于在新建站和舊站改造上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