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將我國液化天然氣(LNG)標準及標準體系與目前LNG行業新形勢、國家產供儲銷策略等相結合,明確了我國LNG標準體系的新發展方向,重點說明了我國LNG標準在自主編制、實效性、前瞻性等方面的新突破。同時結合LNG接收站調峰保供新態勢、LNG罐箱轉運新業務、LNG儲備罐建設新政策等新的行業發展新形勢,建議性地提出了LNG標準體系的進一步夯實應倡導形成以我國自主編制的新標準為主流的標準管理新態勢,確立我國標準化體系發展的新方向,為我國LNG行業的發展提供標準保障。
關鍵詞:液化天然氣(LNG);新發展;自主編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2.064
1 概述
近年我國LNG行業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市場競爭逐步放開,LNG接收站調峰保供新態勢、LNG罐箱轉運新業務、LNG工程國產化新突破、LNG儲備罐建設新政策等方面,行業軟科學和硬技術實現雙突破,由此,標準化體系的發展充實迫在眉睫。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從直接采標國外LNG重點標準自主制定適合國內LNG行業發展建設標準的階段。
本文通過總結分析我國現行LNG標準及標準體系,提出了近兩年我國LNG標準的發展及標準體系發展的新突破。標準化管理工作在上一階段解決標準間交叉重復等現象的基礎上,進一步在標準研究的前瞻性、標準制定的實用性、標準體系的夯實等方面加大提升力度,統籌指導我國相關標準的編制、修訂及標準體系發展等工作,進一步形成LNG標準領域與技術領域“同步走、互匹配”的行業標準發展趨勢。
2 我國LNG標準及標準體系現狀
2.1 我國LNG標準管理機構
我國的液化天然氣標準化管理機構為全國石油天然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液化天然氣分技術委員會暨石油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液化天然氣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該機構為兩個牌子一套人馬,于2009年正式成立,秘書處掛靠于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是第二屆。共有來自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民營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51位委員。該機構對口國家標準委、國家能源局統一歸口管理國內LNG領域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并與國際標準化組織液化天然氣分委員會(ISO/TC67/SC9)對接。
2.2 我國LNG標準體系現狀
2017年LNG標準體系以層次、門類、序列的層級構建而成,并與天然氣標準體系相融合銜接,按層級共計收錄了現行的42項標準,如表1我國LNG現行標準表。該體系主要通過上下層關系的通用標準、專業門類、序列標準層次;在第二層次“門類標準”中,根據LNG不同專業實現的不同功能和管理范圍分出產品標準、分析計量標準、生產儲運標準、健康安全環保標準和節能減排標準五個門類;在第三層次“序列標準”中,根據專業的必要性,在生產儲運標準下以LNG產業鏈所涉及的不同技術板塊的邏輯順序分列出液化與接收、碼頭與船舶、儲存與運輸和液化天然氣應用四個序列。旨在重點科學統一構架我國LNG標準體系框架,為下一步LNG標準制定及標準管理工作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3 標準及標準體系的新發展
(1)行業標準自主編制。近兩三年,多個LNG接收站項目進入長期運營期,新的接收站項目逐個破土動工。2018年,LNG 3項行業標準發布實施,修訂完成SY/T 6928-2018《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運行規程》,自主編制完成SY/T 7419-2018《低溫管道絕熱工程設計、施工和驗收規范》、SY/T 7434-2018《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能力核定方法》。這三項標準在運行、設計施工及能力核定方面針對LNG近兩到三年的新形勢制定了科學嚴謹的行業規則,填補了我國LNG建設運行、產供儲銷方面的標準空白,極大地充實了LNG標準體系,為下一步標準體系發展的新方向。
另有GB/T xxxx-2019《冷凍輕烴流體 自動液位計的一般要求 第2部分:冷凍型岸上儲罐》、GB/T xxxx-2020《液化天然氣》、SY/T xxxx-2020《對船加注液化天然氣作業安全檢查規范》三項標準正在自主編制,計劃兩年內發布實施。
(2)新標準的實用性。SY/T 6928-2018《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運行規程》是對SY/T 6928-2012《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運行規程》和SY/T 6929-2012 《液化天然氣碼頭操作規程》的整合修訂,并根據現有接收站運行實際情況,增加液化天然氣裝載、輕烴回收系統、BOG低、中、高壓外輸、工藝隧道、海水取水、排水隧道鞥內容。SY/T 7419-2018《低溫管道絕熱工程設計、施工和驗收規范》以設計精良、施工合理、驗收合規和確保低溫工業管道經濟運行為原則,參照國內、外的絕熱工程設計、施工和驗收相關的規范和標準,以及國內工程建設案例的實踐經驗編寫而成。主要針對以低溫絕熱為目的的,外表面溫度為-196℃~0℃的工業低溫管道的新建、擴建或改建項目。SY/T 7434-2018《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能力核定方法》在接收站進入長期運行時期,利用率與達產初期相比均有一定的提高,在產供儲銷的政策形勢下,接收站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需按年核定規模,否則將直接影響接收站的運營成本,該標準正式的發布實施,可為國內已建接收站增量退稅超過20億元。
(3)標準研究的前瞻性。近兩年,LNG接收站調峰保供成為新態勢,LNG大型及超大型儲罐開工建設,LNG儲備罐建設政策發布,LNG罐箱轉運新業務形成,諸多LNG行業新模式、新業態的出現,標準制定的前瞻性迫在眉睫。目前LNG分會已開始著手LNG罐箱轉用標準、地下儲罐標準、儲備罐經濟評價標準等方面的前期探討研究工作,在配合天然氣標準體系發展的同時,提升標準制定的前瞻性,為標準的前期研究工作提供明確的方向。
(4)國際標準化工作參與度。LNG分會持續跟蹤LNG相關的國際標準的編制和進展情況,參與了ISO/TC67/SC9新標準《浮式LNG裝置和設施的設計指南》、ISO/TC8/SC2提出的國際標準新提案《船舶和海上技術 液化氫海上傳送臂設計和試驗》的編制工作,把國內在標準參數選取、編制等方面的成果應用到正在編制的ISO標準中去,增強了我國在國際標準制定上的話語權,為中國LNG行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4 標準體系發展方向建議
隨著國內產供儲銷一體化建設的逐步推進,LNG行業必將迎來又一個高速發展期,加快創新標準體系實施機制,將十三五規劃的實施與標準體系的發展相結合,并組織開展標準執行年度監測評估,強化LNG分會在各層面的作用,做好標準制修訂的落實工作,進一步確保標準體系的持續發展和創新活力。
5 結論及建議
多年來,標準的自主制、修訂工作的進步和不斷完善,體現出我國LNG產業的迅速發展和繁榮,代表了我國核心技術水平能力、設計建造能力和全面管理水平,同時促進了我國LNG標準體系的形成及發展,并將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與標準體系相生相長、互為補充、共同進步。本文結合我國現行標準管理機構及標準體系現狀,提出了我國近兩年標準體系的新發展。在今后的標準工作中,提出以下兩點建議性意見:
一方面,LNG標準的制定發展到現階段,應以制定適合我國LNG產業鏈發展為主,減少采標標準的立項,標準的制定可借鑒參考國外相關標準,倡導形成以我國自主編制的新標準為主流的標準管理新態勢。
另一方面,應構建在LNG產品標準、分析計量、節能減排門類的序列層級,考慮LNG產品質量、計量方法、冷能利用、罐箱運輸等方面的序列擴充,以構架先行來帶動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
參考文獻:
[1]陳志磊,沈珮,李臻,郭重陽.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化及其評價方法研究[J].供用電,2019,36(02):1-6.
[2]李云鵬,孟祥宇,羅惠敏,方旭,謝禹鈞.LNG罐式集裝箱框架支柱結構的穩定性校核及設計中注意事項[J].當代化工,2018,47(06):1212-1215.
[3]劉鐵英,程康,甘少煒.LNG罐箱水上運輸標準分析[J].船海工程,2018,47(01):20-25.
[4]周嬋,崔艷菲.我國液化天然氣標準體系整合研究及發展[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17,33(02):22-26.
[5]楊靜,邊文娟,王楚琦,岑康.LNG產業法規標準現狀與啟示[J].油氣儲運,2014,33(05):469-473.
[6]王俊美,張道光,卜曉玲,金海剛.浮式LNG裝置適用標準探討[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13,29(08):23-27.
[7]王竹筠.液化天然氣(LNG)冷能回收及應用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10.
[8]王樓明,葉銳鈞.我國液化天然氣標準的現狀和展望[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09,25(04):24-26.
[9]王樓明,葉銳鈞.進口LNG的質量及其控制指標探討[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09,29(03):23-28.
作者簡介:王成碩(1987-),男,內蒙古呼倫貝爾人,學士,工程師,主要從事LNG行業標準化管理及知識產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