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電廠煤質質量化驗質量準確性影響因素的判別中,如何提高化驗準確性成為當前電廠系統作業最為關注的話題。煤質化驗的結果的準確性不僅能夠提升用煤質量,同時也能夠提高電廠發電的工作效率。鑒于此,本文首先從煤質分析的理論概述和主要問題入手,對造成煤質化驗準確性的影響參數進行列舉,針對性的提出提高煤質質量化驗準確性的解決措施,供參考。
關鍵詞:煤質化驗;準確性;影響因素;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3.081
0 引言
煤炭資源的應用領域廣,不僅能夠用來制熱和取暖,還可以用來發電,本文研究的煤質化驗主要針對電廠發電,如何選擇質量高的煤炭資源。煤炭資源的利用方式多,且利用的途徑不同,因此可選擇不同的煤質質量檢測,精確檢測數據結果,并有效的把控煤質化驗檢測的步驟,提高煤質化驗檢測準確率,充分保證煤炭資源在電廠發電作業中充分發揮自身能量,提高作業效率。
1 煤質化驗分析及控制存在問題
(1)煤質化驗分析主要內容。煤質分析是基于實驗基礎,結合物理、化學實驗的原理,針對不同的參數進行的質量化驗準確性的分析,以一定量的煤品為主要的測試對象,在對煤炭樣品進行測試實驗的過程中,應及時觀察參數數據的變化,例如煤的水分、揮發分、可磨性等指標數據,由于實驗誤差會導致測量數據不精確,影響煤炭的篩選,因此應選擇合理的化驗方法進行預防。
(2)煤質控制存在問題分析。對于電廠企業來說,合理選擇優質煤炭資源對于提升企業發電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煤質控制的過程中,如何有效控制化驗結果,是電廠煤炭采購人員應熟練掌握的。1)煤炭資源分布范圍廣、布局分散。因此在煤質檢測實驗的過程中,應合理化的加強市場監管,提升煤質質量。2)煤炭企業生產作業的方式不同,導致煤種各異,例如貧煤、無煙煤等。3)煤炭挖掘的工藝不同也會影響到整個煤質質量,因此作為采礦企業來說,在供應煤炭資源的過程中,應合理開挖,盡量減少工藝選擇的多樣化,保證煤炭資源質量。
2 煤質化驗結果誤差的原因分析
煤質化驗工作會直接影響到煤炭產品的質量,因此應建立標準化的煤質檢測流程,并制定規范化的煤質檢測參數的準確范圍,確保整體檢測化驗結果的準確性。但是由于在煤質檢測實驗的過程中,會因為系統誤差、隨機誤差等的出現,直接影響到當前煤質化驗結果的穩定性,因此如何確立好煤質化驗檢測結果,突出整體化驗標準化成為當前技術人員最為關注的話題。
(1)系統誤差。由于煤質檢測過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流程不同,因此在煤質檢測實驗的過程中,系統誤差可以分為方法誤差和實驗流程誤差兩種,在實際煤質檢測的過程中,應充分的結合檢驗環節的儀器校準和實驗環境的維護等方面,切實降低系統誤差帶來的影響。
(2)隨機誤差。在實驗檢測的過程中,首先應進行采樣,采樣過程中會出現誤差,此環節導致的煤質化驗結果誤差率較高,約為80%,這主要是由于在煤質采樣環節中,采樣技術人員往往定點采樣,這樣導致采樣范圍縮小,樣品實驗不具代表性。
其次是制作樣品的過程中容易產生一定的誤差,在樣品制作的過程中,由于對樣品的粉碎、研磨等過程操作不規范,加上使用的機械器具等雜質較多,會嚴重的影響到煤質檢測的成果誤差顯著。此外在樣品的檢測過程中,會由于檢測技術人員操作不規范、工作態度不夠嚴謹等,嚴重導致煤質化驗的隨機誤差升高,
3 提高煤質化驗結果準確性的措施分析
(1)儀器標準化使用。在煤質檢測實驗的過程中,實驗儀器的選擇及規范化使用直接關乎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應按照實驗的規范要求,完成儀器的采購、實驗前的清洗、消毒作業等、實驗后的整理及維護。在采購的環節中,應注重儀器的型號、功能、硬件的質量等,同時結合價格,選購性價比最高的儀器;在使用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實驗流程規范化使用,使用前應預先進行儀器誤差的校準,使用完畢后要進行清洗,必要儀器可進行消毒處理。
(2)按檢測實驗規范流程開展。煤質檢測實驗一般采用的是平行檢測法,通過采取數據對比的方式,降低檢測過程中出現的偶然誤差的行為,同時結合實際檢測的優點等,保證煤質檢測環節中的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此外還要校準檢測的流程。不同的檢測方法具有不同的檢測流程,因此如果實驗中途選擇了其他的檢測方法,應提前進行告知,確保檢測流程的規范化,穩定化。
(3)提升技術人員操作水平和素質。技術人員在整個的檢測實驗過程中,主要包括實驗操作和實驗數據的記錄兩個方面,因此在進行化驗數據的整理的過程中,應第一時間選擇保存實驗數據,一旦數據發生丟失的現象,要進行重新測試。在日常的實驗工作過程中,要開展對應的煤質檢測實驗培訓工作,切實做好相應的技術提升保障體系。并且在培訓之后要展開技能考核,并且做好相應的技術評價體系的構建。
(4)優化采樣流程,控制誤差范圍。采樣過程中的流程標準化至關重要,其直接關系到整個煤礦資源的質量。在優化采用流程的過程中,應做到擴大采樣范圍,不同時間段采樣時應保證樣品密度的均勻,如果樣品差異性較大,要對實驗的樣品進行預先化驗,當煤炭采樣后的顆粒大小大于25mm以后,要進行破碎處理,并利用相關儀器進行針對性的清潔處理。在控制誤差范圍的操作中,首先應控制采集樣品的物質比例,并根據化驗項目的要求合理開展樣品的破碎處理,并結合實際化驗結果對物質的比例進行微調處理,確保煤流能夠進行全面性的采集處理。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電廠煤炭資源采購過程中,煤質化驗至關重要,從煤質檢測過程中出現的誤差進行分析,主要涉及到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因此在檢測的過程中,應充分的結合實際應用數據,從采樣流程、化驗過程、數據記錄和技術人員素養提升等方面分析出現煤質檢測誤差的原因,如果在化驗檢測的過程中,煤質化驗準確性差異性不大,可隨機選擇少量樣品進行處理,確保整體煤炭性質的穩定性,為后續實驗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宋子愛.探討煤質化驗中誤差分析及控制方法[J].山東煤炭科技,2016(10):154-156.
[2]呂映紅.試論煤質檢驗中準確性的提高[J].化工管理,2016(20):
196.
[3]呂芳芳.影響煤質化驗準確度的因素分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
(21):3-4.
作者簡介:董逸菲(1989-),女,山東濟寧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廠煤質化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