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 李俊 劉向鵬
摘 要:本文以變壓器制造技術為依托,本著節約成本,考慮運輸受限的情況,介紹了一種單相發電機變壓器低壓引線和出線結構。以及實現此種結構的思路和方法。簡化了低壓引線的結構,更易于操作,解決了多個軟銅接線片機械強度低、個別接線片溫升高等不足之處,可適應更大容量的變壓器。
關鍵詞:低壓引線;出線結構;機械強度;散熱能力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1.140
1 前言
單相發電機變壓器當容量相對較小時,繞組溫升和局部溫升相對較低、短路作用力和漏磁場相對較小,采用單柱式結構更節約成本, 但針對一些我國西南部省市運輸條件受限的情況,變壓器多采用鐘罩式的油箱結構,這就造成了低壓引線的引出困難,既要考慮低壓引線對結構件的絕緣距離和機械距離以避免放電和局部過熱,還要考慮到生產時的可操作性。并且低壓引線采用單柱結構,其線圈中的電流即為套管中的電流,電流較大,可達到14000A以上,而由于低壓套管油中接線板通常是兩塊接線板并排排列的結構,在接線板與低壓銅排之間的軟銅接線片上會產生很大的電動力,且由于連接引線的操作空間和用戶對封閉母線的連接要求,造成這對接線板與低壓銅排之間的軟銅接線片有800mm以上的部分處于懸空狀態,對于機械強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同時,由于低壓套管接線板附近空間小,散熱條件差,在集膚效應的作用下,兩塊接線板上并排排列的多個軟銅接線片中,各接線片電流分布不均,會產生個別接線片溫升高的現象。
2 本低壓引線及出線結構特點介紹
針對此種變壓器結構低壓引線接線難度高、多個軟銅接線片機械強度低、個別接線片溫升高等不足之處,本結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簡化低壓引線出線結構、提高軟銅接線片的機械強度、改善接線片溫升高的變壓器低壓引線和出線結構。本結構的技術特點是:
①低壓線圈導線(1)軸向出線后以一角度(避開夾件腹板下邊沿)從線圈壓板的豁口引出,沿線圈壓板向變壓器油箱側水平布置,直到伸出線圈壓板邊沿第一距離后再向下方垂直布置到第二距離,最后向兩邊(a,x各走一邊)水平布置到低壓引線接線端子(4),與銅排(3)連接,再由銅排(3)引出到低壓套管接線板(8)上。
②銅排到低壓套管接線板(8)之間的連接采用銅接線腳(7)上固接軟銅接線片(6)的結構,接線腳(7)一端連接低壓套管接線板(8),軟銅接線片(6)一端連接銅排(3)。
③在低壓升高座(11)壁上固接無磁鋼腳板(10),以接線腳夾持件(9)做為裝配夾持件對接線腳(7)進行固定和限位。
④在靠近低壓套管接線板處固接冷卻器相連的冷卻聯管(12)。
3 具體實施方法
①如圖1所示,本變壓器低壓引線是在低壓線圈導線(1)軸向出線后以一角度如20度,避開夾件腹板下邊沿,從線圈壓板的豁口引出,沿線圈壓板向變壓器油箱側水平布置,直到伸出線圈壓板邊沿第一距離(本案例135mm)后再向下方垂直布置到第二距離(本案例280mm),最后向兩邊(a,x各走一邊)水平布置到低壓引線接線端子(4),與銅排(3)連接。
銅排設計成直角形狀,水平方向用來與絕緣夾持件固定,豎直方向用來連接接線端子(4),并在引線水平布置時用收縮帶綁牢在絕緣夾持件上進行固定。此結構由于低壓線圈導線只彎折了兩次就完成了接線,且在水平方向上有夾持固定,既解決了由空間狹小帶來的操作不便,又保證了引線的機械強度,充分考慮了變壓器運行時低壓引線所受的電動力和變壓器運輸時所受到的顛簸沖擊。
②如圖2所示,本變壓器出線結構:銅排(3)到低壓套管接線板(8)之間的連接采用銅接線腳(7)上焊接軟銅接線片(6)的結構,銅接線腳(7)一端連接低壓套管接線板(8),軟銅接線片一端連接銅排(3);在低壓升高座(11)壁上焊接無磁鋼腳板(10),裝配夾持件采用絕緣夾持件(9),對銅接線腳(7)進行固定和限位,解決了軟銅接線片800mm以上距離的懸空狀態,大大加強了此處低壓引線的機械強度;在靠近低壓套管接線板處焊接冷卻器相連的冷卻器聯管(12),改善了此處的散熱環境,杜絕了個別接線腳溫升過高的情況發生。
4 結論
此種變壓器低壓引線和出線結構不僅解決了我國西南省份大容量單相單柱旁軛結構低壓引線配制困難,機械強度不好保證的問題,也解決了低壓套管處散熱條件差導致個別接線片溫升較高的問題,對受運輸限制的變壓器,能夠適應更大容量的變壓器。
參考文獻:
[1]謝毓城.電力變壓器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2]變壓器制造技術叢書編審委員會.變壓器裝配工藝[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3]劉傳彝.電力變壓器設計計算方法與實踐[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