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環境保護是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近幾年,農村水體質量保護被提上了改革日程。以往農村水環境治理工作一直存在分散、難治理的情況,這也阻礙著農村經濟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并時刻威脅著人民的健康。本文對農村水質污染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并對水環境保護和治理提出相關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水環境;保護治理措施;水污染;途徑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1.182
1 農村地區水環境污染的原因
我國農村地區水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一直沒有得到較好的改善,有些農村中的河道和河流中的水體質量呈現出逐年降低的趨勢,水質達不到國家要求標準,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健康[1]。具有關調查,在中國農村,約有三億人口用不上合格的水,人民健康遭到威脅。針對農村水體污染,這里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1)人口數量增多,農村人民生活方式并未改變,大量如廁糞便直接倒入周邊河道。
(2)大型畜禽養殖水污染。
(3)圍湖填河造地的不合理開發。
(4)在土地種植中,人工藥品、肥料的大量使用,水體富營養化和地下水污染問題愈發嚴重。
(5)與環境格格不入的水產養殖方法導致的污染。
(6)河渠硬化破壞自身進化能力。
(7)農村河流中淤泥淤積以及水體受污染后失去自然凈化能力。
2 農村水質污染的保護和治理措施
水質的污染,是經過漫長的積累,在污染超出水體自我恢復的閾值之外,水質會呈現下降趨勢[2]。短期內超出水體承載量,其周邊的生態系統失去平衡,污染情況逐漸惡化,如果不及時治理,將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在水環境保護和治理中,樹立正確的綜合質量觀念,在外源污染,內源污染及河道生物修復等多方面考慮。本文就農村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畜禽廢水和生活中的垃圾污水的防治工作,提出幾點措施。
2.1 在農村畜禽廢水方面
農村畜禽廢水,主要是糞便清潔使用水和污水排流,對這兩方面要做好水量和水濃度的有效處理。例如養殖場保持衛生整潔,場地中的雨、污水分道,避免污水污染表層土壤甚至地下水;或者采用新型清糞工藝,降低污水濃度;在飼喂中使用精準喂料,降低廢棄物總量。
在畜禽養殖建設中,以市場和政府相結合的模式,創新投資體制,鼓勵社會投資企業參與養殖場建設運營,加大有技術實力和經驗以及相關能力的企業參與養殖項目,推動養殖業的發展[3]。
做好長期運營維護工作,當前很多畜禽養殖中的運營和維護狀況不到位,部分存在無人管理或者別人代理的養殖情況,養殖業內部工作人員不具備相關技術水平,對于水環境保護意識差。所以,在這一方面,需要加大養殖場運營維護工作,加大對水體污染物的減排工作,相關工作人員要持證上崗,做好養殖場中的堆肥、沼液量等指標的記錄。對于養殖場內部機械設備進行及時維護、管理,確保設備正常運行等。
2.2 農村生活污水方面
農村加快發展,使得農村人口也得到相應的增加,生活用水以及污水排放都相對的增加。此時,農村應裝配相應的水處理設施,減排增凈,使農村用水跨入可持續發展,循環利用。對于農村生活中的水污染環節中,如何加強水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我們從下面幾個點提出了建議:首先,農村人口分布范圍廣且散,農村管網因為經濟問題沒有一個好的建設,應加快農村人口聚集,降低成本。由于地勢及污水種類不一,選擇抗沖擊能力強的設備更符合條件。其次考慮農村經濟發展情況,在污水處理方面,可以選擇造價低、性能強,且能源消耗低的污水處理工藝。最后因條件限制,在農村水處理方面,缺乏較為專業的高技術人才,所以在水處理工藝上,可以選擇管理簡單,且好維護的工藝。
2.3 其他方面水環境的保護和治理途徑
(1)在農業生產中,少用工業肥,多用有機肥,防止肥料下滲導致的地下水污染,加大精準施肥技術和機械設備的推廣;研制并使用低毒性,易降解農藥,在生物科技方面提高莊稼抗病性。對農作物實行病蟲害防控工作;在農田建設和土地資源開發工作中明確環保要求以及符合國家相關規范;在大型灌溉地區,生態溝渠和污水凈化以及地表徑流等相關設施多多益善[4]。
(2)水產養殖實行健康的生態方式,在河流湖泊中做合理規劃,并限定養殖區域,水產養殖中提高飼料利用率,以無公害飼料為主;并有效控制化學藥品的使用。
(3)做好農村環保普及教育:農村各鄉鎮政府可以利用多種形式對居民進行環保教育普及,培養居民水環境保護的意識,讓居民認識到水環境保護不是短暫的,而是長期堅持。采用科學的農業種植方式,增強水環境的保護。
(4)水體生態系統恢復方面:恢復河道原貌特征,促進生物鏈的健康形成,讓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提高[5]。河道恢復上可以從恢復河流形態、保持河流縱橫流向的聯通、建設生態系統需要的物種方面入手,并在河道河岸進行改造,盡量減少混凝土的使用,采用植被護坡。
3 總結
農村水環境保護和治理不能因為個別問題就停滯,加強農村經濟建設,首先要對水環境問題進行有效治理,農民過得健康,才能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要提高農村水環境保護工作,就要鉆研出更符合農村實際條件的措施,對農村中畜禽養殖和水產養殖方式進行改進,實施有機農業,處理河道內外污染源等等。地方實行統一規劃,在資金上予以扶持,并切實落實相關工作。
參考文獻:
[1]倪妍.浙江美麗鄉村建設中的水環境保護研究[J].包裝世界,2018
(03):85-89.
[2]孫旻,楊磊.農村水環境保護和治理對策的思考與建議[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10):57+62.
[3]姜曉雨.我國農村環境治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4]王俊敏.生態文明視域下農村水環境保護機制探究——以蘇北地區為例[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8(06):87-93+96.
[5]任亮,張曉峰.我國農村水環境綜合治理思路及建議[J].中國水利,2016(17):19-22.
作者簡介:李運凱(1996-),男,河南偃師人,本科,研究方向:環境保護和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