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昌
摘 要: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給全球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酸雨、生物物種滅絕、霧霾等環境問題給人類的生存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區域環境綜合評價是協調區域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對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圍繞基于地理信息系統對環境檢測的意義和應用進行闡述。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城市環境檢測;人居環境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0.228
0 引言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產與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環境檢測、管理已經成為了人類社會、環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對各個區域環境信息進行收集、存儲、傳輸、分析等,為環境檢測、管理以及決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1]。地理信息系統是一種收集、處理和存儲空間信息的新型計算機系統,能夠對不同時間段、不同空間分布等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處理,實現了對空間信息、其他類信息的同步管理。
1 地理信息系統對于城市環境檢測的意義
地理信息系統是基于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對城市地球表層空間關于地理分布的數據進行采集、管理、分析、運算以及存儲和描述、顯示等的技術系統,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資源、環境、測繪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多資源環境檢測主要包括檢測地理對象的水、土地、噪聲、大氣、綠地等,通過建立多源環境信息數據庫,對信息進行提取、數據進行分析,從而使城市對多源環境進行科學的管理,促進對不合理規劃信息資源、環境污染等進行整治和處理[2]。
2 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檢測中的應用
數據管理是地理信息系統只要功能之一,是地理信息系統強有力的支撐,能夠對城市水、土地、噪聲、大氣、綠地等資源分布情況進行調查,為城市環境規劃和決策提供服務,是城市環境規劃、管理的重要手段,為城市環境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為城市環境規劃提供重要的決策支持[3]。
以四川省2012年~2018年城市整體人居環境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統對四川省城市整體人居環境得分進行分析,從下表1可以看出,四川省城市整體人居環境綜合得分呈逐年增長趨勢,雖然2015年綜合得分從2012年的56.43分降低至52.87分,但2018年綜合得分增長至60.35分,充分表示四川省城市整體環境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人居環境也得到了不斷的改善,目前四川省整體城市環境質量正呈不斷優化的方向發展。
從上表可以看出四川省城市整體經濟環境、人文環境、服務環境、生態環境等都與人居環境發展特征大致相同,均在不斷優化中,其中生態環境改善最為顯著,6年間綜合得分增長2.91分,其次是服務環境,綜合得分增長2.69分,人文環境和經濟環境改善相對較小,綜合得分增長幅度分別為1.07分、 0.56分。
(1)生態環境信息采集,在城市環境檢測研究中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城市環境信息的采集,有效的數據是信息的載體,收集不同類型環境系統間、環境系統各要素特征、關系相關數據等對生態環境檢測具有重要的意義。利用遙感信息和地面監測信息站點進行結合,對城市環境進行連續動態的監測,再利用3s技術(遙感RS、全球定位系統GPS以及地理信息系統GIS)對城市環境進行監測、評估、預報、收集等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庫,為城市環境信息管理、處理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
(2)城市環境數據管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城市環境研究范圍越來越廣,地理信息系統采集的城市環境數據也越來越多,越加復雜。因此需要對城市環境檢測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從而確保城市環境信息模擬、傳播等的順利開展。首先合理應用科學的組織、數據能夠有效減少試點采樣難度,降低時間序列的分析難度,提高對城市環境數據的組織、應用效率,有助于城市環境數據查詢、發布等的網絡化和系統化,其次合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能夠對各種容量之、數據等進行預設和預處理,對數據誤差等進行校正從而提高城市環境數據的準確性,防止將錯誤的信息錄入數據庫中,有效提高了數據的質量。
(3)對城市環境信息進行模擬與分析,地理信息系統能夠對城市環境信息進行深層次地模擬和分析,通過與其他相關信息技術相結合,實現對城市環境信息的加工、再生等從而獲得對某一環境問題的相關策略信息和解決方案,是城市環境檢測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城市環境數據、信息等關鍵環節。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理信息系統的應用能夠為城市環境研究帶來廣闊的研究方向、新的研究思路以及工作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環境研究的直觀程度和效率,隨著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功能的不斷完善,可以有效促進進一步深入可視化評價研究,從而更好的提高城市環境研究,對城市環境改善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德元,楊嘉琳,孫新華等.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農業地質環境監測研究——以江西省余干縣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6, 44(20):56-59.
[2]王素珍,靳奉祥,張德華等.基于ZigBee和GIS的城市大氣環境實時動態監測系統[J].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0(02):133-138.
[3]傅為華.基于GIS的環境監測數據管理評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安徽農業科學,2016(01):32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