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利
摘 要:近年來,我國機械制造業發展勢頭良好,人們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特別是現代機械制造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應用。本文主要通過對現代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技術現狀的分析以及相關先進技術的分析來研究目前國內機械制造業現狀,在此基礎上分析接下來的發展路線并給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先進技術;自動化;智能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5.023
在當前的工業研究中,對現代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技術的研究處在非常熱門的階段,這源于人們的生產生活與機械設備的緊密連接。業界人士對這一行業給予高度重視。本文通過對現代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技術現狀的分析以及相關先進技術的分析來研究目前國內機械制造業現狀,在此基礎上分析接下來的發展路線并給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1 現代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技術現狀
1.1 我國機械行業現狀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機械行業在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關乎我國的經濟命脈。但我國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十分嚴峻的現狀:相較于重工業十分發達的歐美發達國家來說,我國機械行業起步較晚、發展相對緩慢、相關技術相對落后。除此之外,社會針對機械行業而培養出的高素質研究型人才在設計思維上普遍較封閉,實踐型人才也并不十分與市場需求契合。
但另一方面,我國已對此行業給予了高度重視,針對目前現狀也積極應對、努力提升機械行業發展潛力。這也正是本文開頭提到的關于現代機械設計和機械制造行業擁有眾多關注的一大重要原因。
1.2 現代機械設計現狀
當前,我國現代機械設計領域還較為落后,自主設計能力還不夠強大。在當前機械行業,我國還是更多引進日本、德國等工業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這對于我國機械行業的發展來說十分不利,一旦對方實行專利技術封鎖,我國會處于一個十分被動的地位。
另一方面,傳統的機械設計還有產品設計周期過長,機械設計和機械制造內部缺乏協調性等各種缺陷。如此一來,這樣的機械設計根本無法保證其生產出來的機械產品的質量[1]。
盡管國家早已意識到這一現狀,并對這一行業給予高度重視,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機械設計也確實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社會及學校對這一行業的人才培養依然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
1.3 現代機械制造的發展現狀
現代意義上的機械制造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機械制造技術具有工程性的特點:在現代意義上,機械制造技術充分強調計算機技術、傳感技術、信息技術、管理技術、以及自動化技術的融合,要求在機械制造技術的應用全過程中,實現與傳統機械制造技術的融合。第二,機械制造技術具有綜合性的特點:現階段,對于現代化機械制造技術的應用目標在于:確保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能夠得到提升,并為國家經濟水平的增長“添磚加瓦”[2]。第三,機械制造技術具有統一性特點:即在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相關企業為了能夠贏取在參與市場競爭過程中的絕對優勢。第四,機械制造技術具有全球性的特點: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建設進程日益加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大多是通過金融、科技、以及信息的方式實現對市場占有份額的擴大,這直接導致了整個市場競爭行為的激勵性。
當前我國現代機械制造行業處于穩步發展階段,相對于機械設計,我國的機械制造處于較為領先的地位,特別是傳統機械制造行業,我國企業在全球行業中處于十分有競爭力的地位。
我國現代機械制造技術所取得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柔性制造,其建立在成組技術的基礎之上,它會以傳統以上的數控機床和數控柔性機床的指導單位作為中心。在生產方式上主要呈現變批量生產的特點;虛擬制造,通過將虛擬技術投入到機械生產之中,可以以客戶的需求為出發點,對機械產品進行相關調整,提高機械產品的針對性;敏捷制造,其所指的是通過創新組合和應用,使得機械制造系統可靠性有所鞏固,防止企業因類似庫存過多這樣的問題而面臨危機。
2 相關先進技術分析
2.1 自動化在機械制造設備中的應用
當前我國在機械制造行業已極大程度上注入自動化技術,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設備中的應用使得我國工業生產力極大發展。機械制造自動化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的特點:第一,機械制造自動化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人工勞動力;第二,機械制造自動化應用使得生產量和生產質量大大提高;第三,機械制造自動化使整個生產周期和生產環節更加具體化。
2.2 智能化在機械制造設備中的應用
機械制造智能化可以說是機械制造自動化的更深一步發展。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的開發和發展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而智能化也必將應用于機械制造行業。機械制造智能化在更近一步提升產量和產品質量的同時,也對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3 機械行業發展路線及對相關問題給出的建議
在二十一世紀的機械設計和機械制造行業中,自動化和智能化必將更深一步得到應用。當下機械制造行業不斷進行改革和調整生產模式也是為了更好適應市場需求、更好發展。
由此,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第一,積極面對發展大勢,加大對機械設計方面的投入,加大自主研發比重;第二,社會與企業、學校聯合,加大對相關人才的培養力度,培養機械行業相關的高素質人才,同時也使人才適應市場需求;第三,順應全球趨勢,加大自動化技術、智能化技術應用于機械制造行業,由此提升我國工業生產的產量和產品質量;第四,積極借鑒發達工業國家的成功經驗。
4 結語
現代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的發展是一條漫長的路,在這方面的發展絕不能急于求成,但同時也不能踟躕不前。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必將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只要國家民族和我們每一個從業人員不懈努力,我國的機械行業必將有一天立于世界工業之巔。
參考文獻:
[1]韋祚軍.現代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的相關技術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18):68-69.
[2]何軍慶.現代機械工程設計領域虛擬制造技術融合路徑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8(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