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國省道瀝青路面養護重要性開展分析,明確有效的養護方式可以提升養護水平、延長道路使用壽命、降低維護成本。在此基礎上,對表面封層養護技術、局部裂縫與路面沉陷處理技術、瀝青再生養護技術進行了探究,以便在整體上提升國省道瀝青路面養護水平,為關注這一類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國省道瀝青路面;養護施工技術;表面封層養護技術;瀝青再生養護技術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5.109
0 引言
隨著時代進步,國民經濟的飛速增長,我國交通事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公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給公路管理部門的公路養護工作增加了壓力。尤其是當前國省道瀝青路面破損嚴重,如果不加以養護,會縮短道路使用壽命,給車輛通行帶來不便,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養護施工技術,提升瀝青路面的路況質量。
1 國省道瀝青路面有效養護的重要性
國省道是我國重要公路之一,不僅與車輛通行息息相關,而且也反映著我國的經濟狀況,代表著國家的形象。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車輛數量不斷增加,對國省道瀝青路面造成了比較嚴重破壞,埋下了安全隱患。雖然在國省道瀝青路面使用中,對其路面進行了相應的養護,但主要以矯正性路面養護方式為主,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需要進行反復的修復,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局部破損處不斷增多,十分容易導致公路整體性破壞,既會影響車輛的正常通行,給人們出行帶了極大不便,而且還需要花費巨額的修復資金。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學的方式對國省道瀝青路面進行有效的養護,如預防性路面養護方式是比較先進的一種,能夠在不加大公路承載力的基礎上,對國省道的功能狀況進行相應改善,既能減輕車輛對公路的破壞程度,延緩將來對公路的破損,節省維修成本,又能促使車輛正常通行,減少不良影響,對道路優質養護目的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2 國省道瀝青路面養護的施工技術
2.1 局部裂縫,破損治理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車輛的增加,國省道承載壓力越來越大,加之以往養護方式不科學,造成了大量的局部裂縫,給道路的穩定性、安全性帶來不利影響。另外,通過對國省道瀝青路面病害分析可知,有大部分病害都是以裂縫形式出現的,降低了道路的性能,同時也會縮短道路的使用壽命。因此,在進行瀝青路面養護中,需要重點關注路面局部裂縫的問題。現階段,對局部裂縫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貼縫處理、二是填縫處理、三是灌縫處理。每種處理方式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因此需要結合瀝青路面裂縫具體狀況,選擇最合適的處理方式[1]。一般來說,灌縫與填縫的處理方式比較適合公路路面裂縫寬度大于5mm的,而裂縫在5mm以內的比較適合采用貼縫的養護方式。在我國國省道使用中,實際上還存在一些細小的裂縫,相對而言這些裂縫對道路使用性能影響并不大,在夏季的時候可以自行閉合,所以為了提高道路養護的效率,促使車輛正常通行,可以不對細小裂縫進行處理。
2.2 瀝青再生養護技術
瀝青再生養護技術是當前國省道瀝青路面養護的主要技術之一,屬于新技術,具有獨特的優勢,不僅能提升道路養護水平,而且其使用的瀝青是可循環再利用的。該技術需要使用瀝青路面再生密封劑,該材料具有抗老化的性能,屬于一種半液態制品,由煤焦油、石油蒸餾液兩種材料組成,采用該材料進行瀝青路面的養護,能夠高度密封瀝青路面,提升道路的防水性能,以免雨水過多滲漏公路內部,造成路基損壞,降低道路強度、穩定性。另外,在應用該技術時,為了節約資源,也可以在原有路面上添加再生劑,不僅不需要澆筑路面,而且能夠有效的恢復原有瀝青,實現良好的養護效果,節省養護費用,符合當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
2.3 表面封層技術
進行瀝青路面表面封層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能夠對國省道瀝青路面進行有效的保護。在道路養護過程中,需要保證養護層敷設的連續性,以便提升封層效果。在運用表面封層技術進行瀝青路面養護時,封層材料對養護效果具有直接影響,因此需要保證材料質量達標,并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材料的配比。例如,瀝青集料混合物、單獨的瀝青都是經常使用的材料,進行瀝青路面封層以后,可以有效復原國省道瀝青路面過度氧化的問題,對不是很大裂縫的密封也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進行表面封層還能減少水分的滲入,降低自然環境對道路的不良影響,提升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水平。當前,隨著公路建設數量不斷增多,表面封層技術與方法也呈現了多種多樣的特點,以下幾種封層方法是比較有效的:
2.3.1 石屑封層
在國省道瀝青路面養護中,進行石屑封層需要借助同步碎石封層車。為了實現良好的封層效果,應該利用碎石封層車將作為粘結材料的改性乳化瀝青鋪灑在路面上,同時將石屑均勻鋪在其上,并由來往的車輛進行有效的碾壓,在碾壓到一定程度時,會形成一道瀝青碎石層,也就是石屑封層結構,能夠有效減少車輛對國省道的磨損,降低道路破損程度。相對其它表面封層技術而言,該技術操作便利,而且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但卻受很多因素影響。其中季節和溫度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通常情況下應用石屑封層技術最好集中在5至7月份。在實際封層中,也需要對施工環境等因素進行充分的考慮,以便及時排除不良干擾,確保良好的應用價值,為后續養護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2]。
2.3.2 還原封層、霧封層的養護技術
在進行還原劑封層養護中,主要是將乳化瀝青合理的噴灑在路面上,在這一養護環節中,應該注意霧狀的乳化瀝青還原性能比較好。因此,應該盡可能噴灑霧狀的乳化瀝青,進而可快速還原表面,對國省道瀝青路面進行有效的保護,減少車輛、自然環境等對道路的破壞,降低道路病害發生的概率,為車輛通行提供良好的環境,確保其安全、穩定行駛。
在進行霧封層養護時,為了確保養護的實效性,需要借助專用的霧封層撒布車,以便保證道路質量。該撒布車能夠依據養護的實際需求,進行相應的移動,將乳化瀝青撒在路面上。乳化瀝青具有稀薄的特點,之所以能夠實現良好的養護效果,主要是因為它的滲透性比較強。在撒布車撒完乳化瀝青后,在國省道路上會快速形成一道防水層。該防水層是密封的,其密實性較好。因此,從根本上增加了公路防滲漏、隔水的功能。即使在雨水量比較大時,也能夠降低水分對瀝青路面的破壞,減少不良影響,確保道路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同時,進行霧封層養護,有利于促使路面粗細骨料粘合度不斷提高,確保道路的穩定性,對國省道使用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意義。
2.3.3 稀漿封層養護技術
20世紀末,我國引入了稀漿封層技術,將其運用到公路瀝青路面養護中,實現了良好的養護效果。因此,在當前我國國省道瀝青路面
(下轉第121頁)
(上接第118頁)
破壞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進行道路養護時,有必要對該技術進行充分的運用。稀漿封層養護技術與微表養護技術有很多相似之處,都需要科學合理的調配乳化瀝青、添加劑、水、礦物等材料,并進行相應的攪拌,直到成為稀漿混合料為止。在確保稀漿混合料配比與質量符合相關要求與標準的基礎上,可以將其均勻的鋪設在瀝青路面上。在鋪設混合稀漿原料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與需求,采取機械操作或者人工操作。在鋪設之后,會在公路路面上形成路面防護薄層。通常情況下,這個薄層在3mm左右,能夠對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具有預防瀝青表面裂縫、老化、塌陷等現象發生,減少道路質量問題出現。與此同時,防護的薄層還會促使瀝青路面上細小的裂縫快速的修復,對其外觀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也為車輛良好運行奠定了基礎,有利于延長道路使用壽命,恢復國省道瀝青路面的各項功能,保證路面行車安全。
2.4 路面沉陷處理技術
國省道瀝青路面沉陷是主要病害之一,給車輛通行帶來了很大困擾。因此,在瀝青路面養護中,需要重點對路面沉陷問題進行處理。在處理之前,需要對國省道瀝青路面沉陷狀況進行分析,依據其實際沉陷程度采取相應的養護方式與處理措施。如果其沉陷狀態已經停止,可以采用修補的方式,使用瀝青混合料填滿下沉的部位,并將其修復后的路面壓平,保證道路保持較強的穩定性。但如果國省道瀝青路面下沉呈現不均勻的特點,還需要采用相應的材料進行填壓。例如,罩面處理可以應用到大面積下沉的瀝青路面中。在路面沉陷處理與養護中,應該對橋頭塌陷情況進行重點觀察和分析,塌陷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借助鉆孔壓價處置加固橋填土[3]。在進行瀝青道路養護時,由于國省道車輛通行數量較多,所以應該最大限速減少對機動車的營運和行駛的影響。
3 結論
總而言之,國省道瀝青路面是我國的重要公路,在人們生活與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現階段,國省道瀝青路面破損嚴重,不利于車輛安全、穩定通行。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瀝青路面養護技術,彌補傳統養護的弊端。這就需要對表面封層技術、局部裂縫處理技術、瀝青再生養護技術、路面沉陷處理技術進行充分的運用,以便優化路面質量,恢復道路功能,節約維護成本,延長國省道瀝青路面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封麗.國省道干線公路瀝青路面的養護維修[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8,41(11):48-49.
[2]袁瑤.國省道瀝青路面養護重要性及養護施工技術[J].四川水泥,2017(04):13.
[3]劉孝紅.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技術在國省道上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6,39(08):166-167.
作者簡介:張小杰(1987-),男,河南湯陰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日常養護及養護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