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國家經濟水平有了一個新的提高。與此同時,國際人才市場對具有專業化技術人才的需求日益加深。以建筑型企業為例,該企業所需要的是具備專業知識的高級機械工程技術人才,只有招收到一大批具有實踐才能的技術性人才,才可以幫助建筑企業內部發展。由此,我們要求職業技術學院不斷改革內部的管理體制,本文主要談到的是高職機械工程系的實習管理,校企合作終將是職業技術學院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職業學院學生;實習管理;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5.212
1 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實踐
1.1 校企共建培訓基地
為了更好的為機械工程系的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實習環境,高職院校需要做好與建筑行業企業的一個溝通交流,爭取同企業達成一致目標,在校園內部建立起培訓基地。隨著新時代理念的深入,校企合作已經由構想變成現實,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加入到校企共建的行列中。通過配合高職院校建立一些培訓基地,在為學校高職機械工程系的學生提供了培訓基地的同時也給了本企業培養人才的機會。一些在培訓基地里實踐能力超強、表現突出的學生都可以成為企業所培養的重點職業對象。這些可以降低企業同人才市場上的競爭,使得他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培訓出專業化知識和實踐能力較強的一大批學生。對本企業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大大提高企業內部的新鮮血液。而學生和學校也可以在校企合作中大大受益,校企合作可以為學校減輕很大一筆教育資金。
1.2 建立企業招聘與學生就業信息互動與反饋機制,提高學生就業率
為了可以從真正意義上提高高職機械工程系學生們的就業率,給高職院校的學生以更多的就業選擇。我們聯合建筑事業單位在校內開展一些企業招聘會,對學校學生的就業方向進行一個系統化的調查。以及搜集一些學生們反饋回來的就業信息,使得更多的學生可以擁有一套完整的就業體系。招聘會的舉辦可以使得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學生時代就擁有一些制作簡歷的經驗,以及能夠在眾多大型企業招聘會中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定位,這些都會幫助學生們未來事業的發展鋪墊一條有用的道路。他們在學校所開展的招聘會可以成為一個招聘機械工程化人才的一個有機平臺。一些能力突出的學生就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被建筑企業所發現,進而成為企業事業單位中的一員。這于企業的發展也是有利可圖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校企合作中,學校與建筑企業達到了雙贏。
2 構建教學內容體系以校企合作開發的專業課程教材
在現代教學中為了使同學們可有一個更好的就業前景,大都數的學校都選擇了以校企合作開發的專業課程為教材。而在校企合作工作的建設過程中,高職院校與企業雙方都需要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定位,學校需要意識到校企合作是為了給學生們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的實踐平臺,而企業則是為了可以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可以為企業培養一批更加實用的專業化人才。就機械工程系而言校企合作可以既可以使同學們更好的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同時也可以使同學們有一個良好的實踐平臺。同時,與學校進行合作的建筑企業可以提出一些建議,例如要求學校出版一些本企業所開發的專業課程,這些教程是由建筑企業日常工作運轉中所積累下的實戰經驗所編制的,教授給學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此外發展他們為適應建筑企業需要的人才,這也大大方便了建筑企業日后招聘一些對口化機械工程人才。同時為了使得校企合作的計劃可以有效得到實施,國家需要加大鼓勵校企合作的建設工作,給以高職院校一個堅強的保護后盾,對于一些自主加入到校企合作建設工作的企業予以鼓勵與獎評。這些都會大大加快校企合作的腳步,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可以更多的受益。
3 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
3.1 推進校企對接,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
為了給高職院校的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高職院校需要在校內建立起有效的合作辦學機制,尋找適合學生發展的企業。與專業相對口的企業達成校企聯合。就機械工程系而言他們需要的更多的是建筑企業方面的信息。我們同建筑企業達成校企聯合,可以更好地給他們提供一些適合未來職業發展的平臺。建筑企業可以輔助學校完善上課課程體系,為學生講解更多關于建筑實踐的知識。新的教學體系下,學生們所學的知識可以同未來就業崗位上的知識達成一個聯合,這對于學校和企業培養專業化人才是很重要的一步跨越。
3.2 建立與企業生產標準、職業技術要求相適應的能力遞進的課程體系與考評體系
作為校企合作所要達成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適應,教學內容與職業標準相融通。以往我們傳統的職業教學課本來看,機械工程的專業課本更加趨向于書面式的,很多企業在招聘一些專業化人才時,首先面向的是一些已經具備了專業對口化知識的人才,并不是僅僅懂一些書面知識的人。我們在企業和學校之間建立起合作關系,就是為了給學生提供實習環境的同時,改變他們原有的教學模式,推出一些符合企業實際需要的實踐技能。這些技能都將會成為他們未來發展道路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未來校企合作將會越來越好。
4 小結
現代社會對于工作經驗越來越看重,所以也就需要學校為同學們更多的提供實訓機會,這就需要學校與企業方面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合作。只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合作,我們才可以為更多的機械工程系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同時促使一些企業愿意接收一來自高職院校的學生,給以他們積累職業經驗的平臺。在此情況下,未來我們國家的高職院校將會為國家培養出一批新型的專業化具有實戰經驗的技術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岳貴鑫,宋真君.構建校企合作載體管理體系的實踐與思考[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2):107-109.
[2]張明艷,孫曉飛.協同創新理論與校企合作實踐研究[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3(03):74-77.
[3]趙磊,朱娜,曾祥書.黑龍江省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校企合作現狀與問題分析[J].職業技術,2013(09):39.
作者簡介:周生國(1962-),男,四川南充人,專科,高級技師,高級考評員,四川省專家庫考評員,機械工程系主任,研究方向:裝配鉗工工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