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高雄市長韓國瑜6月1日參加臺“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造勢活動。30萬身穿紅衣的韓粉不畏風雨,挺韓誓師。韓國瑜也鄭重承諾,他準備承擔任何重責大任。臺媒評論認為,這場造勢不僅代表國民黨“總統”初選開打,也形同韓國瑜宣布進軍“總統大選”,“韓流”對藍綠初選乃至未來的“大選”會產生什么效應,更受關注。
“不惜粉身碎骨”
韓國瑜首場“總統”初選造勢6月1日在凱道登場。上午11時前現場座位已滿,形成一片“紅潮”,不只全臺支持者參與,還有遠道從美國趕來的韓粉。雖然當天下著雨,但仍無法澆熄他們的熱情。下午4時45分,韓國瑜抵達凱道,妻子李佳芬跟在后面不時為他擦汗,破除外界流言。主持人宣布現場人數突破40萬,臺北市警方稱,未掌握確切人數,粗估差不多有30萬人。
韓國瑜在致辭中稱,蔡英文上臺說“謙卑、謙卑、再謙卑”,現在卻是“權力、權力、愛權力”,讓兩岸暴沖、文化斷根,臺灣人民都受不了了。韓國瑜承諾,如有機會當選,“國防”方面會讓對方不敢輕啟戰端,把“凱子外交”轉成“發財外交”,面對2020年“中華民國生死保衛戰”,他準備承擔重責大任,“為中華民國不惜粉身碎骨,讓鬼混的政黨、讓民進黨下臺”。《中國時報》2日注意到,在這場造勢活動中,既有姚江臨等國民黨中常委,也有“立委”現身,顯見韓國瑜的高人氣。桃園市議員黃敬平在臉書稱贊,“也只有他,才能讓庶民這樣在滂沱大雨中不離開”,國民黨內誰是2020最強棒已不證自明。
1日深夜,韓國瑜在臉書表示永遠不會忘記2019年6月1日凱道上“那一望無際的人海、旗海在風雨陽光里不離不棄地歡騰飛揚”。2日,他又公布8日將在花蓮辦活動,預估可吸引10萬粉絲。
“臺風”“韓流”分道揚鑣?
面對30萬人的呼聲,島內各陣營五味雜陳。蔡英文2日稱,再給她4年,連任會讓臺灣脫胎換骨。臺北市長柯文哲直言,韓國瑜本來民調就很高,不意外,之后更大笑稱“中華民國不要粉身碎骨就好了”。前新北市長朱立倫稱,只要是黨內同志的活動,都會給予祝福。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稱,這是個快樂的造勢活動,希望人數越多越好,他們都可能成為國民黨最重要的支持力量之一。郭臺銘2日則嘲諷說,韓國瑜所講的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和“發財外交”,“好像都在抄我的”。親綠的《自由時報》2日稱,韓國瑜造勢前在臉書向支持者寫下“熱情不破、真心不改”,充分反映出他近來在婚外生女爆料陰霾以及對手郭臺銘迎頭趕上的極大壓力下所產生的焦慮感,而1日現場一片“紅海”可謂讓韓吃下定心丸。文章認為,“臺風”和“韓流”已分道揚鑣,為藍營選情埋下隱憂。
“中央社”稱,韓國瑜靠造勢化解近日紛擾,形同給了黨內對手下馬威,郭臺銘、朱立倫和王金平面臨強大壓力之余,也勢必出招拉抬聲勢,國民黨初選熱度將持續升溫。尤其對王金平來說,去年高雄市長選舉他協助韓國瑜造勢成功,現在盟友變成強大對手,也印證政治情勢多變詭譎。中時電子報2日援引相關分析稱,國民黨將王牌打到分裂,合理懷疑就是“老美在搞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分析稱,從經驗判斷,場面越大,對手的焦慮感也會升高,因此“對韓斗爭”強度從1日起更為加強。輔仁大學學者周偉航認為,這場造勢就是韓國瑜自己要辦的,主要是想展示實力給反對他的黨內人士看,“證明自己群眾實力沒死,比郭董好”。但這些人出面也不見得之后就真挺韓,也許想通過表態讓郭臺銘“下資源”。
提升到對抗綠營候選人的高度
不少評論認為,韓國瑜造勢現場的談話都圍繞攻擊蔡英文執政不力,完全沒有提到國民黨內參選人,顯見他已把自己提升到對抗民進黨候選人的高度。
《中國時報》2日稱,過去臺灣多數選舉造勢場合,要想催出萬人參加,往往得靠政黨力量、各級民意代表及組織樁腳的動員。韓國瑜這場造勢全憑個人號召力,同時將2020年“大選”定位為“庶民與政客的對決”,“顯然已超越黨內初選格局,讓他在藍營定于一尊,直攻2020幾乎已無懸念”。臺北市議員羅智強直言,韓國瑜的挑戰從來不在初選,而在“大選”,這段時間大失血的中間與年輕選民如何補回來,是他面臨的更重要課題。聯合新聞網也稱,未來除了造勢語言,韓國瑜更要向黨內乃至全民展現他的施政藍圖及能力,“凱道造勢后,韓國瑜的大選考驗正式開始”。▲
環球時報2019-06-03